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流程优化、服务创新,长宁区人社局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发布日期:2023-11-30

自上海“一网通办”上线以来,长宁区人社局聚焦业务办理、渠道改革、流程优化和服务创新,推进“减时限、减跑动”“不见面办理”,全力落实“高频事项当场办结”“高效办成一件事”“15分钟就业服务圈”,着力提升人社政务服务事项规范化和办理便捷化,以增强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就业服务聚焦业务办理渠道改革,高频事项全部实现当场办结

区人社局坚持业务融合、数据融合、线上线下融合的理念,不断在办事体验上创新,为服务对象提供多元化、个性化、贴心暖心的高质量服务。

高频事项“失业保险金申领”“就业登记”等实现“高频事项当场办结”。“失业保险金申领”通过“网上办”“线上办”“掌上办”三位一体服务模式,运用大数据共享互认和信息系统校验等措施,简化服务流程,压缩业务材料,缩短审核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通过工作人员手把手指导和“长宁就业”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平台宣传引导,极大程度方便了失业人员。目前,长宁区有1800余人通过“随申办”等一网通办平台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线上申请率占到了申请总数的88.5%。

人才服务聚焦流程优化服务创新,人才引进落户实现全流程“不见面办理”

区人社局以企业和人才普遍最为关注的人才引进落户政策为抓手,进一步创新服务举措,通过线上“远程视频核验”申请材料代替现场受理,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人才引进落户审批“不见面办理”,受理时间也从原来的半天缩短到15分钟,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又提高了企业和人才的便捷度和感受度。

今年以来,区人社局又进一步结合容缺承诺机制,扩大业务覆盖面,目前已实现“一网通办”所有人才类落户业务全流程“不见面办理”。同时,进一步扩大惠企覆盖面,目前已累计受理124份申请材料。

“征地养老一件事”,“免申即享”惠民生。

区人社局深入实施“社保服务快办行动”,切实为征地养老人员提供便利、快捷、高效服务。2022年征地养老人员医药报销系统建设落地,辖区1000余名征地养老人员医药费报销实现“免申即享”。

长宁区区级统筹管理的征地养老人员平均年龄达到了77.6岁,年均发票累计报销5000余人次,年均报销额800万左右。随着本市各大医院结算系统信息化改革,医院发票的电子化转型更是让征地养老人员在医药费报销过程中存在诸多不便,如以往办理就医发票扣除统筹部分的二次报销时,必须前往指定报销点进行手工报销等。

为此,区人社局推出“征地养老服务一件事”,即征地养老人员医药费报销“免申即享”项目,可实现医药费数据对接共享,医药费发票电子化结算,系统自动生成医药费报销补贴金额,于发生医药费后的第三个自然月(医保数据导入系统的次月)月底前将补贴金额发放至征地养老人员领取生活费的银行卡内。“不用到处奔走,办事方便太多了。”长宁居民黄先生此前就为母亲开通了“征地养老服务一件事”服务,切实感受到“免审即享受”的便利。

此外,区人社局还进一步完善“征地养老服务一件事”系统功能,在“随申办长宁旗舰店”增加了在线查询生活费、大病帮困、医药费信息等服务。通过“数据调用、智能算法、快速审核、结果反馈”等对征地养老人员的医疗费用报销采取“零材料、无纸化”报销模式,做到与市医保事务管理中心实现医疗数据信息对接,医疗费报销金额的自动结算、直接发放,着力“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实现报销数据“掌上查、网上查、线上查”,解决多年来手工现场报销医疗费传统模式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

今年以来,“征地养老一件事”线上查询量3936件,惠及征地老人1148人,累计报销696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