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第十五届三次会议第027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体育局
  • 索引号:SY00243833X0202400033
  •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体育
  • 发文字号:长体〔2024〕30号
  • 发布日期:2024-05-06

主动公开

 

  

 

对区政协第十五届三次会议

第027号提案的答复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签发人:程遐梁

民革长宁区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构建虹桥生态体育一体化机制、打造绿色健康创新最佳实践地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长宁作为枢纽北向带的上海市域内唯一中心城区,正举全区之力推进“最虹桥”引领行动。区体育局紧紧围绕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对标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和长宁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目标,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打造绿色便捷的全民健身新载体要求,以《长宁区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为指引,将绿色体育、休闲体育作为虹桥片区的体育发展方向,协同区规划资源局、区生态环境局、区文旅局、区绿化市容局、区临空办等单位,积极参与虹桥体育公园、长宁外环生态绿道、临空滑板公园等体育载体的建设,推动形成与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与绿环绿廊绿楔相互嵌套的体育健身设施,促进大虹桥区域内健身步道、沿河步道、城市绿道互联互通,健身设施共建共享,打造类型健全、布局均衡的虹桥生态体育网络,激发整个片区的活力。

一、汇聚多方力量开展绿色体育项目

依托大虹桥片区公共体育场馆资源,进一步提升片区绿色体育服务能级。

(一)强化绿色体育项目孵化力度

近年来,区体育局与多部门、街镇协同配合,举办元旦公益骑行、元旦迎新跑、城市自行车定向赛、市民绿化节定向赛、城市定向户外挑战赛、长宁全民体育节暨外环步道一英里竞速赛、上海市市级机关干部徒步嘉年华等诸多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体育活动。借助丰富的绿色体育项目办赛经验,区体育局计划本年度依托大虹桥片区绿色生态环境资源,与区绿化市容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妇联加强协作,举办“长宁区第八届运动会儿童友好生态亲子嘉年华”,通过打卡生态环保点、儿童一英里定向赛、儿童体质测试、发布儿童公园地图、儿童才艺展示、儿童作品展示等多项活动,将绿色体育融入日常生活,打造体育、生活、生态同步繁荣。

(二)扩大绿色公益体育辐射力度

借助公益配送和体育设施公益开放,鼓励周边企业、白领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绿色体育活动,在大虹桥体育圈享受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一是凭借大虹桥片区的优质场馆资源,在临空滑板公园、虹桥体育公园等开展滑板等绿色体育公益课配送。继续完善大虹桥片区“你点我送”社区体育服务配送机制,推动科学健身讲座、健身技能培训等公共体育服务配送进片区,将社区、园区、运动空间有机串联,构成富有活力的大虹桥体育圈;二是倡导大虹桥片区内的市民健身中心、市民运动球场等公共体育设施,在全民健身日、六一儿童节等节假日免费向公众开放,在日常设置体育公益时段,更好满足大虹桥片区企业职工锻炼需求,让老人、儿童、军人、残疾人等群体享受免费体育锻炼的乐趣。

(三)打造举步可就的绿色体育健身网络

织就举步可就的绿色全民健身活力网络,积极推进可利用体育场地升级转化效果。截至2023年底,我区共有3个区属公共体育场馆(长宁温水游泳池、长宁网球场、林百欣游泳馆等,11.8万方的上海国际体操中心、娄山关路445弄长宁区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正紧锣密鼓建设中),510个社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江苏路街道47个,新华路街道45个,华阳街道58个,虹桥街道53个,天山路街道43个,周桥街道39个,仙霞路街道65个,程桥街道24个,北新泾街道36个,新泾镇100个);共有1292个社会体育场馆(江苏路街道82个,新华路街道118个,华阳街道137个,虹桥街道206个,天山路街道144个,周桥街道127个,仙霞路街道107个,程桥街道83个,北新泾街道58个,新泾镇230个);全区具备开放条件的43所中小学257处体育场地100%向社会开放。

区体育局以营造“健身引领时尚”的绿色体育氛围为主旋律,一是通过合理设置体育健身器材,继续以市、区两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为依托,计划本年度在“大虹桥”区域新建健身步道2条(虹桥体育公园市民健身步道、程桥二村市民健身步道),更新6个健身点67件健身器材(双位单杠、上肢牵引器、太空漫步起、椭圆机等);二是配合做好大虹桥片区新一轮体育专项消费券配送服务,加强定点场馆招募,有效促进体育消费,推动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发展,提升体育产业能级,以消费补贴的形式掀起体育健身热浪,营造“健身引领时尚”的活力城区氛围。

