对区政协第十五届四次会议第017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体育局
  • 索引号:SY00243833X0202500046
  •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体育
  • 发文字号:长体〔2025〕37号
  • 发布日期:2025-04-17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签发人:程遐梁

台胞台属界别:

贵界别提出“关于以精品体育赛事为契机,推动长宁区文体商旅融合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长宁区作为上海虹桥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区域,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文体商旅融合发展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区体育局对照上海打造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和长宁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目标,根据《上海市进一步促进商旅文体展联动吸引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中“举办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和商旅文体展联合促消费”的要求,积极探索独具长宁特色的文体商旅融合发展模式,联合区商务委、区文旅局等部门通过体育赛事激发我区消费活力,推动长宁区消费资源高效联动,实现消费场景共享与互补,积极助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以文体场馆新地标为载体,探索文体商旅融合创新模式

文体场馆作为重要的公共空间和活动载体,区体育局积极推进上海国际体操中心、娄山关路445弄两个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体育场馆与商业街区串联,探索创新长宁特色文体商旅融合模式。

(一)将“网红”文体地标转化为消费“长红”

一是持续推进两大工程项目。上海国际体操中心预计于2026年6月竣工,现阶段正积极推进体操中心功能布局、场馆运营、赛事引进等相关工作。场馆建成后,将利用体操中心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捷的交通优势,将其作为区商旅文体融合的核心枢纽,通过承办国际国内大型赛事、文化活动,打通体育、文旅、商业、酒店等多领域资源,形成辐射片区的商旅文体融合发展格局,带动周边产业链协同发展。娄山关路445弄综合项目预计于2025年三季度竣工,现已启动运营招标工作。项目位于天山社区核心地块,毗邻金虹桥、尚嘉中心、虹桥南丰城及上海世贸商城,资源集聚效应显著,旨在将其打造成“城市客厅”,进一步提升虹桥地区国际商务商贸环境,通过全民健身、社区服务、文化活动及青少年训练的有机结合,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多元的文体商旅融合生活体验,助力构建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社区。

二是积极串联特色文体地标。充分将赛事场馆、旅游景点、商业街区等串联,结合商业消费、旅游线路等,建立“体育+商业+旅游”新模式。虹桥体育公园2023年开业至今,共举办赛事演出70余场,赛事、文艺、时尚等功能属性不断增强外环生态绿道驿站借助文体活动人流效应提供便民服务,举办展览、科普、亲子活动等,开通自行车租赁和露营预约,助推体育场所多元业态融合发展。李宁运动中心落地海粟文化广场,开设品牌旗舰店+健身房新模式,携手海粟开展专属社群活动,将运动时尚与工作生活相连接。2023年,长宁区举办第九届“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总决赛,开、闭幕式与正式比赛分别在龙之梦大酒店和上生·新所举行,带动周边商圈消费辐射的同时,又使上生·新所这一充满历史风貌的“网红”新地标为赛事增添人文气息。配合上海体育推出“跟着地图去打卡”来一场说走就走的citywalk探寻城市体育脉络活动,以长宁温水游泳池、仙霞网球中心、华政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办公旧址为体育地标,串联形成特色体育文化线路,同步推介周边艺术展览、商圈优惠信息,深度挖掘长宁体育文化历史底蕴和消费场景。

(二)将体育场馆市场“活力”转化为消费“动力”

一是优化长宁体育设施布局。“内环-中环-外环”体育载体建设为抓手优化设施布局,内环推进上海国际体操中心、上海国际体操中心游泳馆、长宁温水游泳池、长宁网球场公共体育场馆发展。中环推进娄山关路445弄综合项目、仙霞网球中心、延安中学体育中心、西郊体育中心、洛克体育公园、新虹桥中心花园球场资源整合。外环推进虹桥体育公园、长宁生态绿道、临空滑板公园、虹桥携程体育场等设施运营。以优化体育设施布局为切口,为实现文体设施联动升级,提升区域文体设施知名度和影响力奠定扎实基础。

二是提升场馆效率,赋能体育消费。区体育局高效整合区内场馆设施资源,响应市局体育消费券配送,积极促进“体育+消费”联动发展。截至2024年底,全区共有37家体育消费券场所完成签约,包括2家区属公共体育场馆、4家社区公共体育场馆、31家社会性体育场馆,每十万人定点场馆数量全市排名第六,中心城区排名第二。体育消费券场所包含游泳、网球、攀岩、篮球、乒乓球、搏击、射箭、滑板、跆拳道、台球、室内高尔夫等十多种体育项目,切实发挥体育消费券促进体育消费的积极作用,为我区体育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三)将智慧平台“功能”转化为消费“潜能”

区体育局高度重视体育智慧平台的宣传推广作用,2023年、2024年结合长宁全民体育节,创新推出“长宁体育场馆万人免费体验”活动,共计发放20万张体育消费券。市民通过智慧平台“一网通办”长宁旗舰店“便民服务栏”踊跃报名,领取体验券并到店参与,活动热度逐年攀升。两年来,累计吸引60家优质体育场馆积极参与,涵盖网球、游泳、足球、篮球、滑雪、剑道、壁球、羽毛球、乒乓球、健身、泰拳、击剑等十余个项目,实现体育赛事与体育消费双向赋能。

