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文化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
  • 发布日期:2023-08-31

“十四五”时期,长宁区以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考察长宁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紧紧围绕长宁区“十四五”时期“建设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要求相适应的,独具魅力、充满活力的文化强区”的发展目标,持续优化文化发展空间布局,提升区域文化影响力,推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构建长宁文化发展新格局,切实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长宁区奋力打造“四力四城”,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提供软实力支撑。

一、 《规划》实施情况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规划》从文化惠民和文化旅游融合两个层面分别明确了3项主要指标,均为预期性指标。经梳理,截至2023年6月,区文旅局在区“十四五”规划《纲要》以及文化发展“十四五”规划、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内的重点任务基本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有序推进,基本做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1.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

十四五以来,以“美好生活 畅享长宁”为总体目标,结合“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行动,健全市、区、街镇、居民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构建网络化、无障碍、功能复合型公共文化空间。截至目前,区属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近16万平方米,人均占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为0.235平方米,超过上海市平均水平,接近“十四五”目标值(0.25平方米)。

2.每10万人拥有的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演出场馆、美术馆、实体书店等数量

截止2022年,每10万城市常驻人口拥有的全区博物馆、图书馆(含市、区、街镇三级图书公共图书馆独立管舍数)、美术馆、剧场(剧院)、文化馆(站)等设施数量达到15.6处,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15.5处)

3.多层次文化活动年均数量/5年累计总数

2021、2022年分别开展线上线下、各级各类文化活动38453、11130场次,2023年1月-6月开展线上线下、各级各类文化活动23647场次,预计到年底完成5万场次的目标,与“十四五”目标(多层次文化活动年均数量5.5万场次/5年累计总数28万场次)存在差距。

受疫情影响,2021年第四季度起,区内各类文化场馆陆续暂停开放,文化活动暂停举办,直至2022年年底才陆续恢复开放。辖区内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居民区活动室直至2023年陆续恢复正常运营,各类文化活动于第二季度呈常态化举办。根据预测,2023年全年预计完成5万余场次活动,然而由于2022年场次数量仅为11000余场,与预期目标存在一定的数量缺口,且近5年本区暂无文化载体新建计等计划,因此原定“十四五”目标实现困难较大。拟将该指标调减为到2025年末,累计开展多层次文化活动21万场次。

4.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

2021年,全区新增2处市级“家门口好去处”。2022年,全区评选出“家门口好去处”16处,包含3处市级“家门口好去处”。2023年上半年评选出15处区级“家门口好去处”,其中4处被评为市级“家门口好去处”。长宁至今已成功获评市级“家门口好去处”12处,基本确保在2025年完成“十四五”目标(15个)。

5.国家级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长宁区积极响应市文旅局下发的《开展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通知》,对本区申报基础进行初步分析后,开展示范区申报工作并提交相关材料,后续,长宁区将同市文旅局作进一步沟通。

6.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街道)

长宁区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助力夜间经济发展。新华街道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推出社区音乐季、音乐节、社区市集、美好社区节、艺术季、夜读会、艺术电影品鉴会等活动,丰富夜间娱乐形式,拉动夜间消费的集聚和增长。2022年新华路历史风貌区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1处)。

(二)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1.以城市更新为契机,优化文化发展空间布局

(1)持续优化“一区两群三圈”文化功能带

推进上海虹桥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天山路商业体剧场群、虹桥路音乐舞蹈艺术群、中山公园红色文化圈、虹桥海派文化圈、新泾江南文化圈建设。一是持续打造中山公园红色文化圈,建立长宁区红色历史资源数据库和长宁区革命历史文献资源库;完成《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展陈更新;创作以中共中央局机关旧址为原型的红色广播剧《前夜》,获第22届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特别推荐奖,网上收听超100万人次;中共中央局机关旧址、路易·艾黎旧居、中西女塾旧址等6处入选上海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深化3条“红色印记”微旅行路线;深挖中山公园地区红色历史底蕴,以“六个百年”主题,中山公园水上码头今年五一建成并投入使用,受到市民游客的欢迎。二是深化虹桥海派文化圈,串联起虹桥路-延安西路沿线刘海粟美术馆、程十发美术馆、油画雕塑院、上海国际舞蹈中心、SMG东方广播中心、古北市民中心、黄金城道步行街等市级美术馆、专业机构、特色街区、历史保护建筑等25个点位,推出“国际社区美好生活”城市微旅行路线,挖掘虹桥海派文化底蕴。三是拓展新泾江南文化圈内涵,发挥新泾镇“民间艺术之乡”、北新泾“苏河源”历史文脉、以及区非遗中心资源优势,挖掘江南文化内涵和苏州河变迁的故事,建设完成新页书房·非遗主题馆长宁沪剧展示馆,成为市民游客的“网红打卡点”,推动“文化+旅游+非遗”融合创新。新泾镇西郊农民画再次获评2021-2023年度“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新泾中学获评市级“非遗示范校”。

