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长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发布日期:2025-01-03

2024年度长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4年,长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全面推进人社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全面深入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区人社局党组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区委部署要求,多举措推动局系统党员干部学法用法落地落实,进一步提高人社党员干部依法履职水平。建立并完善《区人社局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区人社局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班子成员带头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章党规党纪、国家法律法规等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必学必训内容,纳入局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必学内容,引导党员干部用好“学习强国”“人社练兵比武”“干部在线学习”等线上平台。

筑牢依法行政法治架构。全面落实《上海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实施办法》,开展规范性文件的评估清理工作,对文件是否存在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内容开展自查,2024年对规范性文件评估清理3件,且无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内容。落实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做到严格按照办事指南收取材料,对没有法律规定的证明事项一律取消。推行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持续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公开,做到法定公开内容全部公开到位,公文主动公开率100%。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制度和对外签订合同法制审核制度,落实法律顾问参与疑难信访件、行政复议诉讼案件的咨询服务、案件化解等。

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定区人社领域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落实主要领导负责制。探索“劳动维权+就业帮扶”的一站式服务。依托街镇、扎根社区,充分发挥“15分钟就业服务圈”社区服务站点的功能,叠加劳动相关法律法规讲座、咨询会等活动,全力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级。在日常监管、重点监管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劳务派遣单位信用监管机制,开展分类分级监管。积极推广人社领域常态化“法治体检”和“合规体检”,引导企业加强自身合规建设。

深入推进依法治理欠薪工作。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聚焦“补短板、强弱项、促长效”的目标,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区建管委等,做到在建工地监管全覆盖。通过强化培训,检查指导,查漏补缺,督促整改问题等方式,持续推进制度落实,抓实抓细工地台账,不断夯实基础工作。目前全区面上工地在制度落实、台账规范、欠薪保障方面较上一年度均有较大程度提升。

持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严格行政执法程序,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根据《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办法》要求,及时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今年,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结案2012件,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1012件,行政处罚2户,为3257名劳动者追讨工资社保共计5322万元。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保障女职工劳动权益专项检查、工程建设领域“安薪行动”等,共检查用人单位和在建工地共624户,为695名劳动者追讨工资报酬1000.44万元。

落实劳动矛盾多元化解机制。今年仲裁调解案件6597件,结案率93.94%,综合调解率71.33%,案件按期结案率100%。受经济大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劳动争议案件数量高位运转势头不减。区仲裁院坚持对标对表,紧盯各项办案核心指标,不断提速增效,全面达到考核指标。落实速裁庭建设专项行动,重点聚焦农民工和生活困难人员欠薪争议,实行快立、快审、快调、快裁的速裁机制。强化群体性争议的排查和化解。完善重大争议尤其是跨区域群体性争议的应急联合调处机制,妥善化解多起群体性突发事件。

分类实施精准普法。按照区人社“八五”普法规划和普法责任清单,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全面提升普法效能。一是持续开展“人社服务进楼宇”专项行动,开展多方式、多维度人社法规政策宣传。行动开展以来,已发放人社政策宣传册1万余册,累计为楼宇企业解答人社领域问题1600余个,问题解决率达到85%以上。今年以来,咨询裁员政策的企业明显增多,通过政策解释和用工指导,引导企业尽量稳岗保岗,力促不裁员、少裁员,推动企业和劳动者通过协商方式解除劳动关系。二是探索打造“宁聚职场”服务品牌,积极创新解读方式,以一图读懂、小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人社规范性文件进行解读,努力使人社政策“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目前,结合线上直播+线下宣讲,已开展各类直播活动30场,吸引1万余人次参与。三是开展“走进奔跑者——栉风沐雨,与您同行”的工伤保险主题宣传活动,走进企业一线为基层职工答疑解惑,召开重点企业座谈会深入剖析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法律体系。开展新就业群体职业伤害政策法宣,走进辖区内美团站点,针对行业特点为美团骑手宣导安全预防措施。四是在“我执法我普法”“政府公开月”“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法治节点,开展劳动仲裁案件公开庭审观摩活动,邀请区内部分重点企业和劳动争议频发的中小微企业人事代表参加,用沉浸式普法的方式引导企业自觉维护和谐劳动关系。

持续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加强法治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点学习内容,结合主题教育、干部培训等学习形式,进一步提高人社队伍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通过专家专题授课、岗位练兵、案卷评查、岗位交流等形式,逐步实现行政执法人员从“一岗专”到“全岗通”,持续提升行政执法人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常态化分类分级分层培训机制,通过组织系统培训与实地参与庭审相结合,重点把握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风险点,提升工作人员预防化解行政争议的能力。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行政执法能力有待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性需要进一步提升,疑难案件处理还需提前介入,从源头上加强治理,进一步提升工作质效。二是破解疑难问题的力度有待提高。新业态就业人群、零工人员发生的劳动关系矛盾,还需要研究新方法,建立新机制,提升纠纷化解的效率。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区人社局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严格贯彻落实“三规划一纲要”要求,有效落实法治建设重点任务,制定并落实本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接受区委依法治区办法治督察,按照整改意见严格落实整改。局党委中心组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党内法规为主题,组织开展专题学习。认真学习贯彻《行政复议法》,有效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落实行政机关正职负责人参加年度首件行政诉讼案件庭审机制,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为100%,无败诉情况。全面落实本单位“八五”普法工作,发布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制定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班子成员严格遵纪守法,未发生违法违纪行为。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新精神新要求贯穿到人社法治建设全过程。结合本市法治建设“三个规划”,科学谋划、统筹推进,积极探索具有长宁特点的人社法治建设模式和路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要求,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述法,全力推进法治人社建设。

持续推进政府依法履职。进一步落实《长宁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意见(2021-2025年)》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常态工作机制,优化完善权责清单,依法高效履职尽责。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一业一证”。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加强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突发事件处置能力,高质量完成全年综合执法工作任务。

坚持贯彻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坚持统筹推进,注重标本兼治。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工作要求,努力让企业群众有更加实在的获得感,多措并举消除服务死角,持续深化“人社服务进楼宇”金牌服务,切实为企业和谐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强化仲裁调解机制建设。调整区仲裁委成员构架,强化三方四家配置,加强对全区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指导和推进。逐步实现仲裁院调解中心、企业调委会、新业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等专业队伍实体化。推动仲裁调解数字化建设,建设集成立案、送达、庭审等功能的智慧仲裁调解平台,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智能化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服务。

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培养和交流。完善内部法治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开展党规、党纪、法律法规学习教育。学深学透、锤炼作风,努力打造一支适应发展要求、业务过硬、作风优良、执法公正、勤政廉洁的人社干部队伍。

 

 

上海市长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