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某不服区市场监管局投诉举报答复案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司法局
  • 发布日期:2023-11-07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

行政复议决定书

沪长府复字(2023)第232号

申  请  人:  徐某

被 申 请 人: 上海市长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住所地上海市长宁区长宁路1436号。

法定代表人 : 倪佳慧,局长。

申请人徐某不服被申请人上海市长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举报答复的具体行政行为,向本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本机关依法于2023年5月16日予以受理,现案件已审理终结。

申请人称:其于2023年3月22日在全国12315平台向被申请人上海市长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XXX”平台售卖商品违反产品质量法等规定,该产品属于假冒伪劣商品,且商家在入驻平台并未提交营业执照,存在多处违法行为,申请人认为被申请人对该投诉举报作出的答复违反相关规定,属于不作为,故请求撤销被申请人于2023年5月4日在全国12315平台作出的答复,并要求被申请人按规定重新处理。

被申请人称:

一、其根据《中共长宁区委办公室、长宁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上海市长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第三条和《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第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依法有权处理申请人的投诉举报。二、该局于2023年3月22日收到申请人关于上海X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运营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XXX”APP内店铺“XXX店铺”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要求赔偿损失的投诉举报。针对举报事项,经调查,因未发现被举报人相关违法行为,该局于2023年4月25日对被举报人作出不予立案的决定并于2023年5月4日通过全国12315平台告知申请人相关举报处理结果,符合《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十八条第一款及《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对于申请人的投诉事项,该局于2023年3月23日作出受理决定并于当日告知申请人,因申请人与被投诉人未能就相关诉求达成合意,该局于2023年4月27日作出终止调解的决定并于2023年5月4日通过全国12315平台告知申请人相关投诉处理结果,符合《市场监管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第十四条、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三、经查,被举报人是手机APP“XXX”的运营商,主要为第三方商家在“XXX”电商平台上销售商品提供网络技术支持等信息服务,仅负责平台的日常维护运行,不参与商家店铺运营、商品销售和售后服务,非商品的直接销售方,相应商品销售争议由商家自行承担。另查,店铺“XXX店铺”为平台内个人商家,入驻人姓名为赵某,经营地址为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古山镇。被举报人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和平台规则的规定,要求店铺在入驻平台时提供身份证等信息并依法予以核验、登记。对于反映案涉店铺的相关违法行为,申请人仅提出了相关违法线索,案涉店铺及商品是否构成相关违法情形,有待于店铺实际经营地市场监管部门审查认定并予以处理。故针对被举报的商品问题,因所涉店铺不在该局辖区,该局根据《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十条的规定将案件线索向涉案店铺实际经营地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移送。四、申请人举报“XXX”平台上商家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问题,鉴于申请人举报“XXX”平台,维护的是该平台运营管理秩序以及消费者的整体利益,而非消费者个人利益,处理结果对申请人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故申请人与该局所做的举报答复不具有利害关系,不符合申请行政复议的条件。综上,请求复议机关依法驳回申请人的复议请求。

本机关经审理查明:2023年3月22日申请人通过全国12315平台向被申请人上海市长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XX公司,称其于2023年3月17日在XXX平台上“XXX”店铺购买的锂电水枪,收到后发现没有任何生产信息,违反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规定,“XXX”不是注册商标属于假冒伪劣产品,店铺没有用营业执照在XXX平台进行注册,要求对此进行处罚,下架该店铺商品,并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退一赔三。被申请人收到投诉举报后,于同年3月23日通过全国12315平台告知申请人投诉受理。针对举报事项,被申请人的工作人员于2023年4月7日向被举报人进行了调查询问,被举报人向被申请人提供情况说明、店铺经营地址截图等相关材料。因举报所涉问题复杂,经负责人批准,被申请人延长十五个工作日线索核查期限。2023年4月25日,被申请人作出不予立案的审批决定,并于2023年5月4日通过全国12315平台告知申请人不予立案的举报答复以及投诉终止调解的处理结果。因申请人不服上述投诉举报答复,故申请复议至本机关。

以上事实,由当事人提供的投诉单及附件、不予立案审批表、询问笔录、情况说明、订单信息截图、举报答复短信截图等证据予以证明。

本机关认为:根据《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等规定,被申请人具有受理和处理向该机关提出投诉举报的法定职责。被申请人在收到申请人的投诉举报后,在法定期限内作出不予立案决定以及投诉终止调解的处理结果并告知申请人,程序合法。本案争议焦点在于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作出的不予立案告知行为是否有利害关系。申请人以XX公司为被投诉举报人向被申请人投诉举报平台内店铺没有用营业执照注册以及平台内店铺销售假冒伪劣的“三无”商品等涉嫌违法的行为,请求对被投诉举报人予以查处,并要求赔偿,该举报仅提出了要求查处的违法线索,涉案店铺是否构成相关违法情形有待于受移送的市场监管部门审查认定并予以处理,这是被投诉举报人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是否履行相应主体责任的基础前提,该履职申请目前缺乏事实基础和前提条件。被申请人经调查,未发现被投诉举报人存在违反市场监管部门相关法律的行为,遂决定不予立案,作出举报答复并告知申请人处理结果。该投诉举报答复对申请人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因此申请人与该具体行政行为不具有利害关系,申请人的复议申请不符合行政复议受理条件。

综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八条第一款第(二)项之规定,本机关决定:

驳回申请人徐某的行政复议申请。

申请人如不服本复议决定,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起诉于上海铁路运输法院。

二〇二三年七月十日

附:主要法律条文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第四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决定驳回行政复议申请:

……

(二)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后,发现该行政复议申请不符合行政复议法和本条例规定的受理条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