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这个小区29个楼道喜提“电梯房”,居民共建共治共享幸福生活!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人民政府
  • 发布日期:2024-04-09

在新泾镇,建造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老旧公房较多,小区整体环境相较于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相对滞后,近年来,位于新泾镇淞虹路685弄的绿园一村通过推进规模加梯,实现“弯道超车”,已累计签约29台,居民不仅提前过上了有梯的幸福生活,小区也将迎来“华丽蜕变”。

94岁老人既是受益者也是领头人

走进绿园一村,随处可见斑驳的楼房前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崭新电梯,像一道时尚新风吹散了老小区陈旧的气息。绿园一村是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的动迁房小区,小区因三面临街一面临河的地理优势,以及一梯四户或者六户的建筑结构,降低了每户的平摊费用。这都为电梯加装提供了天然便利。

然而,真正促成小区成片加装电梯的关键因素是居民们迫切的共同需求。绿园一村是动迁房小区,很多居民都是动迁过来居住了二十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原本动迁而来的居民逐渐步入老年,爬楼成了他们中的一大生活难题。小区30个楼组92个单元共1510户,60岁以上居民约占4成。彼此间有着深厚的邻里情谊,而且面对高企的换房成本,使得原地改造成为更合理的选择。

对于很多高龄老人来说,爬了半辈子、看着毫不起眼的台阶,却几乎困住了她们的晚年生活。同样是高龄独居,94岁的周兆瑛阿婆却不用做“悬空老人”,她每天自由上下楼,哪怕在摔跤后腿脚不便,她也可以借助轮椅出入家门。这样的出行便利得益于她所在的24号楼道早在5年前就安装了电梯。“没有电梯,像我这种年龄,不要说每天上下楼,看病也很成问题啊。”周阿婆表示,有了电梯,年轻人同样受益,“别说老人,就是我们的子女来,他们都开心。特别是买米买油这些东西拿上楼,轻松方便了。”

周阿婆不仅是电梯加装的受益者更是热心的助推人。据悉,24号楼是小区第一个“吃螃蟹”的,他们率先征询立项,从开始酝酿方案到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公示,耗费了近两年时间,施工过程也“一波三折”。在此期间,周阿婆不顾自己的高龄,积极发挥老党员和退休居委干部的余热,在其中穿针引线,带领大伙儿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使24号楼居民成为小区最早一批“有梯一族”。“没有想到,有生之年能住上电梯房。”刷卡,按键,开门~周阿婆启动轮椅轻松步入轿厢,电梯顺利上下的“和声”仿佛传达出老人的喜悦之情。

居民自治主动探索电梯的管理与维护

24号楼的加梯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也积累了丰富的加梯经验,为后来更多加梯自治组提供了参考。记者了解到,在第一台电梯完成后的短短一年内,绿园一村的第二台、更多台加梯迎头赶上。目前小区21台加装电梯投入使用,2台正在施工,6台完成签约。

32号楼的电梯已经安全运行了一年多,其整洁和有序的状态令人印象深刻。推开32号楼道的大门,记者立刻被一幅井然有序的画面所吸引:地面铺着靓丽的大理石,窗户和电梯内外都擦拭得闪闪发亮,电梯入口的墙面还有一块黑板布告栏,上面张贴着各类通知和电费账单。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每个楼层入口都备着毛巾、拖把。这一切的背后,是居民自发组成的三人管理小组在默默付出。

李阿姨是32号楼组长,也是加梯发起人和总管家,沈师傅是社区热心志愿者,更是楼内的好邻居,他总是未雨绸缪地将加梯的细枝末节问题罗列出来,及时与大家讨论,并制定可行的执行规则,总能高效地解决加梯每个阶段的不同问题;王师傅是兢兢业业的“后勤部长”,从前期预付款到后期各项管理费用的收缴,各种收支账目的清算、公示等,他全部打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还制定了一套简易的收费机制:二楼每月1元,三楼3元,四楼4元……以此类推,每10个月的电费一次性收取总共650元,若有差额三人小组会自觉补齐。32号楼的电梯维护模式吸引到其他楼道的居民纷纷前来取经。

党建引领打造居民家门口的幸福场景

加装电梯这项民生工程牵动着每位居民的心。像绿园一村这样大规模成片安装的背后离不开居民的全力支持和居委工作人员的无私付出。有的居民在自己的房屋已经卖出,新业主还未入住的情况下,旧业主为了整栋楼业主的利益,依然出钱出力,坚决支持加装;也有将移民的居民不计较个人得失,用实际行动支持加装;还有的居民在施工期间主动打扫施工现场卫生,自发为工人送慰问,互相提醒注意出行安全。在加梯过程中,基层工作人员同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为推进加梯工作顺利开展加班加点,为悬空群众实现“一键落地”的梦想作出不懈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居民区党总支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从楼道居民的民主协商、业委会的主动作为、物业公司的全力配合,都需要居民区党组织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各方,从中斡旋。据悉,在小区第一台电梯加装期间,绿园一村居民区党总支利用“四位一体”会议多次与业委会商讨、论证加梯可行性方案,同加梯职能部门一起为自治组提供政策、技术咨询,并全程参与楼道加梯座谈会、推进会、协调会、开工仪式直至竣工仪式;同时,党总支还在每次的党员大会、居代会以及其他大小会议上及时通报“加梯”进程。最终携手居委和业委,汇聚多方力量协助24号楼业主的成功自治,将小区的第一台电梯建了起来。

为了让更多加梯楼道自治组不走弯路,党总支给居民们打造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和交流氛围。居委法律顾问定期从专业角度给“加梯三人组”答疑解惑;在居委活动室设立“加梯”交流小屋,让居民坐下来交流心得、互通有无,促使小区掀起加装电梯热潮。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电梯的竣工,这个老小区已经变得焕然一新。居民们不再需要气喘吁吁地攀爬楼梯,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居民来说,电梯的加装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孩子们可以在楼下玩耍,老人们可以方便地散步聊天,整个社区因为有了电梯而变得更加和谐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