(2)实施历史风貌街区提升工程

串联新华路、虹桥路、延安西路等区域文化资源,结合城市更新和15分钟美好社区生活圈打造,深化“艺术愚园”“人文新华”“静雅武夷”“漫步番禺”主题街区建设。开展市、区级“家门口好去处”评选活动,推出36处市、区级“家门口的好去处”,其中“苏州河华政段滨河步道”“上生新所”等8处入选市级“家门口的好去处”。一是持续打造愚园艺术生活街区,融入“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理念,将愚园路打造成为艺术、时尚、创意策源地,打造“沉浸式”参与体验,成为许多市民游客“打卡”目的地。愚园路艺术街区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和上海市全域旅游示范街区。二是不断凸显新华历史风貌区中西文化交汇的风格特征,挖掘讲述新华路的历史文化故事,提升“漫步番禺”环境品质,复制推广幸福里、上生新所等经验做法,推进上升新所二期建设,更新改造上海影城,围绕电影、音乐、休闲、特色餐饮等元素,将潮流元素与老建筑结合的,打造U形文化和旅游带,构建文创体验旅游集群。2022年,新华路历史风貌区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上生·新所获评中国文联“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三是在虹桥路风貌区打造以“国际社区的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微旅游定制服务,推出时代之声、融合之美、经典之韵三条各具特色的线路,让中外游客领略宋庆龄纪念馆、SMG广播艺术中心、古北市民中心、黄金城道步行街、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程十发美术馆、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等沿线特色文化街区和场馆。四是武夷路街区采用微更新的方式释放更公共空间,打开老洋房围墙,增加景观绿化,植入艺术小品,提升街区人文品质,形成如武夷路MIX320、武夷路305弄“文化会客厅”、黑虎科技产业园区等文商旅融合“网红”时尚打卡地,进一步深化“静雅武夷”内容内涵。2023年,武夷路获评上海市旅游休闲街区。五是持续推进“建筑可阅读”工作,推动更多历史文化名人旧居挂牌和开放,完成“建筑可阅读”第二批挂牌22家,更新二维码22处。结合“海派城市考古”等主题推出长宁“建筑可阅读”3.0版,与上海广播电台合作推出“倾听长宁”声音纪录片,深入讲述长宁历史建筑背后的故事。将“建筑可阅读”与“城市微旅行”相结合,以愚园路-武夷路、番禺路-新华路、延安西路-虹桥路等为重点海派艺术旅游生活圈,推出10余条“何以爱长宁”微旅行路线。

2.打响长宁文化品牌,提升区域文化影响力

(1)深耕“舞蹈”品牌

依托国内外顶级舞蹈资源,扶持民间舞团,推动舞蹈艺术交流与合作,打响长宁舞蹈品牌。一是持续举办“舞动长宁˙中国‘荷花奖’舞剧评奖”,坚持深入群众理念,支持中国舞蹈高峰论坛和“培青计划”剧目展演,每届向市民发放免费公益票2000余张,不断增强办赛能级和惠民力度。二是每年主办上海市民舞蹈大赛及长三角舞蹈风采展示活动等区域性重大项目,通过国家文化云、东方网、央视网等平台同步播出,锻造“舞蹈的云端盛宴”。三是推出“艺术大师进社区”、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舞空间”等公益文化品牌,通过优秀剧目主创讲座、舞蹈体验工作坊、“春日舞集”剧场开放日等活动,与社会各方共建全民共享的“舞蹈艺术会客厅”。四是提升传统品牌“曼舞长宁”舞蹈艺术推广季活动内涵,联合区域内4所专业院团学校优质资源,定期推出不同主题和舞种的定制式活动,如“虹彩杯”少儿舞蹈展演、少数民族风情舞蹈展演、市民舞蹈培训、长宁舞蹈艺术欣赏季、“午间艺小时”等特色活动,营造浓厚的区域舞蹈艺术氛围。

