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华阳路街道举办“共同的节日在武夷”第二届华阳社区邻趣节暨国际志愿者日活动,来自居民区、社区单位、高校、沿街商铺、社会组织的志愿者和热心市民们齐聚武夷路新地标翡悦里,参与公益市集、策划社区展览、分享志愿心得。长宁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颖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长宁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颖、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基层党建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何华共同为“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幸福家园行动共建社区”揭牌。由中国社区发展协会主办的“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幸福家园行动”于今年正式启动,旨在动员更多社会力量,把更多资源和服务放到社区,更好地为居民服务,助力社区高质量发展。华阳路街道有多个居民区成功入围立项,陶家宅、华院、姚家角和天诚居民区被确立为首批共建社区。
共筑美好 志愿有我
华阳路街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在区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与关心下,精心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发动志愿者在宣传理论政策、践行主流价值观、助力上海硅巷建设、助推社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今年以来,街道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700余场,参与志愿者超10000人次,服务时长逾140000小时。
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二级巡视员陆敏,中国社区发展协会何华为2024年新认证的“四星志愿者”“五星志愿者”代表“焕星”。
治理有方 建言有我
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社区多元共存、群众需求多样的情况,华阳路街道作为“凝聚力工程”发源地,把握“源动力”“专业度”“个性化”“获得感”四个关键词,坚持用好人民建议征集法宝,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觅良方,用人民建议“金钥匙”打开社区治理之“锁”。
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区信访办党组书记、主任朱裕明,华阳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陈昕共同发布华阳路街道人民建议征集与议事品牌——智汇巷。
诞生于1925年的武夷路(原名惇信路)将在明年迎来“百岁生日”,如何让武夷路变得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活动邀请来自街区、居民区、社区单位、高校的伙伴们积极发声。区建管委主任黄继平、城发集团总经理施建星、嘉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翡悦里负责人黄圣舟、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周洪雷共同启动“百年武夷邀您发‘声’”人民建议议题,发布首批“武夷新‘声’”系列项目。
幸福家园 行动有我
街道积极搭建平台和渠道,凝聚治理达人、志愿者、社区单位、沿街商铺、高校、社会组织等各类治理力量,为华阳社区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围绕有效缓解社区流浪猫扰民问题,街道挖掘社区爱心居民,联合“四脚公民”公益组织组成华阳路街道“毛孩子”关爱志愿服务队,推行社区流浪猫治理公益计划,全覆盖开展流浪猫TNR措施。
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史建骏、区人大社会委副主任孙志文、区政协办公室副主任潘立虎为志愿团队代表授旗并颁发志愿者证书。
“静雅武夷”街区里有不少网红店铺,这里除了店家,就属“快递骑手”是最忙碌的人。好好咖啡、宜德饭堂、情怀小馆、链家等沿街商铺自发提出为附近的快递外卖小哥提供一杯热茶,店家通过“‘夷’杯茶的温暖”志愿服务的形式,在寒冬即将来临之际提前给奔波在外的小哥们送上温暖。活动现场,新长宁集团副总经理陆冰、华阳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孔令琦为“友好商铺”代表授牌。
凝聚力第一党支部书记张渊分享了她在走访沿街商铺时的想法,她发挥街区党支部在网格内统筹协调的作用,牵头发动武夷路周边爱心商铺为快递外卖小哥提供生活服务便利和优惠菜单,绘制“‘夷’方美好暖‘新’地图”,通过问需和服务的方式将“服务对象”转化为“治理力量”。
“武夷路志愿者联盟”组建于2021年,是一支由武夷路沿线居民区党组织牵头、志愿者自发成立的团队。3年多来,联盟围绕武夷街区发展顺势而为。天诚居民区书记陈敏介绍,他们以“武夷路的‘朋友圈’”形式,在社区里广发“英雄帖”,邀请小区、社区单位、商铺里的达人来贡献技能,并在包玉刚微展厅设计“技能展示场”。
春秋旅行社与武夷路沿线的天诚居民区开展党建共建联建,公司员工对武夷路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为之量身定制“百年武夷City Walk”路线。春秋导游领队管理部培训经理师文邀请更多市民游客参与武夷路打卡,感受城市更新带来的欣喜变化。
东华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城市家具设计学研究室主任宋树德分享一组有趣的数字“3.2.11.28.16”。他进一步解释道,东华大学与华阳路街道依托“校社共创实践基地”,3年中累计开展2轮“社区焕新计划”,今年共有11位国内外知名高校、事务所的专家参与,28位学生或单独或组队提交了16个设计方案。
沿着武夷路,同期揭幕的还有“武夷路‘朋友圈’”和“社区焕新展”这两个特展。
志愿服务常态化引领新风尚,人民建议“金点子”成为治理“金钥匙”,社区榜样力量激发示范新活力,在华阳,共建美好城市、共创美好未来已经成为社区各界力量的行动共识,一股“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温暖力量持续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