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指导下,长宁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长宁工作重要指示要求为工作主线,将办理工作作为促进和改善政府工作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提升办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受疫情影响,我区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对办理期限进行了延期,但区政府严格办理工作要求、加大办理工作力度、确保办理工作成效,“两会”期间的8个会办件均在1个月内办结,3个主办件也均在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要求的时间内准时办结。“两会”结束后收到的2个平时会办件均在1个月内办结。现将市“两会”期间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我区共收到市人大代表建议8件,市政协提案5件,其中主办件3件、会办件10件。我区及时接收、确认,并主动与代表、委员及相关各主、会办单位进行沟通联系,13件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已全部办结,按期办结率、答复规范率和主动公开率均达到100%,主动公开件均在区政府网站“政务公开”专栏提供查询服务。3件主办件中,第0050号市人大代表建议“将长宁西部地区打造成具有浓郁民俗民间文化城市新地标的建议”办理结果为“解决采纳”、第0189号市政协提案“关于进一步优化和提升苏州河华政段步道管理的建议”办理结果为“解决或采纳”,第0092市政协提案“关于加强对涉台革命历史遗址泰安路84号保护的建议”办理结果为“留作参考”。
二、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确保办理工作有力开局
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区政府常务会议先后3次专题听取我区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有关情况的汇报,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办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年初,区政府会同区人大、区政协召开了2022年长宁区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会议,区政府分管领导部署年度办理工作。区领导第一时间对我区承办的11件市“两会”期间建议提案逐一进行阅批,对分办意见进行审核,对答复意见提出指导建议。
2.沟通协商,确保建议提案精心办理
“一江一河”建设是今年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2022年度“两会”期间,我区收到的11个建议提案中有5件围绕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改造相关工作。在办理“关于进一步优化和提升苏州河华政段步道管理的建议”等建议提案的过程中,我区多次牵头召开建议提案现场推进会,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实地踏勘苏州河华政段两岸公共空间贯通情况,充分吸收采纳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有力推动长宁以更高标准、更好品质打造苏河步道。
在办理台盟上海市委提出的“关于加强对涉台革命历史遗址泰安路84号保护的建议”过程中,由于泰安路84号为军产房,我区主动跨前,与上海警备区、市委党史研究处、市文物局等市级机关、单位反复协调对接达几十次,最终明确了该地块的产权归属、理清了红色资源目录的申报流程。该提案的办理结果虽然是“留作参考”,但是为后续保护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奠定了基础,在市政协重点协商办理“进一步加强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案专题座谈会上得到了台盟上海市委的高度肯定。
3.加强跟踪,确保建议提案落地见效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办公厅的统一部署,我区对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主办的7个市人大代表建议进行了跟踪办理。经过跟踪督办,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837号“关于长宁区江苏北路天桥下增设地面人行通道的建议”办理结果由原来的“留作参考”转变为“解决采纳”,公开属性从“不予公开”转变为“主动公开”,代表在建议中提到的江苏北路天桥已纳入我区适老化改造工作,将安装电梯为行人过天桥提供便利,切实体现了以代表建议为引领,站在群众立场开展城市规划设计、共建共治共享人民城市的导向和成效。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阶段,我区将继续以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为抓手,不断提高政府治理效能,推动办理工作更上新台阶。
一是持续做好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的跟踪督办。对“回头看”工作中梳理出的办理条件发生变化、有望在1-2年内得到解决的建议提案,持续跟进工作进展情况,督促承办单位及时重新办理、并与代表委员做好沟通。
二是探索优化建议提案办理系统。前期,区政府与区人大、区政协进行了沟通对接,将结合我区OA系统升级契机,进一步拓展建议提案办理平台功能,升级“建议分布分析”、“提案统计报表”板块,进一步把握工作趋势,提高办理针对性和精准度,为相关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