(2)做强“音乐”品牌

持续举办虹桥国际草地音乐节(原上海长宁国际草地钢琴音乐节)、“上海之春”国际手风琴艺术节、“琴颂百年,高歌启航——百架钢琴大型户外交响合唱音乐会”等重大音乐节庆活动。举办纪念著名沪剧名家顾月珍先生诞辰100周年专场音乐会,以大型交响演唱会的形式彰显长宁沪剧艺术的魅力。与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民族乐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高校、院团、文化企业等开展深度合作,联手打造上生˙新所、临空音乐公园、黄金城道、中山公园、新虹桥中心花园、愚园艺术生活街区、苏河华政步道等地标性音乐艺术商圈、音乐艺术绿地、音乐艺术街区。提升“长宁星期音乐会”品牌影响力,以剧场演出为主阵地,线上展播为新渠道,邀请名家举办专场导赏会、主题访谈等活动,扩大长宁音乐品牌标识度。

(3)做大“阅读”品牌

依托总分馆体系,围绕“世界客厅”“阅读上海”“一江一河”“阿拉长宁”四大板块,深入开展长宁区读书节、上海译家谈、海上女作家、海浪花讲坛、书文戏理·艺术对谈、少儿暑期读书月等全民阅读推广系列活动。将阅读融入城市微旅行,推出“苏州河畔的城市记忆”“微行十年·阅见美好”城市文化微旅行十周年特别活动,持续打造以“漫步街区”为特色的主题式、全景式、体验式阅读推广品牌。依托樊登读书会、红蔓朗读会、中版书房读书会、长耳兔阅读俱乐部、长图剧社等阅读品牌活动,联手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世纪出版集团少儿出版社、故事会杂志社、樊登读书等专业机构,探索社会力量探索阅读推广运营新模式。通过总分馆制建设加强对基层图书馆指导,北新泾街道“伏枥读书会”“校园图书漂流”、华阳路街道“静阅·雅读”、天山路街道“知识服务大篷车”等阅读推广项目各具特色,构建并丰富“一街一品”阅读服务体系。两年来,区图书馆到馆人数总计130万人次,文献外借量近145万册次,位居上海区级图书馆前列;全区举办各类线上线下阅读活动500余场,“书香长宁”的氛围日益浓厚。

(4)深化“演艺”品牌

丰富“虹桥之秋”文化旅游购物节、上海旅游节长宁区活动、上海街艺节、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等重大文旅节庆活动的内容形式,积极推动文商旅绿融合发展,吸纳长宁来福士、高岛屋、大融城、虹桥南丰城、KING88、龙之梦等大型商业机构参与,连续开展咖啡文化节、秋季旅游集市暨SWTF环球旅游欢乐节、夜生活节等品牌活动,助力区域经济复苏。扶持现代人剧社等民营剧场、剧社孵化和发展,吸引顶尖艺术团队来长宁演出,让高雅艺术、新潮剧目、先锋作品亮相长宁,提升办节品质和国际影响力。

3.全面激发公共文化发展动能,推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

(1)推进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功能升级

针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长宁区对专业文化场馆不断进行适时更新,深化“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建设。结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新发展建设,进一步完善了长宁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规范,全面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管理。完善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区级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继续保持部颁一级标准。完成华阳、新华、新泾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周桥街道社区图书馆、江苏街道市民中心新建或升级,提升区、街镇、居民区三级文化设施服务能级。截至2022年底,区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共7个点位,街镇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共10个点位,183个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共343个点位,公共文化设施面积总计16万余平方米,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为2354.87平方米,超过上海市平均水平。

(2)不断丰富各类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结合城市更新、美丽街区建设和“精品小区”工程,持续探索社治空间开发利用和可持续运营的改造样板和范例,设计、打造了一批集社区文体娱乐、居民服务、商业休闲等内容的多功能复合文化新空间。陆续建成开放“虹旭乐邻坊·中环无忧谷”“洛克公园·虹桥中心花园”“仙霞·逸社阅空间”、王小慧艺术馆、华漾社区美术馆、绿苑美术馆、缤谷OMS剧场、来福士广场钟楼等阅读、展览、演艺、文旅消费新空间80余处,总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营造出“人人可及,处处可去”的海派文化氛围,小区、街区、城区处处体现高颜值、充满亲近感、洋溢文化味。其中,华院邻聚荟荣获长三角美好生活公共文化空间创新设计大赛的“最美文化空间”奖,另有三处空间荣获“百佳文化空间”称号。

