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区域包含搜索框和检索按钮,输入关键字查询网站相关内容,按回车键进行搜索
完善六大制度 搭建四个平台 开展分类引导
促进“社区云”与社区治理创新深度融合
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重大进展、数字城市建设形成基本框架,是上海“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作为长宁区“西大门”的程家桥街道,辖区总面积7.6平方公里,下辖8个居民区,46个小区,包括售后公房、商品房、部队小区、公寓别墅等类型,辖区实有户数10813户,实有人口30646人。程家桥街道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数字科技赋能,将“社区云”作为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关键点和重要窗口,全力打造成架接社区治理精细化的“直通站”,有效提升智慧治理效能。据“社区云”平台截至2023年5月24日数据显示,程家桥街道现有上云家庭4049户,上云居民5392人,互动指数评分97.2分,其中4个居民区达到100分占街道居民区总数50%,上云率等重要数据指标稳居全区第一、全市前三。
一、加强领导,建章立制,摆稳工作“压舱石”
街道成立了由街道分管领导担任组长,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社区自治办、服务办、党建办等职能科室组成工作专班,明确街道社区自治办牵头做好运营管理。居民区确定“2+X”工作组织架构,明确由居民区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作为社区云工作的责任人和管理员,全体居委干部负责具体推进,各块长分片包干压实责任。
一是联合指导制度。
在街道工作专班强而有力的指导之下,建立了六大工作制度,形成了一套完整且高效的“社区云”工作机制,为推广“社区云”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工作专班对于各居民区的板块内容进行业务指导,提供信息动态,同时针对居民线上反映的问题给予指导和解答,切实提高“社区云”线上回复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建立了由工作专班、各居民区、第三方技术公司共同组成的微信工作群,在线上进行业务回复,工作交流、答疑解惑。街道邀请技术公司先后召开社区治理平台操作培训会和居社互动平台操作培训会,培训指导居民区按照要求完成人房数据录入、完善标签、发布信息公告等,进一步提高数据精准度和平台活跃度。在“社区云”工作交流群内,每天通报各居民区的工作进展情况,对工作进展较慢的居民区进行提醒和督促。在“社区云”推进过程中,一方面收集居民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以工作提示的方式归纳汇总“社区云”的推进要求和注意事项。街道工作联络员每周下沉督办各居民区,沟通情况和工作难点,及时解决居民区在推广“社区云”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二、搭好平台,注重实效,将数字治理引向深入
通过不断的工作探索,街道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将“社区云”全力打造成常态运作、便捷实用、居民爱用的“四个平台”。
一是搭建居务信息公开平台。
居民区定时定量发布社区公告和居务公开(办事指南)内容,成为小区信息发布的“官方情报站”。社区居民只要打开“社区云”,就能掌握社区动态,小区情况变得更加透明。同时随着居民逐步深入了解“社区云”,有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要求注册上云,加入到“社区云”大家庭中,成为线上邻里互动的新渠道。机场新村居民区聚焦在地居民的“急难愁盼”,充分运用“社区云”在疫情期间发布“楼道封控和解封告知书”便于居民用于单位请假;发布社区商业的资讯、便民服务信息;发布中小学、幼儿园入学招生简章;发布小区内发现的诈骗行为,身边的隐患广而告之;发布健康讲座、社区市集等活动信息……让居民对于居委会在干些什么,有个直观的认识,真正实现云上居务公开,通过公布社区工程施工情况、社区管理事项、社区服务事项等,提升居委会在老百姓眼中的公信力,让社区云成为小区必不可少的“新村发布”。
二是搭建采集社情民意平台。
