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劳动工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统计局
  • 索引号:SY0024385400202000024
  •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统计
  • 发文字号:长统发〔2020〕15号
  • 发布日期:2020-08-31

为理顺工作规范和操作流程,全面提升劳动工资统计数据质量,确保及时、准确地反映全区从业人员期末数、平均数、从业人员工资总额等状况,更好地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特制定本细则。本细则实施对象为区统计局和各街镇,实施时间自2020年定报开始。

一、确定调查对象

1.全面调查单位

各行业“四上”单位是劳动工资统计的全面调查对象,具体按照《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的“填报范围”确定。

2.抽样调查单位

各行业非“四上”单位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确定样本,抽样

调查样本由国家统计局和市统计局统一抽取,如需调换样本,原则为调换样本必须与原样本单位类型、从业人员、工资总额等方面情况基本一致,各街镇调整样本报区统计局审定。如遇企业(单位)搬迁、合并、分拆等情况,必须先由各街镇完成《企(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表》的归属调整工作后,再由区统计局报市统计局审定后劳动工资统计人员作相应调整。否则本期调查数据仍然由原街镇负责审核或验收上报。

二、数据采集过程控制

通过网上平台采集数据过程中,各级统计机构应严格遵从《统计法》的相关规定,及时准确完成数据上报和验收。

(一) 按时上报、验收数据

严格按照确定的调查样本进行调查,不在基本单位名录库的

基层单位不得通过联网直报填报数据。调查单位要按照制度规定的时间上网完成申报,并针对程序审核错误填写真实合理的说明。区统计局和各街镇按照“随报随审”的原则,在截止时间前完成数据的审核、验收。

(二) 从源头上保证数据质量

坚持由调查单位独立报送真实的统计数据,坚持由调查单位上报联网直报数据,坚持由调查单位修改差错或填补不完整报表的原始数据。区统计局和各街镇应通过培训指导、执法检查、现场核查等方式加强对直报单位的管理,从源头上保证数据质量。

(三) 强化数据审核

按照“随报随审”的原则,按照规定的时间审核验收基层单位数据。经核实,基层数据审核差错说明不合理或数据确属报错的,应退回基层单位重新审核修改后上报。

三、数据审核办法

对劳动工资统计数据质量的审核,需要分别从街镇、区统计局二个层面完成。

(一)街镇的数据审核

各街镇对所属基层单位上报数据的审核职责包括:

1.漏报审核:通过与调查样本库对比,对在企业截止日期前

尚未上报的基层单位及时催报,确保上报率。

2.数据审核(验收):对下属基层单位上报的数据开展审核

(验收),特别是对于有B 类审核错误的企业及时解锁,对情况属实的企业上报的说明必须认真核实。从业人员数多、工资总额高的基层单位要重点审核,对其当月(季)数据进行跟踪监测,发现异常波动要及时查询原因。

)区统计局的数据审核

区统计局对所属辖区内的劳动工资统计汇总数据负有责任,评审职责包括:

1.基础数据审核(验收):在各街镇完成数据审核或验收的基础上,再次对上报率、下属基层单位的上报数据开展二次审核或验收,重点仍然放在有B 类错误的数据以及C 类错误的说明合理性上。

2.汇总数据审核:在完成对基础数据审核(验收)的基础上,

应及时利用数据采集平台中的汇总计算功能对相关汇总数据开展评审,遇波动异常情况,要及时查找原因以备查询。同时,对从业人员期末数、从业人员工资总额等指标开展重点审核和评估,具体要求如下:

(1)分组分析

通过对本地区从业人员期末数、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分行业、分管理级别、分经济类型数据进行比较,同比增速波动异常的情况,及时查找原因。

(2)与相关指标对比分析

核查劳动工资指标与相关指标趋势是否一致。通过观察它们的协调性和匹配性,对增长速度的合理性作出评估判断。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估:

第一、从业人员期末数与平均人数差异是否大,趋势是否一致。

第二、从业人员期末数增幅与辖区内失业率是否匹配。

第三、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幅与辖区的地区增加值增幅是否匹配。

第四、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与企业效益是否匹配。

第五、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幅趋势是否一致。

第六、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与国家有关政策(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工资增长指导线等)的匹配性。