(3)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

一是2022年建立全市首个“智慧图书馆”应用场景—新页书房,通过“数字人”“移动端小程序”“送书机器人”等,在交互、预约、荐书、借还等全流程实现“智能化”。2023年推出新页书房·非遗主题馆,着力构建智慧图书馆服务体系。二是优化“长宁区公共文化内容供给管理系统”,实现从资源征集—点单—接单—配送—评价反馈的“闭环式”数字化管理,为供需双方提供更加便捷精准的“菜单式”、“订单式”“拼单式”服务。三是通过建设文化艺术中心“AR随行喵”导览、虹桥当代艺术馆“元宇宙美术馆”沉浸式观展等数字手段,创新公共文化场馆体验。四是利用国家文化云、文化上海云、B站、抖音、微信、“i长艺”小程序等推出“云课堂”“云演出”“云展览”“云阅读”等各类线上文化活动及推广。打造直播品牌节目“长桌派”,把老百姓喜爱的“文化佳肴”直送到家,增强市民的对文旅融合的线上“沉浸式”体验。两年来,在各平台参与活动的人次超过1820万。五是深化“上海长宁文旅”全媒体矩阵建设,聚力官方微信、微博、网站、视频号、抖音、小红书、哔哩哔哩、爱奇艺等平台,开发建设“何以爱长宁”文旅移动应用平台,集聚区域内文商旅资源,打造市民群众文旅智享的数字应用场景。

(4)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

一是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以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推动公共文化供给工作,将“万千百”文化惠民工程纳入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每年指导组织开展万场文化活动、万元书报杂志,千场文艺指导、千场社区电影,百场骨干培训。修订《长宁区公共文化资源配送征集实施细则》,完善“菜单式”“定制式”供给模式,组建巡查评审团、升级管理平台、注重民意收集等,形成全覆盖配送、线上线下结合、市民广泛参与、全过程透明管理的服务机制。2021年至今,各级各类文化阵地、社会机构开展线上线下公共文化活动达2万余场次,线上线下服务人次超过2300万。二是发动各级公共文化场馆,精选13个体制内外艺术机构,每月举办不少于30场次的线上线下美育公教活动,构筑全覆盖、立体式的社会大美育体系。整合市、区文联资源开展专业版画艺术家进校园、“小手印”少儿版画公教活动、“生肖绘画到社区”等美育项目。办好“市民艺术夜校”长宁分校,新设“美学”特色分校,两年来总计25门课程共招生555人,以专业化的艺术培训更好满足市民对于高品质文化服务内容的新需求。以“点单”方式,向各街镇、学校输送艺术、戏曲、非遗手作等美育课程共735场次。两年来共定制47场活动。打造5个沉浸式社区美术馆,在邻里弄堂设立开放式的美育空间,引导社区居民自主承担策展、组织、导赏、管理等运营环节,定期举办创作和公教课程,吸纳4000余人参与。 三是通过建立“区级创作孵化基地”、定期开展专题座谈会、组建创作青年突击队、联合专业院团和协会机构等组合拳,推进各门类群众文化创作,使各门类原创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逐年提升,群文精品不断涌现。2019年、2022年器乐合奏《和·鸣》《爱上这座城》连续两届获得中国群众文化政府最高奖——群星奖;原创器乐作品《共˙声》荣获首届长三角民族器乐作品创作大赛最高大奖;原创音乐作品《照片里的你》荣获长三角原创流行歌曲大赛金奖。2021年至今,长宁区共有11个作品获上海市新人新作展评展演“优秀新作奖”,12个作品获“新作奖”,发动全区专业干部、文艺爱好者创作音乐、诗歌、美术、书法、摄影、非遗作品15000余件。

(5)助力区域文化旅游协同发展

一是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同意在天津、上海、海南、重庆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规定的批复》,区文旅局配合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指导有意向并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旅行社从事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旅游业务。二是与苏州相城区、宁波海曙区、安徽省池州市、广西柳州市签署文旅合作协议,支持安徽省淮安市、安庆市、江苏省盐城市等地区在长宁开展旅游推介会,与陕西省西安美术馆开展非遗交流,加强城区间旅游市场交流合作,支持文旅企业开展经常性互动,举办旅游产品营销优惠活动,联合开展宣传推广。落实对云南省红河州金平、绿春、红河等地文化帮扶。三是依托长三角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合作机制,进一步深化长三角地区示范区城市互动,持续开展长三角中青年艺术家版画邀请展、长三角水墨画邀请展、长三角群众文化原创作品交流,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为主题,开展长三角手风琴巡演,上海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等活动,吸引了来自波兰、俄罗斯、塞尔维亚、巴西、日本、德国、加拿大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开展文化交流。

