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路街道探索基层精细化治理新方法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新华路街道办事处
  • 发布日期:2025-04-08

新华路街道以‌人民满意为标尺‌,以‌机制重塑、数字跃迁、文化共融‌为路径,推动基层治理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智驱动,从单向管理迈向双向奔赴。一是深化应用数字场景,打通数字治理“最后一公里”。为消除电瓶车入户充电安全隐患,积极探索“人防+技防”双轮驱动的智慧防控机制,在番禺大厦进行创新试点,利用电瓶充电检测器自动收集并分析接通电路的特征,智能识别出用电风险预警信息,城运中心值守人员手机上同步收到“违规入户充电”的具体报警信息,居委会和物业第一时间上门处置。该实践案例被学习强国、《光明日报》、看看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二是做大做强“红色物业联盟”,探索区域化物业管理模式。不断深入研究物业党建联盟模式,推动社区治理与物业服务的深度融合,构建了“街道—社区—物业—居民”多方联动的治理架构。通过签订《党建联盟协议书》,明确各方职责,形成“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事务共商”的工作机制,推动社区治理从“单打独斗”向“协同共治”转变。在该模式下,街道完成“电梯梯控”、扰民大树集中修剪等系列团购便民服务,将跨部门高效合作、头部物业的单项优势资源通过“强强合作”的区域化管理模式融入街道网格工作,极大提升住宅小区的基础物业管理和多向服务功能。三是发挥微网格作用,未诉先办市容环境难题。充分发挥功能型党支部政治引领作用,利用“四百”大走访发现辖区法三小学通学高峰时段窄仄里弄安全通行问题。网格工作力量第一时间主动参与网格治理,快速启动联勤联动的工作机制,统一部署,立足“平台+网格”的“一网统管”数字化建设,协调市容、门责、应急部门等多方网格力量,采取监督员人工单兵巡查与视频巡查的人机结合方式,实现信息共享、力量整合、协同处置。该工作机制在解决了通行安全问题的同时,以点带面解决了法三小学周边共享单车定时清理、里弄堆物即发即处、排水堵塞及时处置等一揽子市容环境问题,从解决一件事出发,到解决一类问题,实现环境治理未诉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