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商务委员会
  • 发布日期:2024-01-12

2023年,区商务委积极对标《上海市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长宁区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不断完善商务领域营商环境,增强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对接做好市级条线部门考核准备

区商务委在年初就主动与市商务委、市经信委对接,针对去年得分较低的项目沟通改进举措。3月7日,区商务委召开2023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动员会暨中小企业服务工作布置会。各街镇、临空园区、国网上海市区供电公司代表出席。区商务委通报了2022年度上海市中小企业服务营商环境测评结果,布置了2023年度中小企业服务重点工作。在收到《2023年区营商环境测评工作方案》的意见征询后,区商务委第一时间与市级部门进行对接,了解今年各项指标的评分标准,研究提出反馈意见。同时在委内科室进行分工,明确各科室职责,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增强相关科室的责任感、紧迫感。

由于2023年市经信委的测评内容变化较大,区商务委全面对照2023年考核目标,进一步加强与市经信委的对接,做好横向部门之间的沟通,提前筹备,积极做好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测评的准备工作。根据市中小办需提供相关工作开展情况佐证材料的要求,区商务委于8月30日牵头召开专题会议,区发改委、区科委、区公安分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规资局、区建管委、区文旅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国资委、区投促办(区金融办)、区绿化市容局、区税务局、各街镇、临空园区、国家电网市区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参会。经会议讨论,与会部门对表格中13个二级指标进行分解,明确了每个指标中的涉及的责任部门。在各部门反馈材料的基础上,区商务委进行整理,形成了营商环境测评全套证明材料。每一项指标根据表格要求以及市中小办具体要求,附上规定数量的证明材料,报送至市中小办。

(二)有效细化政策服务

1.积极做好政策梳理。依托长宁区服务企业联席会议机制,区商务委会同区发改委、区科委等部门,对全区在有效期内的惠企政策进行梳理、归纳,并与上海市企业服务云中长宁区政策数据库的内容进行比对。经比对、整理,长宁区目前共有15条惠企政策在有效期内,涉及区发改委、区商务委等8个委办局。相关政策内容已全部在政策发布3天内上传至上海市企业服务云,全部完成归集。经各部门梳理反馈,区商务委汇总并登录上海市企业服务云后台进行清理,共对知识库内16条过期政策进行清理,全部打上过期标签。同时,对政策库中不属于惠企政策的内容进行梳理、并全部进行删除。截至目前,长宁区所有过期惠企政策已全部清理完成。

2.全力做好政策宣传。区商务委依托现有政策优势,及时为企业推送各项相关政策,助力企业加速发展。通过长宁商务官微、产业工作群、园区工作群、TimeOUT杂志等多渠道,发布重点产业政策、总部政策、中小企业政策、商贸政策、市级文创资金项目等政策申报指南。优化政策图解,推进“一图读懂”解读材料更新。优化多渠道的宣传机制,包括线上一政策一主题的解读推文和线下政策合订宣传本,以确保传播效果。增进与企业的沟通联络,在走访、接待企业中积极向企业宣传相关政策,针对企业实际情况推荐申报合适政策项目。开展各类政策申报解读和培训,与有意向申报企业建立微信联系,做到集中讲解,点对点答疑。经区商务委汇总、梳理,各部门、各街镇通过线下纸质版发放、邮件发放、微信发放等形式,共将长宁区相关惠企政策手册推送至30329家企业。

为促进各项涉企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区商务委联合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开展政策宣贯活动。2月15日,区商务委、区市场监管局联合举办助企扶持政策宣贯会。区商务委介绍了《长宁区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实施办法》。3月20日,区商务委联合长宁国际商会、区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举办重点贸易企业座谈会,详细介绍了长宁区贸易相关政策。4月7日,区商务委举办了2023年市文创扶持资金申报工作培训会,特邀市文创办就2023年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项目的支持范围、申报流程及要点逐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和指导。并于6月7日召开了文创项目复审培训会,市文创办专家针对项目答辩的流程、提交材料要求、答辩注意要点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5月10日,区商务委举办2023年长宁区“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产业政策申报培训会,详细讲解政策申报流程,并登陆一网通办长宁企业专属网页政策服务版块,对线上申报流程进行演示。7月27日,区商务委召开区时尚创意产业政策和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资金申报培训会,为参会企业介绍了时尚创意产业政策条款,并结合申报通知内容进行逐一解读,对系统申报方式和流程进行了现场指导演示。