4.强化多领域跨界融合,构建长宁文化发展新格局

(1)培育融合发展新生态

文旅消费业态日趋体验化、互动化、数字化、品质化,这也要求文旅融合不断创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近年来,长宁区紧扣“沉浸式、参与式、微旅游”方向,积极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消费新场景。推进茑屋书店、华政馆下咖啡馆“阅空间”、观池咖啡馆微展厅等体验升级,为书店和咖啡馆搭建“长宁读书节”和“咖啡文化节”平台,构筑“书店、零售、展览、咖啡、文创、讲座”的新消费模式。倡导“文化就在身边,旅行就在眼前”新理念,推出“城市文化微旅行”的城市阅读活动项目,举行“寻找邬达克”“苏州河畔的城市记忆”“漫步滨江,探寻城市变化的印记”等主题微旅行活动,在平面与实景之外,加上“文化历史传承”的“第四维度”,打造了“4D(维度)阅读”的文化之旅。支持鼓励刘海粟美术馆、程十发美术馆、上海油雕院美术馆、上海国际舞蹈中心、SMG东方广播中心、虹桥当代艺术馆、上生·新所等文化场馆、文创园区资源与企业、校园、商圈开展跨界合作,向中小学校开放美育课程,为市民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演出+艺术展览+公共教育+购物+美食”新游学线路。打造凯田路分时步行街,持续开展MODE上海服装服饰展,持续举办五五购物节,提升时尚文化集聚功能,用潮流文化开拓文旅新赛道。

(2)深化“文化+”融合跨界新模式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文化+旅游+建筑可阅读”,携手春秋旅游打造“何以爱长宁”微旅行,融入音乐、非遗、建筑可阅读体验,将艺术赋能城市微旅行,打造“主客共享”的长宁街区新体验。“文化+旅游+非遗”,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区非遗保护中心与区内酒店合作开辟“非遗会客厅”,举办“玫瑰爱‘宁’”月份牌年画共享体验活动,将独具海派文化特色的月份牌与优秀历史建筑相融,并创新打造集展示、体验、销售、品牌孵化于一体的多元消费空间。“文化+非遗+公园绿地”传承市级非遗项目牡丹嫁接技艺,与中山公园“兆丰印记”空间合作,通过展览展示、手作互动、技艺传习等活动为游客提供生活美学体验,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推动非遗项目蛋雕进入上海动物园,常设蛋雕艺术馆展陈空间,售卖“蛋”文化文创产品,开发“蛋”主题的考察研学课程。“文化+旅游+体育+绿地”, 将公园绿地与旅游公共服务紧密结合,完成中山公园内长宁区旅游咨询中心的更新改造;结合新虹桥中心花园桥下空间更新,在公共体育场所中,叠加文化和旅游公共设施;完善苏州河健身步道慢行系统,设立中山公园码头旅游引导和标识系统;推动旅游厕所建设。“文化+非遗+商业消费”,围绕传统节庆推出海派特色与时尚潮流互相交融的系列活动,将音乐演出、街头艺术节、非遗活动、民俗行街等搬进了长宁各大商圈,以文化和旅游赋能,焕活商业空间、优化营商环境。

(3)优先发展重点文创创意产业

一是2021-2022年,通过长宁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扶持82项目,兑付资金1541万元。长宁文化基金扶持8项目,兑付资金118万元,进一步撬动社会力量、专业机构等进一步为长宁文化事业提供支撑。用好市级文创资金,2年内支持31个项目获市级扶持资金2626.7万元。二是推进上海虹桥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区内时尚创意类重点跟踪企业1268家,时尚消费品牌200余家。东部地区集聚了如创邑愚见、MIX320等时尚活力打卡地。中部地区呈现展览和贸易功能集聚功能。西部以临空园区为载体,集聚了如联合利华等一批总部和研发中心。逐步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兼备功能的产业载体,其中市级文创园区、楼宇及空间16个,精品会展场馆2处,上生新所、Fiu Gallery等时尚展示地标9处,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等娱乐演艺地标16处。三是将高品质文化活动引入文创园区,联手愚园路弘基·创邑SPACE开展咖啡文化节,与上生新所开展咖啡戏剧节等,提升园区文化内涵。四是完成新一轮《关于进一步推进长宁区文化和旅游繁荣发展的若干政策》修订,鼓励高品质的原创品牌展会、赛事、节庆活动等重大文化品牌活动落地长宁。2021年至今,新成立艺术大师工作室4家,集聚了一批如汤沐海、吉成、王小慧、龚立等优秀艺术或设计人才。同时首届上海数字艺术国际博览会、原创芭蕾舞剧《宝塔山》《大地之光》、舞剧《海上夫人》、百老汇亲子剧《帕丁顿熊》、电影《长空之王》、纪录电影《演员》等10余部作品和展览在长宁首展、首演、首映。