四、主要报表审核关系

区统计局、各街镇对基层单位建立完善劳动工资统计台帐工作负有监督指导责任,并应开展不定期抽查。

“从业人员和工资总额”报表审核关系

A类错误(请修改)

1.本表指标均不能为负数。

2.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应大于等于其中的外省市户籍。

3.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其他从业人员。

4.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其他从业人员。

5.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大于0,平均人数也应大于0。

6.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大于0,平均人数也应大于0。

7.其他从业人员的工资总额大于0,平均人数也应大于0。

8.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其他从业人员工资总额。

9.从业人员期末人数、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从业人员工资总额、离岗职工期末人数、离岗职工平均人数和离岗职工生活费不能全为零。

10.离岗职工生活费大于0,离岗职工平均人数也应大于0。

B类错误(如确认无误,请与上级统计机构联系,填写澄清说明。)

1.在岗职工平均人数大于0, 工资总额一般也大于0,请核实数据。

2.劳务派遣人员平均人数大于0,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一般也大于0,请核实数据。

3.其他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大于0,其他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一般也大于0,请核实数据。

4.从业人员、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其他从业人员平均工资过低(月平均工资低于500元),请核实工资数据计量单位。

5.从业人员、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其他从业人员平均工资过高(月平均工资高于500000元),请核实工资数据计量单位。

6.离岗职工平均月生活费过高(高于100000 元),请核实工资数据计量单位。

C类错误(如确认无误,可上报报表。)

1.在岗职工期末人数大于等于100 人时,在岗职工期末人数与平均人数一般不相等,请核实数据。

2.劳务派遣人员期末人数大于等于100 人时,劳务派遣人员期末人数与平均人数一般不相等,请核实数据。

3.其他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大于等于100 人时,其他从业人员期末人数与平均人数一般不相等,请核实数据。

4.在岗职工期末人数大于0,平均人数一般也大于0,请核实数据。

5.劳务派遣人员期末人数大于0,平均人数一般也大于0,请核实数据。

6.其他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大于0,平均人数一般也大于0,请核实数据。

7.在岗职工期末人数与在岗职工平均人数增减变动一般小于50%,请核实数据。

8.劳务派遣人员期末人数与劳务派遣人员平均人数增减变动一般小于50%,请核实数据。

9.其他从业人员期末人数与其他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增减变动一般小于50%,请核实数据。

10.1500元≤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一般应≤16000元,请核实数据。

11.1500元≤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一般应≤16000元,请核实数据。

12.1500元≤劳务派遣人员月平均工资一般应≤16000元,请核实数据。

13.1500元≤其他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一般应≤16000元,请核实数据。

14.法人表中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大于160,离岗职工期末人数、离岗职工平均人数、离岗职工生活费一般不应大于0。请注意离岗是指不在岗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人员,“离职、辞退等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不算离岗人员”。

15.离岗职工期末人数大于0, 离岗职工期末平均人数一般也大于0,请核实数据。

16.离岗职工平均人数大于0,离岗职工生活费也大于0。请核实数据。

17.离岗职工平均月生活费一般不应大于等于10000元。请核实数据。

18.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大于等于30,请核实其中外省市户籍人数是否为0。请核实数据。

、其他有关要求

(一)建立沟通联动机制

街镇在完成本级数据评审后,还应积极配合区统计局进行数据查询和核实工作,建立沟通联动机制,保证数据反馈渠道通畅,确保基层数据报送的真实性。

(二)建立规范的劳动工资统计台账

区统计局、街镇应建立规范的劳动工资统计台账,并指导基层单位建立完善劳动工资统计台帐。

开展数据抽查

根据“双随机”抽查的要求,区统计局每年对一定数量的基层单位开展数据抽查工作,确保基层数据质量的准确性、真实性。

开展业务培训

统计局根据市局培训资料和相关要求对街镇及下属企(事)业开展相关培训。讲课中应结合报表工作中的实际案例,确保授课效果。

(五)开展年度考核

区统计局将对各街镇数据质量审核和评估情况进行月度记录,并计入年度街镇考核登记表。

(六)其他

如有必要,本工作办法中的数据评估要求将做不定期更新,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区统计局负责解释。

 

 

                                                                                                                上海市长宁区统计局

                      2020年8月25

我要留言

留言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