(三)强化企业精准服务

1.做强“长宁服务企业大讲堂”“大虹桥商务会客厅”品牌。区商务委对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进博会溢出效应、服务贸易创新等重大战略和任务,积极打造“长宁服务企业大讲堂”和“大虹桥商务会客厅”营商服务品牌。“长宁服务企业大讲堂”是区商务委通过联合相关部门,以线上线下方式开展主题丰富的法律法规培训、产业政策宣讲、专题讲座等,从企业财务合规、上市流程及条件、税务、社保、劳动保障等方面助力更多的长宁区优质企业健康发展。“大虹桥商务会客厅”以企企交流为核心,持续举办高规格的会晤接待、高能级的品牌活动、高精准的产业对接,为企业搭建互利共赢的“生态圈”。1-9月,“长宁服务企业大讲堂”共举办220场,服务企业9498家,服务人次26250人次;“大虹桥商务会客厅”共举办64场,服务企业1063家。

2.加强中小企业服务。积极加强企业服务专员体系建设。依托市区服务企业议事协调机制,加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形成服务专员工作合力,全面扩大长宁区服务专员队伍,目前共有320名服务专员。除相关部门、各街镇、临空园区外,组织所有市级服务机构,以及区企联会、区商联会等行业协会,全面加入服务专员队伍中,扩大专员覆盖面、影响力。结合各部门开展的政策宣贯活动,每一场活动除了面向企业外,组织各街镇、园区派遣服务专员代表参与,并在会后对本部门的其他专员进行扩大培训,迅速提升中小微企业服务专员能力。全面推行体系化服务企业模式,拓展延伸服务队伍,会同区投促办、各街镇、临空园区进行深入研讨,对商务楼宇、园区情况进行排摸、梳理,并同步结合营商通系统中的相关信息,对长宁区园区/商务楼宇进行服务专员全覆盖匹配服务。

(四)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1.积极推动贸易便利化。2023年9月15日,长宁区与上海海关签订了第四轮战略合作备忘录的签订,双方将围绕推动贸易积极发展、助力重点行业发展、扩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的目标,为外贸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争取各类创新试点在长宁先行先试,提高我区贸易便利化水平。区商务委与会展中心海关积极落实合作框架协议精神,双方定期沟通,提高服务外贸企业精细度,争取稳住外贸基本盘,2023年共同走访重点外贸企业40余家,通过上门服务,面对面回应企业需求,及时打通堵点。区商务委推荐临空申报2023年上海市服务贸易示范基地,持续开展“跨国公司圆桌会议”,目前已召开六场政企“圆桌会议”,分别是“数字人民币数字贸易创新座谈——外资企业专场”“农业数字化专题交流会”“大虹桥-中欧企业跨国交流合作平台年度系列活动-SIPP合作交流欧洲地区站活动”“智能网联汽车创投沙龙座谈会”“‘立足大虹桥优势、加速国际化布局’商务会客厅交流座谈”。

长宁RCEP企业服务咨询站是市商务委授牌、中心城区最早的RRCEP企业服务咨询站,成立以来收到了许多企业的来电及现场咨询。4月,针对企业相关诉求,区商务委举办了RCEP专场主题接待活动,邀请长宁RCEP企业服务咨询站的专家团队为哈默纳科(上海)商贸有限公司、上海虹润贸易有限公司、上海平沐福客商业有限公司三家企业提供专业讲解,围绕RCEP关税协定项下日本出口方办理原产地证明和原产地自主声明的开具成本、进口方报税步骤、不同自贸协定下纺织品出口泰国的最优税率等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并演示了相关环节实操流程,解决了贸易企业在货物进出口过程中节约关税、降低成本的相关诉求,企业受益匪浅。

2.持续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区商务委推动区内展商米其林的63%可持续材料轮胎成为第六届进博会首票进境展品,这也是米其林公司展品继第四届进博会之后第二度抢得进博会进境首票。落地大虹桥-中欧企业跨国交流合作平台,持续拓展中欧企业交流中的经济与文化内涵。推介展商尚芸诗、新联纺在进博会官方配套活动中进行展出。截至目前,我区已有48家展商企业报名参展,展商数量超过往届进博会,创下历史新高,并有17家展商连续六届参加进博会。广泛联动各市级机关、进博会主展机构、服务机构。开展了第六届进博会倒计时50天暨“迎进博品质生活节”发布会活动等一批高能级经贸活动,包括进博会官方配套活动、倒计时活动、上海首场第六届进博会海关便利化举措宣讲、行业企业专题服务活动、产业创新活动、“出海”专题培训活动等。与区委组织部联合举办“凝心迎进博,先锋在行动”动员部署会,启动四大“先锋行动”,成立中共长宁区商务委第六届进博会临时支部委员会。

