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82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签发人:邓大伟
赖圣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城市有机更新的若干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为推进“四力四城”建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2017年起,长宁区坚持着眼建成区实际,以渐进式持续更新代替大拆大建,着力提升重点区域功能形态,在老城区焕发活力、吸引集聚年轻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出华政校园与中山公园融合开放、愚园路和武夷路城市更新等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实践案例。近年来,城市更新逐渐进入深水区,面临着政策制约、低效用地盘活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将坚持以城市更新总规为统领,加强更新任务、更新模式、更新资源、更新政策、更新力量的统筹,走好具有长宁特色的有机更新之路。
一、加强政策赋能,积极创新更新模式
一是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2021年起,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关于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市级层面不断研究优化规划、土地、金融、财税、产业、房屋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政策。2018年起,长宁区实施《长宁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至2023年底已累计补贴约3230万元,为23个更新项目进行了补贴。我区将加强研究、积极实践各类政策举措,坚持问题导向,破解瓶颈难点,加强与市级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络,争取更多的创新政策在长宁率先落地、形成示范,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更新实效。二是在更新模式创新上下更大功夫。努力找到群众接受意愿、市场参与动力、财政承受程度的平衡点,进一步鼓励市场化资金参与,统筹考虑当前和长远、项目和周边,控制好更新标准,统筹考虑规划要求、场地条件、居民意愿、风貌保护等因素,采用更具针对性的更新模式。三是加强部门协同,推进商业发展焕发新生机。对于城市更新项目中与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时尚创意产业、航空服务业、生命健康产业以及“工业上楼”推进智造空间等重点产业加强服务支持,推动上生·新所、愚园公共市集、武夷路MIX320等成为时尚消费地标。
二、聚焦低效用地,着力提升更新主体积极性
一是盘点存量资源,开展综合评估分类。2023年已完成市属国企存量资源排摸,与上汽集团、上海电气集团、光明集团等磋商研究城市更新合作模式。目前,重点推进区属国资国企深入贯彻“产业用地综合绩效评估”工作专班关于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等工作要求,开展区属国企产业用地全面调查排摸、综合绩效评估,推动低效产业用地分类处置方案编制,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推动产业用地高质量发展。二是落实“四个一批”,积极推动存量用地城市更新。区属国资国企落实城市更新“四个一批”工作要求,梳理盘活区内土地资源,挖掘区属国企资源,积极参与区域城市更新,做好重大项目建设、优化公共服务、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城区品质等相关工作。全力打造一流的城市更新能手,积极推进武夷路200号更新改造,继续推动老旧商务楼宇更新;完成一纺机控规调整,提供商业办公和公共绿化功能,积极开展万航渡路下穿前期研究,着力打造苏州河高品质滨水生活岸线;原天山污水厂改造已开工,功能调整为初雨调蓄和租赁房,进一步推动长宁城区功能形态优化调整。三是提升运营能力,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在存量资源的管理方面,将进一步强化区属国企运营能力的提升与考核引导。充分利用载体资源,强化区内资源的使用效率,全面融入全区“一盘棋”大格局。统筹各类房屋资源,优先服务于长宁国际精品城区建设及城市更新和产业发展战略,助力我区重点特色产业集聚,更好服务区域产业集聚、科技创新、招商引资工作。
三、加强民生保障,扎实推进“两旧一村”改造
一是摸清底数,明确改造工作任务。“两旧一村”改造是上海市重大民生工程,长宁区重点推进小梁薄板房屋和不成套房屋两类房屋的改造。其中,小梁薄板房屋改造项目共10个点位、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非成套职工住宅建筑面积也约为1.3万平方米。其中,愚园路1088弄、番禺路217号已启动;江苏路284弄、愚园路749弄计划今年开工。同时,长宁区约有1000万平方米售后公房小区,至2023年底,精品小区建设累计开竣工774万平方米,形成新泾一村、长江小区等一批典型案例。今年计划再启动约100万平方米精品小区建设。二是践行人民民主,因地制宜推进旧住房改造。在方案确定前充分吸纳群众智慧,考虑原本房型、建成后房屋功能、屋内走动的线路、房屋朝向等内容,兼顾整体最优与局部最优,如在岐山村的改造过程中,精准征询、精细施策,根据各户实际情况量身定制更新改造方案和实施路径,寻求民意最大公约数。三是融合发展,扎实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历史文化传承。注重推动城市更新与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相融合,充分利用零星地块大力建设和补齐老年人助餐点、“宝宝屋”、“口袋公园”等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更好营造舒适便捷的人居环境。同时,充分发挥愚园路、武夷路等风貌街区保护式更新和华东政法大学等文物建筑修缮更新等历史文化传承作用,着力满足市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感谢您对我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关心、支持与理解!
长宁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2024年4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姓名:肖玉 联系电话:22050520
联系地址:长宁路599号 邮政编码:20005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