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路街道2022年微项目
序号 | 居委会 | 项目实施地点 | 需求内容 | 项目分类 |
1 | 番 禺 | 新华路272弄2号门口 | 农家“口袋小菜园”:通过农家“口袋小菜园”微项目的打造,探索老洋房小区微治理的经验与做法,创建家门口微景观工程。结合新华幼儿园孩子们参与后续科普活动的特点,积极发动老洋房居民共同参与小区公共空间的打造,从而激发居民参与小区事务的热情。小区公共空间的打造,开展系列科普活动。 | 空间打造/社区服务 |
2 | 和 平 | 幸福小区 | 幸福小区老年活动室更新 | 家门口 |
3 | 东 镇 | 华山路1676号小区 (文艺大楼) | “旮旯”微空间改造:华山路1676号小区是一栋沿街的高层售后公房,规模小,目前大部分公共区域已被机动车位、公共晾晒架、残疾车和老旧电线杆所占用,小区没有非机动车棚可以让居民进行电动车充电。希望建设多功能为一体的生活角,既可以解决居民非机动车停发和充电问题,同时满足居民公共晾晒的需求,以及对老旧电线杆和周围环境进行改造美化。 | 空间打造 |
4 | 泰 安 | 兴国路244弄49支弄6号 | 花园后期维护项目:关于泰安生境花园后期维护(三年) | 空间常态化自治管理 |
5 | 东 镇 | 华山路1520弄79号1楼活动室(东镇居民区) | 组建和运作党建引领的东镇居民区业委会联盟: 1.东镇一共13个小区,各业委会之间通过业委会联盟,实现各自资源、知识、人脉和经验共享,告别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就各小区存在的共同问题进行研讨,将问题逐步解决。 2.请房管局、律师和物业管理方面的专家对业委会成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并以业委会作为一个联盟主体到上海市乃至全国参观和学习其它业委会好的做法,通过借鉴和学习吸收营养。 3.双月举行1次由业委会主任或副主任参加的双月例会,重要节日举办沙龙活动,形成互动互助长效机制。 | 自治组织培育赋能 (业委会) |
6 | 张家宅 | 延安西路1030弄20—48号 | 业委会换届项目:佳信都市花园业委会换届 | |
7 | 左家宅 | 安顺路89弄7—11号 | 业委会换届项目:长峰浦江小区业委会换届选举 | |
8 | 幸 福 | 番禺路385弄一号楼 | “幸福梯管家”楼组自治探索项目:确定一个重点楼组(全程指导),开展“幸福梯管家”自治管理实践指导,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产生“幸福梯管家”自治团队,开展楼组协商,产生加梯管理办法及公约;在重点楼组实践指导及加梯楼组调研的基础上,撰写形成一本《新华街道“幸福梯管家”加梯自治管理导则》及一本案例集;探索建立街道级加梯管理指导平台,开展4次加梯自治管理楼组指导培训。 | 自治组织培育赋能 (加梯楼组自治/议事协商) |
9 | 人 民 | 番禺路222弄11支弄1、3号 | 美好社区低碳行:通过楼道安全宣传及问答互动形式进行低碳宣传,向社区居民传播到楼安全知识及低碳理念,挖掘楼道能人、志愿者等;通过社区旧物交换日活动,引导居民将家中、楼道内的闲置物品进行置换、帮助清理和改善楼道堆物,增进邻里交流,共建美好社区。 | 楼组建设 |
10 | 杨 宅 | 新华路680弄小广场 (知音小区) | 知音汇:拟将原先脏、乱、差的小广场,改造成百姓的“游乐园”,通过增设健身器材、休憩座椅、凉亭修复等方式,将小广场打造成集休闲和娱乐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公共空间,使社区更有活力、更富温情。 | 家门口 |
11 | 西 镇 | 法华镇路751弄20号 (西镇小区) | 心悦廊:小区虽场地空间较大,但设施陈旧,景观破败。希望通过对西镇小区长廊的改造、微景观的提升,从而将长廊打造成社区居民休闲、纳凉、议事的好场所,充分激发居民参与治理热情。 | 家门口 |
12 | 梅 安 | 新华路445弄(梅安小区) | 志愿服务点打造:梅安志愿者服务点(小高理发店)以及周边原居委仓库、物业收费处等,计划请社会组织做整体设计方案,打造成包含睦邻、志愿服务、物业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微空间。 | 家门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