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有关规定,现将本部门2023年行政许可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2023年,区规划资源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恢复重振的重要决策部署,以市场主体获得感为评价标准,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以落实国家战略任务、提升国际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发展稳预期强信心为目标,进一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规划资源审批和不动产登记改革,根据《上海市加强规划资源集成创新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的通知》(沪规划资源建〔2023〕79 号)的相关精神,做好各项审批改革工作。为持续营造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制度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二、行政许可办理情况
2023年区规划资源局完成行政许可服务119件,其中:
完成行政许可办理86件,其中地名审批3件,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核发16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10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41件,建设项目竣工规划资源验收16件。
完成其他权责事项33件,其中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14件,开工放样复验19件。
三、批后监管开展情况
我局针对行政许可的批后监管建立了相关的巡视和检查制度:一是完成皇朝别墅“私搭乱建”专项整治工作。落实市规划资源局等上级部门的指示要求,迅速完成相关资料的调阅工作,后续配合街道和城管执法局按时完成违建拆除工作。二是协助完成全区别墅和低层高档商品住宅“私搭乱建”专项整治工作信息上报工作。根据自然资源部要求,我局完成了所有30个小区的图纸和大产证的调阅工作,并根据街镇反馈的梳理清单迅速完成564户不动产登记信息的调阅工作,后续配合街镇按时完成了我区所有的信息录入和上报工作,并通过了市精细化办的审核。三是定期开展在建项目巡查工作。对在建项目的巡查,我局执法大队坚持每周查看2-3个项目,一个季度一轮回,做到监管工作的全覆盖。四是按照市规划资源局工作部署,严格落实卫片执法工作。截至2023年底,共完成32幅下发图斑的核查工作,发现1幅未批先用违法用地,已完成整改。
四、改革创新情况
区规划资源局严格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多测合一”改革的若干措施》、《上海市加强规划资源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区内服务对象实际需求,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在规划竣工许可阶段形成三个试点案例。
1、实现全市首个经济楼宇类项目“一证多验”试点工作。仙霞街道158街坊项目位于天山路585弄以东,包含一栋商务办公建筑、一栋社区商业及服务设施建筑。为了将社区商业设施更快地投入使用,节省企业时间和成本,长宁区规划资源局积极争取市规划资源局的指导和支持,着力破解经济楼宇项目“一证多验”政策模糊、路径不明的难题。在公益要素底线可控的前提下,将原先用于产业项目的规定首次扩大至经济楼宇,帮助企业提前2个月获取《建设项目竣工规划资源验收合格证》,实现了早竣工、早验收、早使用、早获益。本次试点将原先城市安全应急工程、重大产业项目、保障民生的公共项目分栋验收范围扩大到了经济楼宇项目,实现了长宁区首个建设项目“一证多验”竣工规划资源验收,全市首个经济楼宇类项目的“一证多验”。
2、完成全市首例商业项目的“测算登三合一”试点工作。百联西郊购物中心作为长宁区重要的商业载体,在竣工验收阶段,企业提出能否更快办理产证,帮助商场尽早正式开门营业。区规划资源局积极响应企业诉求,主动跨前、优化流程,考虑到项目由百联集团全部自持,不涉及产权分割和共有面积分摊,试点把运用在标准厂房、仓储类产业项目中的“测算合一”、“验登合一”做法,有条件地扩展到商业项目。由多测合一服务机构统一完成房产平面测量和房屋面积计算工作,出具“多测合一”报告;规划资源成果部门核实测绘成果并根据测绘院推送数据搭建项目楼盘表,完成“测算合一”;最后不动产登记部门直接引用多测合一报告,与竣工规划资源验收、综合验收同步受理,并行完成验收与登记,同步发证,最终实现“测算登合一”。
3、完成长宁首例市政线性工程竣工规划资源验收“多测合一”试点项目。协和路(通协路-北翟路)道路改建工程作为本市第一批线性工程多测合一试点项目,我局密切保持和市规划资源局、市测绘院的联系沟通,多次与建设单位及测绘单位讨论线性工程多测合一技术规程和管理要求,参考其他区局成功经验,研究长宁线性工程管理的实施方案和测绘成果要求,指导测绘单位形成多测合一报告,并完成规划竣工验收。通过线性工程“多测合一”的试点,实现同一标的物只测一次,测绘成果共享,避免重复测绘与重复提交成果,减少社会资源的不必要浪费,是优化上海市营商环境,落实国家“放管服”改革的主要举措。
五、监督制约情况
我局根据市局监督处的工作提示,定期进行内部工作自查,在行政许可方面主要针对审批的准确性、合法性、时效性进行全面检查,通过发现问题、查找原因、解决问题等环节不断提升自身的行政许可业务水平。同时,市局监督处每年两次对各区的业务处室进行打分和考评,在2023年的市局监督考评中,我局行政许可方面得分位居中心城区第三。2023年营商环境测评在全市16个区县内排名第四。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经梳理,目前我局在年度行政许可绩效考评和营商环境测评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环境,主要集中在规划实施平台、详规区域评估、测调多测合一等方面。2024年我局将聚焦问题,进行优化整改。
1、积极探索搭建规划实施平台。
对照市规划资源局关于实施平台《指导意见》、《工作规则》等文件要求,经与临空办对接商议,由区规划局、临空办牵头作为综合实施主体,会同发改委、建管委、商务委、绿化、生态环境、交警、民防等管理部门,精选专业技术团队,统筹协调审图等专业机构,成立望春花南北园规划项目实施平台1.0,对研究范围内的地块组织开展项目策划、功能研究、确定地区总图,随着拿地企业进一步明确,进一步升级调整实施平台2.0的内容,深化细化管理手册、综合约定等服务事项,辅助企业快速推进项目落地。
同时在望春花南北园实施平台试点的基础上,将根据需求对长宁其余重要地区进行梳理,将近期纳入土地出让计划的新建地块、业主有城市更新需求的更新地块,以及土地利用效益不佳的低效地块作为备选对象,根据项目成熟程度,动态组建长宁各个地区的规划实施平台。
2、持续推进研究规划区域评估工作。
继续会同各相关部门,结合长宁实际需求,并按照市规划资源局要求做好重点区域的专项区域评估。重点聚焦2024年度或近期有规划实施计划的区域和地块,通过区域整体的专项评估和研究,对现状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在区域后续地块开发和实施中提出相应指导意见,可考虑在土地出让条件或建管审批环节落实相关要求。同时,区域评估成果可与开发主体的建设方案紧密衔接,作为项目建设的前置基础资料,简化后续相关专项评价工作流程,助力加快启动项目建设。
3、继续扩大“多验合一、多测合一”适用范围。
在工程建设项目规划资源审批领域落实“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验合一”的要求,验收阶段严格审查建设单位上传完整多测合一报告,其中必须包含房产测绘数据。对于不涉及公摊、功能单一的文教体卫项目,严格落实测算合一,不在另行开展房屋测绘调查。
去年率先在全市完成首个经济楼宇项目“一证多验”的竣工验收工作,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今年将持续推广这一做法;同时将市政线性工作项目纳入多测合一范围,做好道路、桥梁等市政工程“多测合一”竣工验收工作。
上海市长宁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4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