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体育局2022年工作要点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体育局
  • 索引号:SY00243833X0202200009
  •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政务公开
  • 发文字号:长体〔2022〕14号
  • 发布日期:2022-02-11

2022年,是贯彻落实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起步之年,长宁区体育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四个重要”的指示精神,积极对标上海建设全球著名城市、长宁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以及长宁区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指标要求,协同推进全民健身、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等工作,为长宁打造“四力四城”的奋斗目标贡献体育力量。

2022年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以备战市运会为抓手,开创高质量青少年体育工作新局面

细化第十七届市运会备战工作。召开市运会备战动员会,确定备战各项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及工作职责,认真研究赛事总则及相关单项规程,制定各项目备战组队方案,预计参加青少年组23个大项33个分项正式比赛项目,开展好冬训、夏训等训练工作,提升各运动队竞技水平,强化赛风赛纪,力争实现保八争七冲六的参赛目标。

优化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路径。结合事业单位机构调整,理顺区少体校在青少年后备人才方面的职责,放大调整后的整体效应,进一步巩固区少体校在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主阵地作用。结合“双减”工作要求,不断深化体教融合,落实好中小学体育“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设点布局工作,以项目布局为导向,落实业训对口学校,探索开展“体校+学校”、“社会力量+学校”、“俱乐部+学校”体教融合新模式。继续发挥社会办训力量的补充作用,为社会办训单位提供经费支持,规范教练员的培训和管理,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社会培养基地创建,提高训练和管理水平。

强化教练员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开展好市督训与区督导相结合的训练评估体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教练员梯队建设。以创建国家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引领,提升教练员选材、育才、训练整体水平。积极创评“名教练工作室”,以名教练为带头人,组建复合型团队,切实开展年轻教练员培养,促进一二三线贯通,全面提高带训成效。

深化青少年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好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继续举办好长宁区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暨长宁区“青春杯”、“希望杯”中小学生运动会等系列赛事活动,积极承办市运会部分赛事、U系列比赛等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为青少年配送2-3项体育运动技能,支持开展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周末营。

二、围绕人民群众需求,构建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着力拓宽市民体育健身空间。围绕“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建设,统筹好社区市民健身中心、市民健身驿站、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等7所综合性健身设施建设。结合市、区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任务,计划新(改)建市民健身步道5条、市民多功能运动场3个、市民益智健身点15个、市民健身示范点4个,并计划对30个健身点位的器材实施更新整新工作。

开展公共体育设施数字化转型。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融入到城区数字化转型中,推进公共体育场馆设施智慧化运营管理,积极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推进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管理电子化、服务信息化,确保体育设施动态完好率99%以上、开放率100%。

举办2022上海女子半程马拉松赛。根据疫情防控的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赛事承办工作,赛事拟定于5月1日举行,赛事规模4800人,将严格按照上马系列赛的办赛标准,优化赛事线路,提高赛事质量,增强赛事品牌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做好更高标牌赛事的申报工作。

广泛开展好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对照《长宁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中提出的“对标全市一流,打造举足轻重的体育赛事圈”的目标要求,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建立完善“线上+线下”竞赛活动新模式,丰富线上赛事活动内容,继续举办好“挑战王仪涵”羽毛球赛等传统赛事,积极承接全国社区运动会相关赛事,开展攀岩、电竞、冰雪等新兴赛事活动,强化“一街(镇)一品”赛事品牌建设。

加强科学健身指导和配送。落实2022年体质监测工作,做好与市体科所的对接,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和38个健身气功站点的管理和培训,丰富体育配送内容和覆盖面,2022年拟完成30个公益课程项目、200课时以上体育配送服务。

做好公共体育场馆开放管理。制定本区公共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发展规划,规范化运行相关公共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着力做好长宁温水游泳池、林百欣游泳馆和长宁网球场等公共体育场馆安全有序开放,向市民提供优质的体育场地资源。

三、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激发高能级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动能

放大头部企业的辐射引领作用。充分利用李宁“双总部”落户长宁的契机,进一步汇聚时尚创意、运动健康领域的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和创意流,吸引更丰富的体育品牌、体育资源落户长宁,推动形成时尚创意产业集群,加大与相关公司在体育赛事举办方面的合作,助推体育产业更好融入区域发展。

做好体育彩票的销售管理。根据《彩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体育彩票从业人员廉洁教育和销售网点整治工作,提高体育彩票网点的规范化建设水平,积极配合市体彩中心,做好各类市场营销活动,注重廉洁从业教育,规范体育彩票公益金等资金使用,力争完成市体彩中心下达的目标任务。

认真履行行业监管职责。规范游泳场馆开放服务,联合相关部门加强日常检查,完成对全区游泳开放场所检查全覆盖,严格做好高危项目和其他审批项目的事中事后监管,确保体育场所安全有序开放。落实《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规定》,做好体育健身行业企业与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监管平台的对接,强化对发行预付费卡企业行为的监管。

四、紧抓项目推进进程,实现高效率安全推进重大工程项目

推进上海国际体操中心整体改造项目。着力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渣土外运问题,加快项目进程,细化分解项目季度计划、月度计划、周计划,做到安全施工,年内完成桩基外围和地下结构施工、深井预降水等工作,启动电梯、空调(设备)、弱电智能、外立面工程等招投标工作。

推进娄山关路445弄综合项目。紧盯基坑开挖、土方外运、地下施工等重要节点,要求代建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立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统筹项目进程,完成栈桥、大底板施工和地下结构施工,启动地上钢结构施工。

推进临空体育中心(暂名)项目。项目建设过程中,同项目周边的企业做好沟通,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优化设计方案,完成可行性研究编制与批复,启动施工招投标,办理规划与施工许可证,实现项目开工建设。

推进外环西河水上赛事中心建设。加强对项目现场的勘察走访,落实项目的前期规划,做好与设计公司的对接,完成初步设计方案,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完善。

五、加强部门自身建设,对照高标准推进体育系统党建工作

理顺事业单位机构调整后各项工作。加强调整后事业单位基层党支部建设,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推动三个基层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持续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持续优化系统内干部队伍结构,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班子配备的精准性和适配度,确保机构调整后各项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持续强化正风肃纪。认真落实“四责协同”机制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实现责任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持续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开展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和清算审计工作,落实八项规定专项督查回头看。

加强学习宣传教育工作。系统全体党员干部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加强自学和集体学习,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领导干部带头开展“促发展、保安全”大走访大排查工作。结合举办的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市运会做好长宁体育宣传工作,讲好长宁体育故事。

 

我要留言

留言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