二、在生态体育场所中引进商业配套设施

以“15分钟体育圈”建设推动“15分钟生活圈”建设,区体育局会同区绿化市容局、区临空办多措并举推动生态体育场所配套设施建设,努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区体育局积极配合做好虹桥体育公园运营建设,虹桥体育公园地上空间及地下场馆,由属地化运行管理单位临空办委托上海虹桥临空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日常运营管理,内设游泳馆、剑道馆、滑板馆、篮羽中心、壁球馆、综合体能训练中心、乒乓馆、运动健康中心等体育设施,充分满足周边企业、白领和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健身需求,旨在进一步将体育公园打造成为上海环城公园带“长藤结瓜”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将结合城市公园建设,有序推进“公园+”工作,积极拓展、丰富公园体育功能。持续放大市民驿站建成开放后的辐射带动效应,在为市民提供休息区、自动售卖机等便民服务外,还将承担举办展览、科普宣传、讲座、亲子活动、技能比赛等功能,且支持自行车租赁和露营预约,促进生态体育场所多元业态融合发展。

三、探索建设统一的虹桥生态体育互联网平台

区体育局高度重视体育数字化平台建设,且密切关注当下体育互联网平台发展趋势,不断探索优化区体育局“乐动长宁”微信小程序建设,旨在为市民群众提供优质体育服务的互联网平台。一是计划与微信小程序运营第三方加强沟通,结合绿色体育特色和长宁文化底蕴,打造具有设计感和吸引力的视觉界面,并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方式,打开“乐动长宁”微信小程序在虹桥生态体育片区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探索整合虹桥片区体育设施预约小程序,将其汇集于“乐动长宁”微信小程序,并对接“一网通办”“来沪动”信息平台,在赛事报名、课程配送、体育场馆预约、消费券领取等功能上实现大数据互联互通,借此打造一站式体育服务平台;三是在“乐动长宁”微信小程序探索发展云赛事、电子看台、虚拟体能训练等“互联网+”新模式,打造沉浸式运动体验新场景,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的体育服务,推动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

四、科学完善生态体育场所周边交通规划

(一)周边交通情况现状

目前,外环生态绿道三个出入口分别位于仙霞路可乐路(近公交141、176、1221、941、88、54路)、友乐路(近公交941、88路、地铁10号线)及广顺北路(近公交836、190、新泾1路),虹桥体育公园出入口位于北翟路绥宁路(近公交74、190、836、880路)。相关出入口距轨道交通较远,周边交通便利性确待进一步提升。

(二)周边交通优化方案

区临空办考虑配合相关部门,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一是结合外环抬升及地面配套路网建设,优化体育设施周边交通可达性。外环抬升后,在苏州河节点地面辅道将可直接与金沙江路相接,大大缩短与13号线金沙江西路站及丰庄站的通行距离。同时,通过推进外环配套“四纵十八横”道路建设,将进一步加强区域内外的连通性,为地面公交系统的优化提供基础条件;二是优化公交网线路及站点布局。结合新的交通规划及周边建设情况,目前正在讨论研究新泾1路、941路、1221路等线路的优化方案,同时将在中运量交通线路规划及站点布局中充分考虑体育设施的交通便利性,提升各体育设施间的交通便捷度;三是推进泾阳路慢行桥建设。目前该项目已确定设计方案,进入立项阶段。建成后将缩短与地铁13号线丰庄站的距离,提供更为便捷的交通出行条件;四是推进轨道交通安亭快线研究,争取在临空区域增设站点。

五、增强生态体育场所文化艺术属性

区文化和旅游局将加强与各方联动合作,深入挖掘虹桥体育公园、临空音乐公园、长宁外环绿道等公共空间和绿地资源,吸引有影响力的文旅活动落地外环绿道,开发周边特色旅游线路,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打造更多文化旅游节庆品牌活动,不断增强“最虹桥”吸引力和影响力。一是全面落实“最虹桥”引领行动,开展“虹桥之秋”文化旅游购物节、虹桥国际草地音乐节、“上海之春”国际手风琴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旅游节庆活动,配合做好上海女子半程马拉松赛事宣传及配套文化旅游活动,持续扩大长宁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二是持续激发城区活力,紧扣“海派城市考古”、“一江一河”等主题,与区内旅行社合作开发设计多条微旅游线路,通过骑行、双层巴士观光、Citywalk等多种形式串联起长宁特色绿道景观、公园绿地等,为市民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线路和服务;三是主动对接优质资源,推动国内外知名文化旅游运营方与公园绿地对接,不断增强公园绿地、体育场所的文化艺术功能属性。

