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签发人:倪佳慧
董德明委员 :
你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区营商环境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区市场监管局牵头联合区商务委、区投促办和区财政局等部门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对本提案的办理概述
中小企业是指依法设立的人员规模、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包括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先后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旨在保障中小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稳定和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区聚焦长宁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积极采取建立服务专员制度、搭建政金企对接平台、落实金融产业扶持政策、提供便利化政务服务、实行包容审慎监管等举措,有效助推我区中小企业高质量开展。
接到本提案后,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委、区投促办和区财政局高度重视,共同对提案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全面梳理了我区在中小企业促进发展方面的工作经验、方法和措施,积极吸纳提案建议,立足区情,积极探索,进一步优化长宁营商环境,助推长宁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对提案建议的答复
(一)建立 “三专”制度,高效对接服务中小企业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关于设立企业服务专员相关要求,区商务委牵头各街镇、临空园区,建立了长宁区中小企业服务专员制度,截至目前,共有107位服务专员,覆盖2107家企业。注重充分运用市经信委搭建的企业服务专员平台,加强服务企业人员的培养,优化职责分工,压实工作责任,落实“专人专企专责”工作机制,加强专人专班对接服务力度,切实提升服务企业工作人员沟通协调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力为长宁中小企业提供及时、高效对接服务。
(二)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推进服务中小企业实体经济
为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区金融办根据国家提出的金融回归本源、服务中小企业实体经济的工作要求,主要采取以下三项举措加大对中小企业金融的扶持力度。
1.提供综合金融特色服务。我区地方金融组织近30家,切实发挥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实体经济的专业作用,为轻资产型、初创型、具有高新技术和发展潜力的企业提供小额贷款、融资担保、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特色服务。区内银行分支机构超200余家,为区内企业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综合金融服务。在市级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我区相关部门主动对接科技履约贷、银税贷、中小政策性担保基金贷等创新型信贷产品,相关信贷产品引入担保、保险机构为企业提供增信支持,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2.落实金融产业扶持政策,2021年区金融办出台《长宁区支持金融服务业发展和金融科技创新的实施办法》,将持牌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私募投资基金、金融科技企业纳入扶持范围,优化扶持内容、提升扶持力度,从支持金融企业发展的角度,鼓励金融企业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梯队。
3.搭建政金企对接平台,作为区金联会的行业主管单位,区金融办督导区金联会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融资需求对接活动,加强与属地街镇、相关园区的联系,对遇到融资困难和瓶颈的企业提供一对一对接服务。在市金融业联合会的指导下,区金融办每年参与市中小企业金融洽谈会筹办和布展工作,邀请区内相关企业参展,通过市金洽会平台,进一步丰富融资渠道,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
(三)强化政策性融资担保增信服务,助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为全力支持长宁有发展潜力、有技术优势、有产业基础的中小企业融资纾困,2020年10月28日,区财政局联合上海市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设立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服务基地,推出特色金融产品——“长宁企业贷”。截至2021年底,长宁区政府担保企业贷款余额从“长宁企业贷”推出前的5.01亿元、169户企业发展到10.16亿元、受益企业331户,均实现翻番。增幅始终保持全市第二位。
1.推出特色金融产品——“长宁企业贷”,区财政局、市融资担保中心和相关合作银行签约确立了我区批次包在市担保5%风险额度的基础上区财政再追加1%,金额2000万,批次包最大贷款担保额度可达20亿元。凡纳入“长宁企业贷”批次包的企业可享受不高于3.65%银行贷款利率和区级财政100%的保费补贴,单笔贷款最高额度可达1000万元。拟定“长宁企业贷”操作规程,由街镇、园区和区产业部门梳理、推荐融资需求的企业,以打包的形式整体推荐,再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对企业财务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银行落实授信方案,市融资担保中心采取后备案管理。
2.设立金融专窗宣传政策。2021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基地”窗口入驻大虹桥营商服务中心,每周四由市担保中心、银行和财政专员为企业“答疑解惑”,并完善咨询热线,实现窗口和办公室电话同步响铃,确保工作日8小时全天候接受咨询。通过开设专场培训、信息媒介宣传、发放宣传手册等,向区内企业宣传担保贷款知识;走访所有园区管理机构、对接区税务局“银税贷”企业等,全方位开展摸排、挖掘,切实了解全区企业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
