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数据局:
根据《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关于提前下达2024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财社〔2023〕156号)的文件要求,现就我区申请2024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央补助资金建设项目汇报如下:
一、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系统”项目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4 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结合最新政策文件要求以及《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3 版)》中明确的绩效考核范围、指标架构和顺序,通过建立院内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系统规范数据采集,保证医院绩效考核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满足医院绩效考核数据上报、监测和管理需求,通过对相应目标值指标数据的监控预警等管理,实现医院下一年度的“国考”成绩改善和排名提升。
通过本项目系统建设,为医院建立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满足医院自查自评的需要,及时掌握医院的各项指标运行情况。实现医院绩效自评与院内绩效管理、奖金核算等业务的联动,促进绩效考评的目的实质落地。对外满足数据上报要求,保证数据的质量和效率。实现考核结果与医院运营分析相互融合、有效反馈,帮助医院管理者进行更好的决策分析。
经前期调研评估,本项目总预算为61.99万元,包括系统建设费用57万元和其他服务费用4.99万元,项目建设周期共12个月。
二、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处方院内院外优化”项目
根据上海市卫健委《上海市“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3.0工作方案》、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3年度上海市级医院“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3.0工作方案》等政策的要求,开展“便捷就医服务3.0”医保电子处方中心应用场景建设,从医保处方切入重塑就医流程,优化参保人就医购药场景,优化解决医院短缺药品的配药问题,为参保患者就诊配药提供便利,提高参保人就医购药体验。
“处方院内院外优化”项目通过优化就医流程,对现有的医生站系统与药房系统做相关改造,实现就医流程处方无纸化改造,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逐步提升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信息化建设。同时按照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医保电子处方中心定点医疗机构接入规范,实现本市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医师开具“双通道”药品外配处方后,参保人员持医保凭证至“双通道”药店购买“双通道”药品所发生的费用,按照本市医保有关规定,与开具“双通道”药品外配处方的定点医疗机构实行相同的支付政策。
经前期调研评估,本项目总预算为29万元,包括软硬件费用26万元和其他服务费用3万元,项目建设周期共12个月。
三、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云端中医诊疗转诊平台”项目
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是长宁区域中医医联体的牵头单位,又是南部医联体的参与单位,根据《长宁区卫健委发布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工作要求,制定了创新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三年行动计划。计划以中医医联体建设为抓手,积极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综合能力和整体效率,在“诊疗规范一体化、学科建设一体化、人才培养一体化”的目标下,做细、做实、做深中医资源下沉,让长宁居民“足不出区”便能够“看名医、吃良药、享专技”。
本项目旨在建设以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为主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节点的区域智慧中医云端诊疗转诊平台,方便群众看中医,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服务效能和水平。同时,在此基础上建设云端的全诊疗模式,将与龙华医院的号源预约搬至云端诊室内部。在天山中医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名中医师承项目双向合作的基础上,让社区参与名中医师承项目的医生通过多点执业的方式,对他们开放天山中医互联网医院诊室,将天山中医云诊室搬入社区服务中心,让师承医生不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云端,在名医指点下完成诊疗工作的同时,可以将患者方便地通过天山中医预约平台,转诊到医联体的上级医院,从而将优质的医疗资源通过南部医联体成员天山中医医院这个桥梁,辐射到长宁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惠及长宁区百姓。
经前期调研评估,本项目总预算为66.4万元,包括系统建设费用60万元和其他服务费用6.4万元,项目建设周期共12个月。
以上3个项目建设资金均来源于“2024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央补助资金”,现向区大数据局提交立项申请。
当否,盼予函复!
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