5.守牢安全底线,营造公正高效文化市场环境

一是自2020年成立旅游投诉协调中心以来,集中承接文旅行业消费投诉工作,处理投诉4万余件,占全市各区承办量的50%。二是规范文旅市场环境。对出版印刷、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娱乐演出等经营场所开展执法检查。2021至2023年上半年,对全区490余家文化、旅游场所共开展专项检查2682次,共出动人员11458人次,查处违规经营114家次,有力维护了区域文化市场秩序。三是深化文旅市场分层分类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强化文化市场“负面清单”的监管模式,依托文化市场信用信息红、黑榜,营造诚信自律的文化市场环境,做实“双告知”“双随机”工作机制,确保文旅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开发长宁区演出市场内容监管智能辅助系统,实现智能审核、机器翻译、数据累积等功能,并投入使用,大幅提高演出市场行政审批效率。四是积极落实文化行业安全责任。与文化市场经营主体签订责任书,强化各单位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意识形态领域责任制和安全生产、反恐、消防、维稳、群防群治等“六位一体”安全工作职责,提高反恐和公共场所安全意识。

6.立足传承保护,探索文化遗产开发有效路径

(1)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体系

一是完善文物管理部门机构设置。2021年7月,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加挂长宁区文物局牌子,承担区域内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同年,成立了上海市长宁区文化和旅游管理事务中心(上海市长宁区文物管理事务中心),内设文物管理部,加强基层文物保护管理队伍建设。二是完善不可移动文物管理工作。持续加强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梳理,配合上海市文物局,做好上海动物园象宫申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项目工作。持续推进不可移动文物“四有”工作,长宁区文物保护单位均设有保护标志牌并完成“一楼一册”档案编制,国有文物均已落实安全责任管理单位。同时,会同区规资局积极推进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工作。三是深化构建文物安全体系。形成文旅、规资、房管、消防等多部门联动协调机制,构建全区、街道、文物产权人(使用人)各级文物保护网。定期召开全区文物管理工作会议、召开区文旅区消防救援支队文物安全联席会议,每年组织文物保护单位消防演习培训。坚持常态化安全巡查,年均出动150余人次对文物建筑开展巡查巡检,对发现安全隐患的单位进行约谈,积极整改,督导作出书面安全承诺。四是加强基础性保护。开展全区不可移动文物摸底调查工作,通过实地走访、数据采集、照片影像拍摄等方式,对区域内72处文物保护单位的分布、保护使用情况等进行梳理和调查,推进区文物建筑基础档案编制项目建设。打造区文物保护建筑基础信息数据库,建立长宁区文物保护建筑数字管理系统,实现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科技化、信息化、数字化发展,为文物建筑实体修缮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五是推进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性修缮。完成李鸿章祠堂、复旦公学旧址、曾仲鸣住宅等文物建筑修缮。稳步推进圣约翰大学近代建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番禺路504号花园住宅、兴国宾馆7号楼(回峰楼)等文物建筑修缮项目。六是加强城市更新中的文物保护。积极认定规划地块内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清单,明确保护要求及保护措施,确保城市更新过程中文物得到有效保护。按照文物保护法“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华东政法大学内27栋“国保级”百年建筑分批次开展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程,圣约翰大学近代建筑中格致楼保护修缮工程荣获第二届上海市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七是加强革命文物和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完成全区革命旧址、遗址、纪念设施普查、复核工作,红色革命旧址(遗址)18个;整理申报上海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7处,其中6处作为上海首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予以公布;在2021年上海市举行的“革命遗址旧址纪念标识”揭幕活动中,长宁区作为六个分会场之一,完成对开纳公寓中共中央组织部干训班旧址的挂牌工作,展示红色资源里的党史故事。完成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基本陈列更新项目,精心打造展现长宁革命史迹的形象窗口。开展《青年的楷模恽代英生平图片展》《星星之火燎原势、永远跟随共产党——百年百种红色进步期刊创刊号封面展》《亦工亦农罗亦农——罗亦农诞辰120周年专题展》等4次展览巡展。围绕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和《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推出红色广播剧作品——《前夜》《我的名字》,播放突破百万,2022年7月广播剧《前夜》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评析精品展播连续剧特别推荐作品。联合长宁区委党校,将“愚园路红色记忆”作为区域特色课程和党史学习课程纳入到培训课程体系中,重点开发涉外培训课程,用英语讲述《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中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斗争事迹,加强红色资源宣传。

