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首批试点完成验收,此次试点共涉及全市 10 个区、27个街镇、23 家承接组织。经过街镇自我总结、专家组实地验收、专家综合评议等流程,江苏路街道在验收考评中获得“优秀”,名列全市前五。
作为全市首批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项目试点街道,江苏路街道围绕风险测评、早期干预、家庭支持、资源链接、平台建设和氛围营造等六个维度,渐进式探索建立老年认知障碍社区照护服务体系。启动了江苏路街道老年认知障碍服务三年行动计划,以“做服务-树标准-建机制”的工作路径推进社区认知障碍友好化工作,建立起自上而下的三级社区认知障碍照护服务体系,参与起草的认知障碍照护标准在社区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场景模拟和工作坊形式,提高上海银行、中国电信西区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窗口服务单位工作人员对老年认知障碍的了解和沟通交流水平。携手愚园路街区网红小店“当猪飞”,举办“星语心愿 忆路同行”公益体验活动,鼓励、引导老人们与社会有更多的接触与交流。面向社区为老服务团队开展赋能培训,提高团队服务能力。以社区设摊、专场观影、专题讲座、快闪活动等线下宣教活动和线上微信群、政务新媒体平台等多元路径进行科普宣教,打造健康宣教工具包,倡导市民群众走近认知障碍、提升关爱意识。
依托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设置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和社区认知障碍家庭支持中心,打造兼具体验性、引导性、模拟性的资源整合型服务空间,以满足社区内患有中度和重度认知障碍长者在日间照料、喘息式照护、运动及康复训练、早期干预、家庭建床等方面的服务需求。积极整合辖区内各类为老服务机构、社区养老顾问等为老服务资源,面向社区家庭提供认知障碍筛查、家庭照护指导、适老化改造、辅具匹配等多元服务。
街道探索形成以PCC(Person-Centered Care)模式为支撑的认知障碍专业照护项目,首创性提出“HAPPY”照护模型和核心照护理念,发布全市首份社区和居家认知障碍照护标准。街道聚焦“为认知障碍照护者家庭赋能”,引导老人身边的长期照护者参与服务项目,建立为认知障碍长者服务、为长期照护者赋能、为服务效能提供测评依据的全周期、可持续式的家庭支持关爱模式。
江苏路街道将通过打造认知障碍创新型赋能中心、友好街区样本等举措,持续深化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工作,形成专区、社区、街区同创联动新模式,助力社区为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社区为老服务的品质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