(五)加快建设大虹桥生命科学创新中心

5月25日,在“潮涌浦江.投资虹桥”2023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投资促进大会上,长宁区发布了大虹桥生命科学创新中心。目前主要取得以下进展。

1.建设一批研发与转化中心。赛傲生物研究中心授牌运营,罗氏诊断-兰卫医学创新示范中心挂牌成立,盈纬达(原卡瓦集团)启动数智培训体验中心。

2.引入一批强链补链重点企业,集聚一批生命健康产业细分领域知名企业,如国药医疗器械、上生所、丹纳赫、贝泰妮、雅睿生物、联影影像、赛傲生物等。

3.培育一批优质企业。安湃声升级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国药血制、岱嘉医学、中奥丽人2023年新获评市级“专精特新”企业。

4.举办一批高峰论坛。举办“专精特新”企业“出海”专题培训会、审批赋能生命健康企业发展专题培训会、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长宁区改制上市企业培训、2023年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长宁区配套活动(生命科学创新发展峰会、“未来健康”论坛)。

5.推进一批标志性楼宇建设。生命元山项目已完成内部公共区域改造,忱扬生物、乐檬生物已入驻。医疗总部园项目,丹纳赫集团今年3月已注册国内新主体——伟励拓(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尚未投入运营。该项目由区临空办推进。联影智慧医疗总部项目,联影与兰卫开展战略合作,联手打造区域检测中心、病例检测中心、精准医学中心和国际交流合作中心。

二、2024年工作总体思路

(一)进一步做好政策推送和宣传

面向街镇、园区、投资机构、第三方招商中介等,加大政策的宣传与解读,发动各方力量开展招商。在政策申报前继续开展相关培训和解读工作,深入街道、园区等地联合多个部门开展专场产业政策宣讲,做好政策的宣传与解读,推动政策有效落地。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加强政策的宣传推送。增进与企业的沟通联络,在走访、接待企业中积极向企业宣传产业政策,针对企业实际情况推荐申报合适政策项目,进一步提升产业政策知晓度及覆盖面。

(二)进一步加强企业服务

继续做强“长宁企业服务大讲堂”,继续联动各相关部门,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服务。继续拓展“大虹桥商务会客厅”服务功能,引入高规格的、高能级的品牌活动,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搭建合作共赢平台。加强服务专员队伍建设,根据各部门、各街镇实际情况,对服务专员队伍进行阶段性整合。加强部门协同,横向协作,扩大服务专员覆盖面,强化服务专员培育机制。鼓励专员在服务企业时精准选取企业适用的政策进行宣传、引导,扩大政策宣传范围,支持中小微企业用好、用足、用活政策。构建完善优质企业培育机制,建立动态化的中小企业培育库,根据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动态化、分层分类地组织开展培育工作。会同各街镇、临空园区,建立“1+11+N”的全覆盖式培育体系。大力推动各街镇服务专员日常工作中加强排摸力度,挖掘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努力扩大长宁区优质企业库。

(三)进一步优化贸易便利化服务

以长宁区政府与上海海关第四轮战略合作协议为契机,紧抓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机遇,联动会展中心海关,围绕推动贸易便利化目标,聚焦企业诉求,指导企业提高通关时效、利用便利化通关政策,争取更多贸易便利化试点落地。积极组织企业培训,宣传贯彻各项便利化通关措施,围绕企业发展中最关心的核心问题、核心业务、核心能力进行扶持引导,充分激发企业开拓市场、创新发展的活力。培育更多企业成为海关高级认证企业,为高资信企业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服务,同时为进口博览会货物进出口提供便利服务,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以RCEP企业咨询服务站为支撑,举办系列“商务会客厅”专场对接会,全面提升长宁区贸易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能力。

(四)进一步推动大虹桥生命科学创新中心建设

持续推进重点载体建设,打造产业创新生态。围绕丹纳赫、联影等龙头企业,努力集聚形成五大载体平台。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加快优质企业集聚。依托区内生命健康产业细分领域头部企业,以商引商,推动一批新设主体、整合业务、内部结算、高科技项目、上下游关联企业等落地。持续开展品牌活动,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积极承办生命健康行业交流会、高峰论坛、学术研讨会等,利用创投沙龙、商务会客厅等品牌活,营造产业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