(2)夯实非遗产保护传承体系

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中心功能,完善“八有”传承保护计划【有体系、有展示、有项目、有培训、有普及、有传人、有作品、有产品】。两年来,开展各类非遗体验活动320场次,推进非遗进社区覆盖全区10个街镇,在10多所学校开展沪剧、皮影戏、撕纸、面塑等“非遗在校园”传承体验。新泾中学获评上海市“非遗在校园”示范学校。2021年至2023年6月,新增区级项目7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名。截止2023年6月,长宁区共有非遗保护名录项目36项,其中,国家级保护名录1项【古陶瓷修复技艺】、市级保护名录10项;“非遗”名录代表性传承人19名,其中,国家级传承人2名【沪剧传承人陈甦萍、古陶瓷修复技艺传承人蒋道银】、市级传承人7名。2022年举办纪念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顾月珍先生诞辰100周年活动,在央视频、国家文化云、哔哩哔哩等线上平台播放收看人次达65万。2023年上半年,公布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完成“新页书房·非遗主题馆”建设、长宁区沪剧艺术馆建设,正式对外开放,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和传承。

二、 需要关注的问题与挑战

结合长宁区文化发展“十四五”中期成果,对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的全面部署要求,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当前长宁文化发展还存在如下问题需要关注:

1.文化融合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目前长宁区在文化和旅游融合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区域发展角度来看,东西部文旅资源融合呈现不均衡现象。如一些较大型音乐、舞蹈等文化演出主要集中在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相对演出资源较少。在微旅行线路开发主要集中在东中部地区,西部街区涉及较少。对于长宁程桥、北新泾、新泾镇以及临空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需进一步挖掘和提升。

2.数字化转型赋能公共文化效能待升级

目前,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数字化发展浪潮已然到来,长宁作为老牌数字经济强区,需要结合自身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与时俱进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从“信息化”迈向“智能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迭代升级。目前,长宁区已经有区图书馆作为上海智慧图书馆的先行试点,开展了智慧阅读项目场景建设,但是系统借阅、数字阅读、开放获取的智慧阅读服务体系在全区的普及率并不高。智慧阅读项目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还可以进一步向全域拓展,健全数字文化服务矩阵,向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丰富的智慧文化新体验。

3.文化品牌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扩大

文化品牌作为地区的名片和标签,是城区内涵和形象的综合体现,对于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提升居民认同感,以及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以来,长宁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精品城区的脚步,多措并举擦亮文化品牌,打造城区名片。受疫情因素影响,线下大型文化活动难以充分展开,市民对于各类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和体验度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也给长宁文化品牌打造带来一定的挑战。随着全面放开,各项工作逐渐步入正轨,长宁将持续深耕长宁舞蹈、音乐、阅读、演艺品牌,在办好现有品牌活动和项目的基础上,通过加大与社会组织合作力度提升可持续发展能级,锻造长宁文化品牌内涵。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全面落实“最虹桥”引领行动,进一步构建“一核两带三圈多点”的长宁文化旅游格局

一是进一步丰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旅游服务核内容内涵。拟联动安徽池州市、马鞍山市、宁波海曙区、苏州相城区、江苏省镇江市等苏浙皖重点城区,举办文旅推介、艺术巡展、文化交流等活动,助推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发展。二是深入挖掘文化底蕴,讲好长宁“苏河故事”。根据《上海苏州河旅游发展总体方案》,围绕上海市“一江一河”高峰旅游项目,以苏州河长宁段码头建成为契机,联合相关部门探索开发苏州河水陆联动文旅节庆项目,深入挖掘文化底蕴,讲好长宁“苏河故事”,进一步打造苏州河城市文化生活休闲带。三是深化“何以爱长宁”微旅行系列活动。以愚园路-武夷路、番禺路-新华路、延安西路-虹桥路等为重点海派艺术旅游生活圈,深化“何以爱长宁”为主题的微旅行系列活动,加入新打造的绿色程桥、悦动临空等新一轮特色街区,以摄影、绘画、音乐等形式展现长宁城市更新的成果。

(二)聚焦示范区改革创新,着力推动公共文化创新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成果,不断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力构建“五个人人”生动图景,扎实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1.全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

