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建管委2025年“政府开放月”系列活动——探索长宁河道之变,共赴生态之约
作为政府开放月的系列活动之一,8月13日,区建管委邀请市民代表走进马家桥展馆,一同探寻河道奥秘,感受治理成效。


讲解员介绍了长宁水系的基本情况:上海水网密布,长宁区水系与黄浦江、苏州河紧密相连。近年来,长宁区通过清淤、截污、生态修复等举措,区域内黑臭河道已全面消除,同时在沿河居民志愿者积极参与护河行动的助力下,多数河道水质稳定在三类水标准。

长宁区工匠创新工作室的杨小寒同志现场演示取水、测水质全过程,从精准取样到运用专业仪器检测,每一步都讲解细致,让市民清晰了解水质监测的关键环节。

随后,她聚焦东周家浜,详解水质提升的“秘密武器”——生态围隔技术。水生植物既能吸附污染物净化水质,又能为鱼虾等提供家园,让东周家浜水质稳步提升,生态更平衡。交流中,市民代表就放生问题进行了咨询,杨小寒同志进行细致解答:随意放生可能引入外来物种,像巴西龟会威胁本地生物。建议市民选择本地物种,在专业指导下放生,共同守护河道生态。
这次政府开放月的探访活动让市民收获满满,原本只看到家门口河道变清变美,如今深入了解到背后那么多科学的治理举措和工作人员的专业力量,更真切地感受到了政府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政府开放月活动既增进了市民对政府工作的理解,也激发了其自身参与河道保护的热情,共同为长宁的碧水清波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