二、多元化精品赛事为依托,打造文体商旅融合卓越标杆

致力打造多元精品赛事体系,推动赛事与城区特色深度融合,形成具有长宁亮点的文体商旅融合标杆。

(一)将女子半马赛事“流量”化为消费“增量”

女子半马赛事已连续举办六届,赛事以释放体育消费潜力,推动“体育+”融合发展为目标,通过多方协同创新,将赛事打造成为城市发展的“金名片”和拉动内需的“新引擎”,并申报2025年上海女子半程马拉松赛作为长三角地区体育消费创新场景优秀案例。

2023年,上海女子半程马拉松赛恰逢“五五购物节”,“赛事+商业”两大盛宴协同发力,助推我区各大商圈迎来客流热潮。在商旅文体协同作用下,中山公园商圈总客流达到75.03万人次,虹桥—古北商圈总客流达到77.11万人次,龙之梦单日销售额突破2000余万元。

2024年,强力推出“上海女子半程马拉松长宁体育文旅购物周”活动。以龙之梦城市生活中心为例,其联动女子半马期间,实现零售额增长超过20%,获评上海市商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商旅文体展联动促消费项目。

2025年,启动“女子半马x长宁商旅文体展”合作,全面整合区内商业、文化、旅游等多方优质资源,一是联合辖区内中山公园、古北-虹桥以及临空等三大商圈,携手16家大型综合商场和特色商业街区的180余家重点商业品牌、9家高档酒店、5家影院、5个市区美术馆、3处公园,推出“上海女子半马消费节”活动,探索一系列增值服务,激发体育消费新动能。二是借助“乐品上海”消费券,助力餐饮经济、消费品经济、宠物经济与商圈联动发力,打造特色消费场景,将“半马赛事流量”转化为真金白银的“马拉松经济”。三是联合利华、森田药妆、贝泰妮生物科技、有包信息科技、报喜鸟集团、春秋旅游、上服集团和九华集团等8家长宁重点企业受邀参加赛后市集,同时以“赛事+体彩+公益”为主题设置体育彩票销售点并赠送文创产品,两小时销售额达万余元。成功打造集运动、消费、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多元化盛会,有效带动区域商业活力。

(二)将全民健身赛事“广度”转化为消费“热度”

我区全民健身赛事拥有广泛的参与度和深厚的群众基础,2024年“乐动长宁,人人来赛”长宁区第八届运动会期间,共举办239场赛事活动,涵盖49个不同项目,形成以赛促消的良性循环,助力打造全民健身带动体育消费的新态势。

一是以时尚创意为依托,展现体育运动魅力。2023年8月26日,“李宁无限可能运动会”在虹桥体育公园成功举办,篮球场被打造成为时尚秀台,使体育、商业、时尚充分融合。“运动会”精心设计十字风车瑜伽挑战、空中接力投篮模仿挑战、欧洲步上篮挑战、乒乓球与篮球挑战等运动与时尚破圈联动环节。2024年“上海之夏”国际消费节以“夏日运动季”为主题,在武夷路305号城市会客厅开展快闪活动,集聚申花足球俱乐部和三菱重工飞狮足球俱乐部特色球衣、往届世界杯决赛门票等足球元素,开创体育运动与时尚创意跨界融合新模式。

二是把握奥运项目机遇,打造体商融合场景。积极把握奥运会新增项目发展机遇,科学优化壁球、霹雳舞及攀岩等项目布局。全区已建成2家壁球馆、6家攀岩馆、3家匹克球场,均毗邻核心商圈,区位优势显著。我区在青少年霹雳舞项目培育方面,采用社会办训模式,在2024年市级最高级别赛事中斩获2金1银,展现我区在该项目上的发展潜力。未来将依托壁球、霹雳舞、攀岩观赏性强、场地适应性高的特点,在商圈内策划举办相关赛事活动。

三是推动赛事进商圈,构建体商互促格局。2024年在龙之梦购物中心、西郊百联、金虹桥购物中心、ArtPark大融城等商圈举办“王者荣耀”“康乐球比赛”“8月8日全民健身日”等7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近千人参与,从幼儿园孩童至老年群体,实现年龄段全覆盖。长宁来福士、虹桥南丰城等重点商业载体充分发挥街区“快闪”功能属性,紧密结合奥运会、冰雪季等重大主题,创新打造“欧洲杯奥运观赛盛宴”“乐滑之梦户外真冰场”等特色体育场景,推动赛事活动与商圈经济深度融合,在实现群众“广度”与消费“热度”双向奔赴的同时,有效激发文体商旅的创新活力。

三、互动性媒介传播为渠道,讲好文体商旅融合时代故事

以互动性媒介传播为重要抓手,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整合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央广网、上海电视台、Chinadaily、上观新闻、话匣子等多维度传播渠道,通过图文推送、赛事直播、人文采访、互动招募等方式全面展现体育赛事、文化体验、商业活动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成果,讲好文体商旅融合时代故事。

