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签发人:程遐梁
王伟琴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提升长宁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十四五”期间,长宁区体育局围绕《长宁区体育健身设施补短板行动计划2021—2025年》(长府〔2021〕39号)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全面推进“15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推动长宁体育“优质+均衡”发展。据2022年底全市体育场地统计调查结果显示,我区共计体育场地2048片,体育场地总面积91.6154万平方米,经过2021-2022年持续两年的努力,较2020年“十三五”末期的80.566万平方米,已新增11.0494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1.16平方米提升至1.32平方米,并列中心城区第二,提前完成了《长宁区体育健身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关于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3平方米以上的目标。至2023年初,全区现有社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社区市民健身中心4个、市民健身驿站(包含职工健身驿站)8个、市民球场12个共计25片场地、市民健身步道35条、长者运动健康之家6个、市民益智健身点116个、市民健身示范点20个、健身苑点313个。部分区管公园已设置健身步道(华山绿地、虹桥河滨、中山公园)、篮球场(新泾公园、华山绿地、虹桥河滨)、滑板场地(滑板公园)等专业活动场地,成为绿地与体育设施相结合的典型案例。
一、深化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汇聚各方合力
区体育局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优势,与成员单位和会办单位依据各自职责分工,合力推进长宁体育工作发展,努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体绿融合”。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将在新建城市公园中,综合考虑设置相对集中的市民健身体育活动区和设施,积极配合区体育局在公园可利用的空间内,融入符合公园定位和环境的体育设施,为市民游客创造更完善的游园环境。
二是金角银边做文章,向上向下要空间。区临空办、临空公司通过积极利用绿地空间开设健身场所、充分挖掘现有楼宇屋顶空间、为公寓配备健身设施、积极筹备临空体育中心项目等措施,不断提升体育场地面积。
二、处处可健身,多措并举优化体育设施布局
一是积极推进公园绿地体育设施建设。今年,虹桥体育公园将推进地面空间与体育设施相结合,并配合推进北翟路25米绿带(12号地块代建)中全民健身路径步道等体育运动设施建设。虹桥体育公园地下场馆已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整体改造和运营管理,拟布局设置篮球场、羽毛球场、剑道馆、壁球馆、游泳馆、滑板馆、围棋馆等适合少年儿童开展体育运动的场馆。同时区体育局积极协调推进在公园可利用的空间内,融入健身步道等符合公园定位和环境的体育设施,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划分专门的儿童体育运动区域,加设儿童适用的运动设施。
二是充分挖掘现有空间进行体育设施改造。区体育局计划结合城市更新项目,有效利用闲置用地、屋顶、地下空间、老旧厂房和高架桥下等“金角银边”,进一步增加苏州河沿岸、公园绿地、居住小区、产业园区、商务楼宇等区域的健身设施,完善“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在P+R屋顶打造足球场地及网球场地、长宁大融城D楼屋顶打造空中篮球场,计划将晨讯项目屋顶改建为可伸缩顶棚的羽毛球场地。
三是加强社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区体育局依据《长宁区社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办法》(长府规〔2022〕4号),加强与相关部门联动,完善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顶层设计,健全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管理机制。根据市、区两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目标,2023年区体育局计划新建、改建社区市民健身中心2个、市民健身驿站 2个、市民多功能运动场 3 个、市民健身步道 3条、健身示范点 4 个、市民益智健身苑点 20 个、更整新 30个健身点 256 件健身器材。
四是推进健身驿站(职工驿站)公益性开放管理。加强信息化管理,推动健身驿站智能化、数字化建设,打造“互联网+科学健身”应用新场景;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市民、职工科学健身的指导,满足市民、职工健身需求,促进市民、职工体质健康,积极营造“处处可健身、天天想健身、人人会健身”的全民健身城市环境。
五是统筹推进重大体育设施建设进度。上海国际体操中心整体改造项目4月顺利完成一区大底板混凝土浇筑,拉开项目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的序幕;全年目标完成一区地下室结构出正负零,上部钢结构训练馆吊装,二区地下室大底板浇筑;娄山关路445弄综合项目稳步实施基坑土方挖运、地下支撑结构施工,计划年内完成地下结构施工并出地面正负零,实施地上结构施工;临空体育中心(暂名)项目积极协调项目开工手续,完成施工、监理单位的招投标工作,计划年内正式开工,推进桩基工程和地下结构施工。
下一步,区体育局将继续依据《长宁区体育健身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和《长宁区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逐步建立和完善“体教”“体娱”“体旅”“体文””“体医”“体绿”等跨部门、跨领域的多远协同参与的融合工作机制,优化资源布局、扩大服务供给,进一步拓展市民身边的高品质健身空间,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此致!
上海市长宁区体育局
2023年4月26日
联系人姓名:戴彬 苏玉菁 联系电话:22051204
联系地址:长宁路599号 邮政编码:2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