六、利用硬件优势打造特色品牌赛事

与各部门条块协同、联动互通,将硬件优势与体育赛事相结合,打造家喻户晓的长宁特色品牌赛事。

(一)利用长宁优势资源,协同联动承办赛事

本年度成功举办2024上海女子半程马拉松赛,在与各部门沟通协调下,将外环林带生态绿道、临空园区作为赛道重要的组成部分,融合虹桥片区特有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美景等优势资源,使跑者充分感受长宁城市绿洲的别样魅力,进一步展现长宁宜居、宜游的城区形象。

(二)着眼全民健身事业,打造虹桥片区特色赛事

举办好第二届全民体育节暨“凝聚杯”长宁区重点产业人才运动季,让来自航空产业、时尚创意产业、互联网企业等党建联盟代表队青年齐聚一堂,以“体育+党建”的方式为长宁六大重点产业联盟注入全新活力;继续在虹桥体育公园举办长宁元旦迎新跑等活动,吸引不同人群参与全民健身;支持临空园区定制体育公园团建、发起组建园区篮羽俱乐部、组织开展园区企业篮球挑战赛等方式,以文体活动为纽带,搭建起园企间、企业间的交流平台,从而更好地凝聚服务园区广大白领,提升临空时尚活力,进一步助力将体育公园打造成为上海西部文化体育新地标。

(三)依托市、区运会,丰富全民健身赛事种类

4月至11月,以举办上海市第四届市民运动会、长宁区第八届运动会为契机,强化“乐动长宁”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建设,利用虹桥体育公园等体育场地资源,因地制宜设置“新泾杯”园区飞镖锦标赛、“东虹杯”篮球赛、“程桥杯”羽毛球赛、“双拥杯”篮球赛、体锻达标赛、“新泾杯”电竞赛等市民群众感兴趣的体育赛事,丰富园区周边企业职工业余生活。

七、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区体育局将继续依据《长宁区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长宁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紧密围绕绿色体育、生态体育场所周边配套设施建设、打造特色品牌赛事等核心建议,发挥好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与各部门互联互通,统筹促进体育健身和生态文明建设兼容并举、双赢共荣,将虹桥片区打造成为自然、舒适、优质的绿色生态体育休闲场所。

一是进一步深化绿色体育理念的普及与实践,积极利用大虹桥片区绿色生态资源,组织开展骑行、跑步、攀岩、徒步、亲子嘉年华等绿色低碳类体育活动,结合市、区两级为民办实事项目,统筹抓好大虹桥片区公共体育设施提档升级工作,会同区建管委、区绿化市容局、区房管局开展好“国球进社区、进园区、进公园”活动;

二是打破沟通壁垒,强化与各部门和社会企业沟通协调,促使大虹桥片区的体育设施在商业配套、交通规划、文艺属性、数字化平台建设等多方面提质增效,发挥李宁、亚瑟士等知名体育品牌集聚效应,以规划便捷交通为线,丰富商业配套和创意文体活动为点,串联起围绕大虹桥片区蓬勃发展的体育产业集聚区建设面,进一步促进项目合作共建,吸引更丰富的体育品牌、体育资源落户大虹桥,推动形成时尚创意、文化艺术产业集群,助力体育产业更好服务大虹桥片区发展;

三是借助大虹桥片区优质场馆资源,持续打造特色品牌赛事,高质量承办上海市第四届市民运动会和主办长宁区第八届运动会,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与五星体育媒体等专业机构合作开展羽毛球、网球、棋牌等长宁特色品牌赛事,增加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供给,满足大虹桥片区周边企业、白领和社区居民健身需求。

 

上海市长宁区体育局

                                  2024年5月6日

 

 

联系人姓名:冯建青  周绮鸿      联系电话:22051204

联系地址:长宁路599号          邮政编码:200050

 

 

 

 

 

 

 

           


 

我要留言

留言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