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长宁区为民办实事项目(草案)》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地区工作办公室
  • 发布日期:2022-12-29

为了不断深化落实《长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各项目标,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长宁区政府每年持续开展长宁区为民办实事项目,力争到2025年,城区核心功能更加凸显,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更加美好,城区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区域环境品质持续提高,治理能力水平不断增强。

围绕2023年区政府实事项目征集,我们立足于“四力四城”建设,结合数字化治理和“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打造,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强调底线民生、发展民生与品质民生相结合,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结合,更加注重功能复合化、服务精细化,使城区更有品位、富有气质,四处都有好风景、转角遇见小惊喜,让人民群众有感受度和获得感的实际成效。

1、对标“国际精品”提升城区软实力

一是突出精品的品质导向。主动对接明年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结合长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将居民感受度高且需要重点推进的项目列入计划。

二是聚焦民生的普惠可及。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将群众需求迫切、反映较为集中的项目摆在首位,让居民群众更加便捷地享有就餐、文化、健身、养老、教育,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和市民生活水平。比如:拟将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纳入实事项目,同时连续几年开展市民益智健身点新建改造项目,加大文体课程配送力度。

三是注重项目的多样多元。政府实事项目强调覆盖群体多、受益面广,既要满足全龄普惠均衡的社会需求,也要考虑到长期失业青年等特殊人群的需要;不仅要考虑满足基本生活保障,还要满足居民高品质生活需求。

2、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参与机制

我区为民办实事项目内容涵盖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和优化社区居住环境等方方面面,通过月度督办、季度发布、年度评估机制,主动接受社会各方监督,深入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开展满意度调查机制。通过委托第三方机构采取拦截访问、电话调查、实地调查与定性访谈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实事项目满意度调查,做到项目全覆盖、项目涉及街镇全覆盖。主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视察工作机制。积极配合区有关部门申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点位,每年围绕精品小区建设、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老年助餐点等项目,做好代表委员实地视察、建言献策等工作,主动接受代表委员监督。注重项目成果总结提炼机制。通过“上海发布”“上海长宁”公众微信号等市区级媒体,及时将项目推进情况总结提炼,加强宣传,让群众了解项目进度和经验做法,分享经典案例。针对群众留言中的意见建议予以反馈,注重提高实事惠民的知晓率和覆盖面,不断提升居民群众对实事项目的可及性和感受度。

2023年长宁区为民办实事项目立足当下发展重点方向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求,围绕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持续推进城市更新、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进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推动体育优质均衡发展、大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提升城区管理精细化水平等各方面,继续推进精品小区建设、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智慧菜场建设、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健身设施及资源建设、义务教育课后服务等,注重解决群众的急难愁和需盼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