(一)将线上线下宣传“声量”转化为消费“能量”

女子半马赛事期间,区体育局聚焦“上海女子半马消费节”活动宣传。线上依托上马公众号、上海长宁、长宁体育等新媒体平台,分专题推出中山公园商圈、临空商圈、虹桥-古北商圈等系列优惠活动,以商圈为单元精准推送女子半马专属消费满减、主题快闪等特色内容,其中中国日报海外账号相关报道获10万+浏览量。打通上海发布微信视频号、上海长宁APP等媒体,全方位直播赛事盛况,展现长宁城区魅力,实现以赛兴旅目标;线下为赛事创新设计“趣享她指南”手册,整合商旅文体资源,为跑者提供全方位消费指引,打造沉浸式消费体验。通过“赛事+商业”深度融合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立体化传播,不断扩大赛事影响力,成功将赛事热度转化为消费动能,将媒体宣传“声量”转化为消费“能量”实现文体商旅资源有机联动。

(二)将人文采访“故事”转化为文化交流“盛事”

赛事媒体宣传阶段融入人文采访,尽情探索城区、体悟人文、享受赛事。一是女子半程马拉松赛前期,聚焦跑者在商圈领取装备的关键节点,现场采访马耳他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代表及参赛跑者,倾听不同人群对上海女子半马赛事的评价与期待,展现赛事国际影响力与人文温度。二是与话匣子媒体深度合作,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主持人秦畅主持专题访谈,邀请蜀山马拉松博物馆馆长作为长三角友好城区跑者代表,联合上海参赛跑者、区路跑协会、赛事主办方及上海体育大学体育赛事研究中心专家,多维度探讨马拉松赛事对城市发展、文化交流及经济促进的深远意义。三是结合长宁奥运文化,邀请我区国家队运动员——巴黎奥运会艺术体操冠军郭崎琪、巴黎奥运会游泳项目2银1铜获得者唐钱婷为赛事鸣枪发令,赛后对唐钱婷进行采访,通过女子半马让“长宁奥运底蕴”走进更多人视野,乐享长宁文化、旅游、体育的独特魅力。

(三)将互动招募“创意”转化为赛事服务“心意”

本年度上海女子半程马拉松赛,区体育局联合区融媒体中心创新推出女子半马“最美宣传官”招募活动,以年轻化的宣传方式,打造引流互动新玩法。活动邀请每一位参赛者化身长宁“最美宣传官”,通过镜头记录备赛故事、赛道风采及冲线瞬间,鼓励跑者与赛道沿线地标合影,感受都市活力与自然魅力,聚焦赛前集体热身舞、终点美妆站、鲜花礼遇、闺蜜合影墙、缤纷市集等特色场景,捕捉幸福瞬间,传递女性奔跑力量。参赛者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快手、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作品,添加赛事话题参与互动,赢取礼品。这一创新举措大幅提升赛事宣传的趣味性与参与度,以互动性宣传方式助力商旅文体深度融合。

四、下一步打算

“2025上海女子半程马拉松赛消费节”文体商旅深度融合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文体商旅联动模式。

一是不断扩大品牌赛事的平台作用。在市体育局指导下和区委区政府支持下,将于4月13日在虹桥体育公园大虹桥冰上运动中心举办“2025长三角青少年冰球春季联赛”,共有来自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8个城市20支青少年球队参赛。大虹桥冰上运动中心作为大虹桥区域首块奥运赛事级冰上运动中心,赛事的举办将进一步推动长宁区冰雪运动和产业发展,成为联动长三角体育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同时,在“五五购物节”期间,继续会同区商务委举办“上海硅巷企业3V3篮球赛”等4项赛事活动,推动赛事进商圈,积极发挥好赛事引流作用,为商圈集聚人气。

二是持续深化特色赛事的溢出效应。对照3月28日市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会上,陈吉宁书记指示的“举办更多特色林下文体活动”要求,协同区生态环境局、区绿化市容局、区妇儿办等部门在“六一”前后举办“生态亲子定向赛事”系列赛事活动,更好地将自然社交、科普娱乐、绿色空间等融入到赛事活动中,为儿童亲近自然、探究自然提供载体,提高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接续发挥群众赛事的覆盖作用。2025年将举办近200场“乐动长宁”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并将于8月8日举办第三届长宁全民体育节,结合长宁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在人文景区、历史风貌街区、时尚地标等特色区域举办骑行、徒步、定向打卡等体育活动,让市民在运动中感受长宁的文化魅力与城市活力。同时,继续推出万人免费体育健身服务,邀请更多体育场馆参与活动,为场馆推广宣传提供平台,也让更多市民群众体验运动的乐趣。

 

 

                                  长宁区体育局

2025年4月17日

 

 

 

 

 

 

 

联系人姓名:夏宝健                  联系电话:22051206

联系地址:长宁路599号              邮政编码:200050

我要留言

留言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