把人民建议收集延伸到“云上”,凝聚社区居民对小区公共事务进行协商和建议,成为收集群众百姓的“金点子家园”,并将优秀建议转化为街道的储备“自治金”项目,街道2023年的自治金项目都来源于该征集渠道,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宝北居民区利用议事厅板块,针对物业公司、物业管理中的问题广泛征集公众意见,对小区车棚是不是要拆、小区助餐点会不会去吃、周边菜场办的好不好、小区施工中车辆要不要停到小区外……等一系列与居民业主直接关联的问题,引发居民的讨论,努力让社区云成为传播邻里和谐正能量的线上渠道,成为提供居民有效参与社区协商的一种重要途径。
三是搭建挖掘社区能人平台。
在社情民意收集的过程中,发现活跃在线上的社区达人和能人异士,培育组成街道社区治理工作的“云中智囊团”,线上交流、汇集民智,凝聚民心。程桥二村小区在生境花园建造中,积极利用社区云引导居民参与其中,通过议事厅发布花园设计初步方案,广泛征集居民的意见,招募花园志愿者队伍,发现小区里的园艺、设计、养生等方面的达人,通过调查问卷板块形成了花园的自治管理公约,同时扩大生境花园的知晓度。通过一系列社区云的操作,居民们不但了解生境花园的这一小区重要改造项目,而且越来越多的居民和各类领域的达人纷纷参与到花园的建造过程中,是小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真正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
四是搭建信息数据共享平台。
结合“一网统管”建设,根据百姓需求,嵌入适配服务,实现数据汇集和系统集成的“云网一站通”。通过“社区云”平台,借助系统减少了填写报表、数据信息的过程,同时数据汇集、系统集成后,各类数据标签逐渐替代居委会干部们的手账,让每一位居民的“个体画像”更清晰、具象,也让服务、需求的适配更高效、精准,提升智慧治理的精度和准度。王满居民区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运用社区云功能强大的信息渠道,在数据报送、传播链排摸、预警提醒、落实管控等环节上发挥出平台优势,提升工作效率,充分确保防控工作落实迅速、不漏、不错,让基层干部感受似乎手握了“移动数据库”,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发布信息,记录民情,让居委的工作更便捷、更精细化。
三、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分类施策引导“上云”
多元宣传,广泛引流。
“社区云”推广伊始,如何让居民快速熟悉和知晓“社区云”成为了街道面临的难题和考验。各居民区结合自身小区类型、居民情况因地制宜,采用多元方式,分类施策引导居民“上云”。机场新村居委会发动党员,楼组长、团队负责人等诸多社区核心骨干力量一同宣传,同时运用工作微信群、居民微信群和居民介绍如何使用“社区云”,并且线上答疑解惑,给予居民细致指导,得到了居民的高度好评。此外还通过小区大群、各楼组群推送社区云页面,实现居民在转发过程中就完成了“主动上云”。上航新村居委会针对辖区内边检家属楼,与边防家属所在单位主动联系,沟通情况,通过负责人带头,家属积极参与的方式加入到“社区云”,推动上云人数。宝北居委会通过居委干部在小区内发放折页,用好熟人动员手段,同时结合人口普查等工作大力推广“社区云”。豪园、南龚居委会针对辖区内高级公寓、别墅多的特点,积极发动物业共同参与,开展工作。各居民区还结合居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楼组长会等召开“社区云”宣介会,让更多社区居民认识、了解到“社区云”,实现居民上云率逐步提升。
协同联动,融合共建。
以人民需求为导向,将“社区云”平台融入“一网统管”建设,提高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实现全天候、全时段在线监测,分析预测、应急指挥,将原本“单打独斗”的工作模式重构为“协同联动”场景,广泛汇聚数据资源,不断提升中枢智慧调度能力。例如有群众在“社区云”上反映程桥二村高龄独居老人无人照顾,“社区云”后台工作人员在获悉情况后,程桥二村居委会及时核实老人居住情况和收入情况,救助部门主动介入,提供保障政策,确保老人生活起居无恙,从获悉诉求到处置完毕前后不超过一天。通过应用“社区云”,更高效感知民情民意,收集信息数据,实现辖区全天候、全时段的“感知”覆盖,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长宁区程家桥街道办事处
2023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