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073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索引号:SY6887514340202400025
  •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就业培训
  • 发文字号:长人社〔2024〕26号
  • 发布日期:2024-04-30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签发人:张源

陈昕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长宁鼓励创新创业的建议》提案收悉,首先感谢您对长宁区创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的建议为做好长宁区创业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收到提案后,区人社局会同区委组织部、区科委等协办单位,对提案的三条建议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将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在初创企业扶持、创业载体建设、海外人才服务和创业服务等方面,区人社部门结合长宁实际,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创业政策支持,缓解初创企业发展压力    在资金扶持方面,长宁区人社局持续推进乐创“1+N”金融服务模式。整合区内多家银行和金融机构相关资源,将区内“伙伴银行”纳入人社服务体系,通过免收创业担保费,并配套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创业场地房租补贴、创业团队工位费补贴等区级创业扶持政策的方式,政银携手,加大对初创企业的支持力度,缓解资金压力,提供更全面多元、强针对性的普惠金融服务。在创业人才培育方面,长宁区人社局积极响应市局政策要求,启动“马兰花计划”创业培训。与辖区内高校携手,开办GYB创业培训班和SYB创业实践班的课程,帮助创业青年强化创业意识、提升创业技能、实施创业实践,并建档跟踪全过程服务,为学员提供后续支持的同时,继续服务帮助创业者提高自身创业能力。   

二、助力创业载体建设,加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    根据《上海市科技创新创业载体管理办法(试行)》分类,本市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包含: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及科技园三类。其中,国家大学科技园2家,上海市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上海市众创空间19家(国家级7家)。全区科技创新创业载体面积合计约为8.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团队)逾千家。   

长宁区科委一直探索政府、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合作共赢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东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等通过运营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形成符合自身优势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一是新微智谷创新平台。依托“新微智谷”这一创新平台将微系统所的技术优势、新微集团的产业化、资本等优势(中科院微系统所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化平台)与长宁区数字产业优势相结合,搭建知识与资本的桥梁,将专利的创造、布局、运筹、经营嵌入企业的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的运作过程中。二是东华大学全链条创新体系。东华大学已构建了国家级众创空间、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全链条科技时尚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同时,东华大学集成学校科技创新优势资源面向国家大学科技园企业开放,与科技园建立创新资源共享机制,学校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出版社时尚智库数据面向科技园企业开放;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与科技园建立成果转化孵化协作机制,科技园作为在孵企业与学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桥梁,积极为企业与学校搭建校企联合实验室、合作承接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提供中介服务,扩大科技成果的源头供给。   

三、优化海外人才创业服务,完善海外人才服务体系    区委组织部发挥好区人才办的统筹协调作用,一方面对现有人才政策进行完善优化和系统集成,另一方面提升上海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功能,在拓展政务服务内容、优化办理流程的基础上,为各类人才搭建交流平台、展示舞台,助力人才创新创业,并为海外人才提供多种生活融入服务,以及不断夯实在线服务项目。此外,发挥好虹桥友谊联盟、产业主管部门以及各类产业党建联盟作用,开展圆桌论坛、商务会客厅、服务企业大讲堂等交流或活动,擦亮“海聚英才 荟萃长宁”品牌,举办系列创新创业赛事,为人才展示自我、扩大朋友圈搭建平台,助力人才在碰撞中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产生创新创业的火花。其中,升级“上海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是对标上海领先、全国一流,以系统集成、国际水准、数字赋能、多元创新、便捷高效为目标,全力提升中心内涵和功能,将中心打造成立足虹桥商务区、辐射长三角、面向国际的枢纽型、标杆性的海外人才服务综合体。主要升级服务有:拓展政府服务,将原来的17项政务服务事项增加到35项。新增生活服务,围绕海外人才就业创业,提供17大类30项配套生活服务功能。在综合集成65项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针对海外人才普遍关心的通关便利、安居保障、社会保障等事项,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创新推出海外人才“七个一件事”联办事项(即:通关便利、安居保障、社会保障、公证认证、创新创业、人才落户及生活融入“七个一件事”),实现海外人才从跑“多次”到“只跑一次,甚至一次也不跑”。推出十大创新举措(在全市率先设立全球杰出人才优享服务专区、在全市中心城区率先设立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在全市率先设立虹桥国际商务区外籍人士劳动仲裁巡回庭等),制定出台全市首个《海外留学归国人才公寓支持政策》,提供每月最高4000元、最长12个月、总额最高可达4.5万元租金补贴,积极融入长宁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建设,满足海外归国人才就业创业初期住房需求。   

四、提升创业服务水平,实现创业服务护航    长宁区人社局在全市率先开展“人社服务进楼宇”专项行动,组建“楼小二”惠企服务专员队伍,及时对接区内楼宇企业,收集、了解企业诉求,提供人社服务一口式受理,解决企业需求。结合“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源来好创业”创业服务季,开展楼宇内创业政策宣讲。同时,集成式发布“长宁区创业服务大礼包”。整合盘活街道(镇)、园区、院校、银行、创业服务机构以及相关委办局的各项资源、服务,围绕惠企政策、创业培训、媒体宣传、融资支持、场地资源、公共资源、专家指导、人力资源八大维度,集成式发布“长宁区创业服务大礼包”资源信息库。大礼包首次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引入创业服务体系、首次发放“长宁创客体验券”、创业指导专家首次入驻“家门口”“楼门口”,及时解决了创业企业人才需求问题和场地问题,提供了专业化创业指导,推动了创新创业主体落地。   

今后,长宁区人社局将进一步立足工作实际和部门职能,结合您提案中的宝贵意见,不断加强创新创业工作规范,确保各项政策举措精准、有效地实施,再一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上海市长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4月29日

(此件主动公开)  

联系人姓名:何伟健                联系电话:22050738

联系地址:长宁路599号708室      邮政编码:200050

 

我要留言

留言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