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签发人:沈 昕
徐甲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上海数字化转型‘民生服务’的建议”(第163号)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对本提案的办理概述
长宁区是上海深度老龄化、高龄化的中心城区代表,数字长宁拥有20余年的历史积淀。面对近年来数字化发展全面提速、整体跃升的态势,长宁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长宁区全面推进城市化数字转型行动方案(2021-2023)》,积极推动长宁民生领域服务智慧化升级和数字化转型,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您的提案对于长宁区构建数字无障碍环境、建设“长寿康宁”城区具有很好的启发和建设性作用。
二、对提案建议的答复
去年以来,长宁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要求部署,在数字生活领域聚焦“打造好操作、好体验、好品质的‘数质’新方式,触达‘基本民生’,发展‘质量民生’,跨越‘数字鸿沟’,提高数字生活显示度”,全区上下迅速行动,在教育、卫健、养老、交通、商圈等场景积极承接市级试点任务,推进数字生活各领域场景应用落地。在风貌人文、空间品质、社区治理等方面,建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亮点项目,如上生·新所、虹桥街道社区AI食堂、北新泾“数字家园”等,新华街道入选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在养老方面,以“国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区”为契机,激发创新动能,构建大数据平台,建设多项智慧养老服务场景,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数字管理水平和数字服务能力。
(一)数字化赋能文旅,升级智慧文化服务
一是在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上线以文化馆馆宠为形象具备场馆导览功能的“随行小猫”AR导览系统,通过微信公众号上的AR功能,在场馆内扫取“猫爪点”即可获得对场馆内各个空间的导览,融入长宁文旅融合地标介绍、长宁党史、文化艺术体验等。“十四五”期间计划于各类文化地标铺设5000个“猫爪”点位,形成点线面的结合。
二是依托长宁区图书馆和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开展数字化试点工作,探索建设智慧图书馆场馆,试点结合系统借阅、数字阅读、阅读画像,创建一套结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的图书馆智慧阅读系统。探索建设数字文化馆,采用智能化管理体系整合公共文化资源,提升管理效能。
(二)加强医疗服务供给,推进智慧健康管理
一是充分发挥整合医疗资源的功能,为辖区内老人提供家庭病床、社区护理、康复指导、健康体检及家庭医生签约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开展健康咨询、疾病防治、自救和自我保健等健康指导,实现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集医疗、康复、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现代化养老服务。开展“长宁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提供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服务。
二是积极探索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失能、半失能等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专项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服务,从根本上解决这类老人医疗护理需求的问题。
(三)强化数字无障碍,提升智慧养老能级
一是持续强化养老智慧平台中枢作用。养老信息平台与长宁区实有人口库等多个基础数据库互联互通,上接上海市民政系统数据海,下为街镇养老服务管理系统提供数据支撑,构建“市、区、街镇”三级网络构架,实现户籍老人人口、综合津贴、长护险服务、社区养老设施,各类养老服务政策以及“敬老卡联盟”市场为老服务信息等资源整合,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支撑,融信息收集、服务支撑、数据分析、业务监管等功能于一体,推动多类信息、政策、资源线上一键可查、线下可及可用,为养老服务配送提供支持。
二是持续升级养老平台呼叫中心语音服务。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021-22199999或962899),老人及家属可以在线上“养老顾问”的指导下了解养老机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活动室、睦邻点等社区为老服务设施的服务内容和当前状况,可以咨询和申办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照护服务。同时,长宁区依托长宁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智能化优势,将AI智能语音电话与养老顾问服务相结合,对高龄独居老人实现语音关爱全覆盖,推送生活关爱内容和全区最新养老政策及服务信息。
三是积极推进为老服务一键通等试点工作。2021年长宁区成为全市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一键通)首批试点区,依托区智慧养老信息平台,聚焦老年人急需的高频事项,探索通过更简易的“一键通”手段,面向老年人推进相关服务的适应性改造,实现一键呼叫、操作简易、直达需求的服务模式,让老年人逐步享受“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便捷,创造无处不在、优质普惠的老年人数字生活新图景。
四是深化智慧养老数字场景建设。近年来,长宁区借助人工智能、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深化安全防护、照护服务、健康服务、情感关爱、生活便利5大类23种智慧养老场景应用,辖区10个街镇荣获“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称号,全市首家“AI社区”落户长宁。
五是持续推进老年人数字无障碍建设。为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长宁区多措并举推进数字服务升级,在“智慧养老应用场景方面,开展“为老服务一键通”试点,推广老年人智能相伴场景应用,共安装智能相伴4615台。在智慧帮办方面,长宁区持续推进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行动,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 聚焦涉及老年人生活、办事和享受养老服务的高频事项,开展针对老年人的学习智能手机应用培训和帮办服务,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提升老年人数字化技能水平。2021年累计服务点数282个,累计志愿者数1225个,累计服务人次7.2万多人次。
长宁区将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转型,坚持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加强应用牵引、数据赋能和关键支撑,推进数字赋能基层,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牵引效应、示范效应的标杆场景和品牌项目。针对教育、医疗、养老等老百姓关注的民生领域,树立注重人的感受和用户体验的鲜明导向,聚焦高频急难事项和难点堵点问题,以人的需求推动数字生活和民生服务的升级更新。
上海市长宁区民政局
2022年7月15日
承办单位通讯地址:水城路689号 邮政编码:200051
联系人姓名:邱月 电话:62283655
电子邮件地址:qiuyue1@shc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