一是以评促建,在市文旅局指导下,高质量做好迎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工作复核、上海市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绩效评估工作等各项考评任务。以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复核验收为抓手,着力推进长宁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以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评估为契机,深化“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建设,指导天山、程桥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新建或升级,进一步提升区、街镇、居民区三级文化设施服务能级,拓展更多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家门口的文化客厅”。二是提升效能,持续开展公共文化内容供给。持续开展“万千百”文化惠民工程,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效能提升,建立健全群众需求反馈机制,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三是提升群众文化创作和交流展示能级。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主题,创作一批文艺作品。加强区域联动,继续依托长三角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合作机制,助力长三角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四是深化公共文化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与评价,完善文旅公共服务志愿者管理机制,定期开展志愿者培训。

2.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

一是进一步推进“智慧图书馆先行馆试点”和“数字文化馆试点”工作。进一步拓展长宁区图书馆智慧阅读项目向各级各类公共文化场馆延伸,完成愚园馆“新页书房·亲子主题馆”、“新页书房·艺术主题馆”建设。与街镇共同探索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推进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二是完善“上海长宁文旅”移动端“何以爱长宁”小程序,完善矩阵建设。聚力官方微信、微博、网站、视频号、抖音、爱奇艺等平台,优化“i长艺”“新页书房” 小程序,助力长宁文旅品牌,展现城区文化软实力。

(三)聚焦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文旅资源整合,进一步扩大长宁文化品牌影响力

推动文旅供给侧结构改革,强化从资源到消费、从互联到共享的转变,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加强文旅资源进一步深度融合,深化长宁四大文化品牌内容内涵。

1.全力构建文旅资源融合平台

一是加强政策扶持,完善多层次的文化旅游产品市场。宣传好、运用好新一轮《关于进一步推进长宁区文化和旅游繁荣发展的若干政策》,进一步细化管理办法,开展好长宁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申报,切实加强对项目的跟踪、指导和统筹,提升政策扶持效应。二是深入整合资源,探索成立“虹桥文旅荟”,集合市、区文化机构、专业院团等资源,构建文旅全产业链交流共享平台。用好文化发展基金和资金,撬动社会资源投入公共文化服务。围绕市文旅局“大美术馆”计划,以“华漾美术馆”“新苑美术馆”为样本,搭建艺术场馆与社区、校园共建平台,鼓励场馆释放潜能,参与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三是不断挖掘本区文旅资源,继续推出一批市、区级“家门口好去处”、“家门口好服务”。指导深化愚园路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新华路风貌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武夷路街区上海市级旅游休闲街区集聚区建设。

2.持续扩大长宁文化品牌影响力

开展全民阅读、艺术普及等活动,持续打响“舞蹈”“音乐”“演艺”“阅读”长宁文旅品牌。一是深耕“舞蹈”品牌,推进舞蹈类活动的“雅俗共赏”。继续举办中国“荷花奖”舞剧评奖、上海市民舞蹈大赛,上海国际芭蕾舞大赛“大师游长宁”系列活动、开展曼舞长宁、“舞空间”等公益活动,提升长宁舞蹈品牌的影响力。二是做强音乐品牌。继续举办虹桥国际草地音乐节、“上海之春”国际手风琴艺术节等赛事和活动,引入中国上海国际手风琴艺术周活动,探索在临空音乐公园等引入优质资源,为长宁音乐品牌持续发力提供支撑。三是做大阅读品牌。与更多阅读推广机构,书店、出版社合作,持续开展“长宁读书节”、“少儿暑期读书月”、“长耳兔阅读俱乐部”等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四是深化演艺品牌。继续开展 “虹桥之秋”文化旅游购物节、上海旅游节长宁区活动、咖啡文化节,进一步丰富天山路演艺带内容内涵,吸引顶尖艺术团队来长宁开展文化交流演出,促进文旅融合,提升办节品质和国际影响力。

(四)深入挖掘人文底蕴,讲好长宁故事,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方针,加强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升科学治理水平,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赓续城市文脉。

一是加强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区域内文物建筑普查和保护项目库。推进区内文物保护单位电子化巡查检查,探索数字化手段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持续推动长宁海派城市考古,探索“建筑可阅读+旅游+文化”,扩大微旅行线路吸引力和覆盖面,展现城区文旅形象。二是夯实非遗保护传承体系。积极开展文博宣传月及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打响“海派非遗新体验”品牌,进一步拓展“非遗在社区”“非遗在校园”“非遗进景区”“非遗进宾馆”覆盖面,加强文商旅结合,推动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和传承,鼓励非遗传承人在社区、学校深耕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