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政务服务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区城运中心根据2024年本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和责任分工要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本职,压实责任,不断创新,现将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推进事项集中,拓展服务功能
区城运中心围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深化推进企业服务事项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引入2项融资类业务,28项科创类业务入驻政务中心综合窗口;与市社保中心长宁分中心建立帮办快速响应机制,在自助服务区增加了企业社保开户等涉人才类事项帮办引导服务,降低企业办事成本,提高企业办事效率;为进一步提升为企服务的精准性和高效性,今年6月中心对政务大厅做了微改造,设立企业服务专区,为企业提供市监、文旅、公共卫生多部门的集中综合服务,专区的设立缩短了办事时间,优化了办事流程。自开设以来,平均每天解答服务55人次,分流办事人员20%,平均办理时间缩减3分钟。
(二)夯实帮办服务,深化制度改革
区城运中心紧盯企业诉求,积极落实市里关于线上线下帮办服务相关要求。一是增加帮办人员配置,严格工作要求提升服务质效;二是针对高频咨询业务,加强学习培训定期考核检验。截至十一月底,“线上人工帮办”1348件,1分钟响应率99.6%,“为企帮办12345三方通话”共3884次。在深化制度改革方面,坚持落实“一业一证”改革;在六月设立“开办餐饮一件事”服务专窗,优化办事流程,多部门事项一次受理;在年初推出“远程授信”服务,对办事大厅自助机进行升级,让企业在委托邮寄证照时免盖公章,让企业办事过程中减负增效,提高了服务质量。截至目前,“远程授信”服务已帮助83家企业调取公章。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在落实工作过程中,仍存在部分不足亟待改进,在拓宽服务范畴,推动事项落地时,部门间权责分配、任务分工不明确;政务服务事项涵盖范围面广,流程细节比较复杂,部门协调配合还存在一些问题。
三、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有关情况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城运中心主要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努力营造团结协作、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是统筹引领本单位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部署要求,以加强城运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党组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同城运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严格依法依规决策。
二是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勤俭节约,廉洁从政,精简会议文件,严控内部会议,力求会议精短、开出实效。严控“三公经费”,坚持过“紧日子”。在元旦、春节、端午节、“五一”劳动节等节假日放假前,认真传达学习区纪委要求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通报,筑牢思想防线,绷紧纪法之弦。
三是认真行使选人用人权。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营造“公平、公正、透明”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没有出现违规用人的现象。
四是狠抓中心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围绕“实在、实干、实效”开展教育,以完善制度为切入点,以强化监督为根本,推进廉政文化建设,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全面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今年未收到上级党组织巡察、考察、考核等反映涉及个人问题,也未受到组织约谈、函询、调查、党纪政务处分等。单位内未发生重大违法案件或重大违法情形。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安排
区城运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价值追求。2024年长宁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为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政务服务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区城运中心根据2024年本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和责任分工要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本职,压实责任,不断创新,现将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推进事项集中,拓展服务功能
区城运中心围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深化推进企业服务事项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引入2项融资类业务,28项科创类业务入驻政务中心综合窗口;与市社保中心长宁分中心建立帮办快速响应机制,在自助服务区增加了企业社保开户等涉人才类事项帮办引导服务,降低企业办事成本,提高企业办事效率;为进一步提升为企服务的精准性和高效性,今年6月中心对政务大厅做了微改造,设立企业服务专区,为企业提供市监、文旅、公共卫生多部门的集中综合服务,专区的设立缩短了办事时间,优化了办事流程。自开设以来,平均每天解答服务55人次,分流办事人员20%,平均办理时间缩减3分钟。
夯实帮办服务,深化制度改革
区城运中心紧盯企业诉求,积极落实市里关于线上线下帮办服务相关要求。一是增加帮办人员配置,严格工作要求提升服务质效;二是针对高频咨询业务,加强学习培训定期考核检验。截至十一月底,“线上人工帮办”1348件,1分钟响应率99.6%,“为企帮办12345三方通话”共3884次。在深化制度改革方面,坚持落实“一业一证”改革;在六月设立“开办餐饮一件事”服务专窗,优化办事流程,多部门事项一次受理;在年初推出“远程授信”服务,对办事大厅自助机进行升级,让企业在委托邮寄证照时免盖公章,让企业办事过程中减负增效,提高了服务质量。截至目前,“远程授信”服务已帮助83家企业调取公章。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在落实工作过程中,仍存在部分不足亟待改进,在拓宽服务范畴,推动事项落地时,部门间权责分配、任务分工不明确;政务服务事项涵盖范围面广,流程细节比较复杂,部门协调配合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有关情况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城运中心主要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努力营造团结协作、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是统筹引领本单位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部署要求,以加强城运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党组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同城运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严格依法依规决策。
二是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勤俭节约,廉洁从政,精简会议文件,严控内部会议,力求会议精短、开出实效。严控“三公经费”,坚持过“紧日子”。在元旦、春节、端午节、“五一”劳动节等节假日放假前,认真传达学习区纪委要求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通报,筑牢思想防线,绷紧纪法之弦。
三是认真行使选人用人权。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营造“公平、公正、透明”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没有出现违规用人的现象。
四是狠抓中心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围绕“实在、实干、实效”开展教育,以完善制度为切入点,以强化监督为根本,推进廉政文化建设,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全面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今年未收到上级党组织巡察、考察、考核等反映涉及个人问题,也未受到组织约谈、函询、调查、党纪政务处分等。单位内未发生重大违法案件或重大违法情形。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安排
区城运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价值追求。
一是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时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实处。进一步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重点抓好“关键少数”,不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二是提升中心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定期开展干部队伍法治专题学习,以理论学习、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持续强化人员培养,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教育培训、指导实践的第一要求。加强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完善制度机制,强化纪律监督,打造一只风清气正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三是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中心将在做好常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压实工作责任,推进市场主体事项向中心集中,抓好窗口服务效能、前中后台流程衔接等重点工作,探索创新综合窗口主动服务模式,优化人员岗位配置,提高办理效率,更有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时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实处。进一步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重点抓好“关键少数”,不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二是提升中心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定期开展干部队伍法治专题学习,以理论学习、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持续强化人员培养,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教育培训、指导实践的第一要求。加强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完善制度机制,强化纪律监督,打造一只风清气正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三是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中心将在做好常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压实工作责任,推进市场主体事项向中心集中,抓好窗口服务效能、前中后台流程衔接等重点工作,探索创新综合窗口主动服务模式,优化人员岗位配置,提高办理效率,更有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