3.开发系统提高办理效率。依托腾讯云开发并不断完善企业资料上报系统,24小时“全天侯”接受企业申请资料,通过软件自动打分,初步筛选符合条件企业,科技配套提高效率缩短企业上报、尽职调查、银行审批的时间。除了发掘优质企业特别是智能互联网、时尚创意、人工智能、大健康等符合区域产业发展导向的优质中小企业,“长宁企业贷”还对标国家、市区有关重点目标任务,在支持乡村振兴、服务加梯工程、供应链企业等方面发力。在批次包合作银行的基础上,加强与其他商业银行以及利率相对较高的民营银行的合作,争取更多的银行金融产品服务不同类型中小企业的需求,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使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解决。
(四)实践“云审批”新模式,提升中小企业政务服务便利度
为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精简审批材料、简化审批流程和减少跑动次数,近年来,区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实践“云审批”模式,推行“线上办”、“容缺办”等系列便利化举措,高效解决中小企业市场准入、准营办理相关证照的“痛点”问题。
1.实行“线上办”服务。依托市“一网通办”和市局“一窗通”平台,在为市场主体提供集成式开办服务的基础上,对市场监管部门职能范围内的注册许可38个事项,为申请人提供网上申报、网上签署、网上核准、网上发照等全流程无纸化在线服务,推进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数字化整体转型,提高全程网办率,实现全程网办主体类型“全覆盖”、业务事项“全环节”、申请办理“全天候”。
2.实行“容缺办、远程办、承诺办”服务。在全市首发《注册许可容缺办理事项清单》,对市场职能范围内的注册许可事项具备基本条件且主要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但次要材料欠缺或存在瑕疵的受理情形进行充分评估研判,制定容缺受理的8大类事项清单。对确有困难无法到现场或者通过寄递方式提交纸质申请材料原件的,可通过“远程预审+申请人承诺+后补纸质材料原件”方式办理。
3.实行“即刻办”服务
对市场监管职能范围内注册许可事项,由原来的“一审一核”转为“窗口独任审批”,即窗口工作人员当场受理、当场核准、当场打印、当场发证,确保申请人只跑一次。对需实地查看场地的餐饮、药械等许可类事项,推出提前服务,由专人指导经营场所合理布局,先行开展现场预审、在线审查整改情况,大幅提高现场核审通过率,压缩办理时间,减少申请人跑动。
(五)聚焦中小企业实际需求,凸显“温情支持”和“温度执法 ”
为进一步营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区市场监管局立足疫情防控和加快经济恢复重振工作大局,从支持复工复产新举措、深化审慎包容监管等方面入手,采取监管与服务并重等多项举措,全力支持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1.制定并落实支持纾困解难新举措
2022年,区市场监管局根据市、区政策和市局《关于发挥登记注册职能支持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若干措施》(12条),聚焦企业实际需求,牵头制定并落实了《关于支持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加快经济恢复的若干措施》(13条),主要涉及提供延期办理、推进信用修复便利化等方面内容,全力为长宁中小企业顺利复工复产提供更优质服务。
2.积极探索包容审慎监管
2020年,区市场监管局制定出台富有长宁特色的《上海市长宁区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共覆盖质量监管、广告监管、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电子商务、食品安全、知识产权、价格监管等10个市场监管领域的42项轻微违法不予处罚事项,为区域经济有序健康发展提供更为宽容的制度环境,切实提高了执法效能,有效激发了企业活力,让中小企业真正感受到长宁“有温度的执法”和良好的营商环境。
2021年,区市场监管局根据区域企业行业特征、成长规律、行业布局等因素,采用调研、走访和座谈等方式,广泛听取企业意见,面对面了解区内企业需求,积极开展研究论证,探索对新经济业态实行更加审慎包容监管,不断充实、更新、升级长宁区《免罚清单》。同年6月,区市场监管局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推出了长宁区《免罚清单(二)》,进一步升级扩容长宁区《免罚清单》适用范围,新增了2个市场监管领域、8项轻微违法不予处罚事项。《免罚清单》自实施以来,约200余家中小企业受益该政策。
下一步,区相关部门将共同加强对持续优化我区营商环境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研究,并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1.进一步丰富“专人专企专责”服务内涵。服务专员协助横向剖析中小企业在所属行业生态圈中的位置及情况,积极引导相关企业使用平台中的诉求反映、融通对接、上线赋能等功能,利用好市级平台的各项资源,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并通过来电名片、电子传真、AI智接等赋能产品的大礼包,助力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赋能。
2. 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政策宣传和指导力度。由点到面,全方位开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政策宣传工作,为街镇、园区解读产品基础知识和推荐企业的标准程序,全流程推进指导相关政策落地。注重拓宽服务渠道和拓展服务外延,按不同风险情况推荐不同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3.进一步探索实行更包容的审慎监管。依托长宁区《免罚清单》,结合中小企业特征、成长规律、行业布局等因素,积极探索实行更包容的审慎监管。对一些创新性的经济发展模式给予先行先试的机会,为其量身定制监管模式,给企业更多选择空间。针对新经济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因情施策,尽量减少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为中小企业提供成长空间,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
以上便是对提案的答复。再次真诚地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我们将积极吸纳提案意见和建议,全力优化长宁营商环境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得到您的关注、支持与指导。
联系人姓名:吴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