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展情况
(一)调整长宁园范围,深化产业布局
2021年,在上海科创办指导下,在总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对长宁园四至边界进行调整,调出绿地等低经济能级土地,调入14幢重点楼宇,调整方案兼顾各街镇,将张江政策赋能到全区的产业发展中。调整后,结合城区载体布局特点,依托地铁2号线贯通长宁主要核心功能区的交通便利化条件,形成“东、中、西”联动发展格局。
其中东部片区重点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和金融科技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加强与中科院微系统所、硅酸盐研究所等机构合作,加快布局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创新产业集群;重点打造“上海硅巷”,新微智谷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新技术产业孵化空间。中部片区以数字技术赋能城市发展为主题,服务街区品质和智慧化水平持续提升,助力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其周边区域的数字化转型。特别是在原有慧谷白猫、绿地智造界、缤谷大厦等载体的基础上,探索以产业赋能城区载体改造和功能更新,助力数字经济创新企业集聚发展,打造产业发展新空间。西部片区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和优势产业集群。持续吸引企业总部入驻,支持“科研、转化、服务、产业配套”为一体的功能性平台落地临空。结合光大安石虹桥中心、东方国信跨国公司总部科创园、人工智能产业园等园区项目建设,打造总部引领、周边制造的区域合作新模式,形成一批主题鲜明、相融共生的特色产业园区和优势产业集群。
(二)推进城市更新,推动绿色发展
1、城市更新成果显著。编制《长宁区城市更新2022-2024年行动计划》,启动新一轮城市更新“60+X”项目。愚园路城市更新不断优化完善,新华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完成规划评估和修编,“静雅武夷”街区形态初显。
2、城区环境品质持续改善。继续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入选生态环境部“无废城市”建设名单,“上海市长宁区生境花园网络构建案例”入选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PM2.5均值位居全市前列。
3、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明显。持续优化双碳产业发展环境,基本编制完成区碳达峰实施方案,与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签署双碳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临碳港”双碳产业孵化器。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低碳发展实践区、低碳社区创建,逐步扩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光伏建设规模。市级充电桩示范小区项目数量居全市首位。
(三)深化“数字长宁”,打造“虹桥智谷”
1、城市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深入实施“3320”数字战略,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复苏的主引擎,成功举办首届上海数字贸易论坛,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数字贸易创新孵化基地落地长宁。5800余家数字经济企业综合税收同比增长32%,占全区税收的比重达到54%。软件信息服务业营收占全市比重超过四分之一。亿元以上交易量电商平台21个,交易总额居全市第一。
2、创新载体能级不断提高。“虹桥智谷”国家双创示范获评年度上海地区唯一的国家级优秀。瞄准创新生态和产业培育,携手创投机构和行业头部企业,聚焦时尚消费、绿色科技、生命科学等主题,搭建政策、资本、载体等对接平台,举办了11场创投沙龙。编制“长宁双创地图”,全面梳理区内各类创新要素和双创载体、服务机构等,助力创新链条完善、提升区域创新浓度。
(四)整合区域资源,服务科创人才
1、搭建交流平台,激发创新氛围。搭建创新创业国际人才交流平台,成立“大虹桥中日企业交流发展联盟”,举办虹桥友谊联盟活动,促进在沪优秀外籍人士交流互动,成功推荐优秀人才荣获上海市“白玉兰荣誉奖”、“白玉兰纪念奖”,并通过上海科创办平台申请“永居推荐”。筹办“2022国际创新创业大赛”、“2022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营造科技创新的氛围。
2、持续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进一步厚植人才富集优势,激发创新人才活力。聚焦“精益创业”,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制定并实施留学回国(境)人员过渡期内租住人才公寓支持政策。实施留学回国人员落户新政,全市首例运用新政引进的留学人才落地长宁。
3、完善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职能,做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审批工作。一是实行更开放更便利的外国人才引进政策,保证疫情期间外籍人才服务工作不间断。在疫情管控期间,对外国人护照即将到期办理工作证等情况开通绿色通道,启用告知承诺加容缺办理机制,为用人单位和外籍人才提供便利。二是推进落实外籍人才薪酬购付汇便利化工作。大大减少外籍人才在银行办理业务的时间,今年受益单位数十家。2022年,审批通过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数约5000件,位居全市前列。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数字经济优势受到挑战
互联网技术革命高峰期已度过,市场趋于饱和。当前数字经济已进入到数据、模型、算法驱动的时代,正走向全行业运用,将与更多实体产业深度捆绑。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正在从传统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和产业数字化。长宁园符合产业转型方向的硬科技类科创企业较少,间接导致了近年股权投资活跃度较低、私募基金规模偏小、风险投资机构偏少。周边各区均在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数字产业发力,长宁数字经济先发优势有所削弱。
(二)产业空间不足钳制转型
作为上海最早完成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改造的中心城区,长宁先一步迈入存量时代,更早地面临发展空间趋于饱和的挑战。面对空间日趋紧张的问题,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日益迫切,继续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三)创新策源辐射能力不足
长宁大院大所资源有限,创新资源存在“先天不足”。在人工智能、元宇宙、生物医药等赛道企业集聚效应不明显,还未形成税收的重要来源,支撑长宁产业发展作用不彰。
(四)三大地区发展不够均衡
东、中、西3个片区各类双创基地分布较为分散,且高能级载体主要集中于东、西两边,中部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饭块内相关功能、设施和配套经过漫长岁月,如今逐渐不能适应和满足当下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板块内大量老旧商务楼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展竞争力,且产业结构相对老化,以批零贸易、生产制造型企业为主体,设计、研发类企业占比不到 1%,科技型头部企业、知名企业占比不高。
三、发展趋势分析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范式正发生深刻变革,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正处在历史性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阶段,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新认识新要求。当前科技创新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
一是聚焦战略布局,瞄准未来产业、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系统化、全链条地开展人才、技术和项目布局;根据科研新范式,出台重大科研攻关行动,瞄准方向、找准方位,持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二是聚焦生态优化,强化资源配置能力,围绕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推动资金、市场、服务等各类要素向创新主体集聚,打造融通发展的创新生态。
三是聚焦改革突破,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推进科技管理模式、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优化,形成系统型的集成突破,激发创新的活力与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