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硅巷”科创街区2025年华阳路街道专项行动方案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华阳路街道办事处
  • 索引号:SY0024393160202500004
  •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科技
  • 发文字号:华街办〔2025〕2号
  • 发布日期:2025-05-20

为全面落实《长宁区“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推进区域创新策源能力、产业集聚效能和科技经济融合,华阳路街道特制定2025年“上海硅巷”专项行动方案。方案将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区品质、强化综合服务、深化社区治理、加强党建引领等关键任务,系统推进“多格合一”治理体系建设,以各条线深度融合协同赋能街区发展,全面推动“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背景情况

“上海硅巷”科创街区作为区委、区政府2023年度重点项目,并于2024年写入上海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为进一步落实落细“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华阳路街道紧密围绕“上海硅巷”建设起势的总体要求,积极发挥“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建设先行探路、先行引领、先行示范的“三个先行”作用,将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集聚、城市更新与科技驱动发展作为“上海硅巷”的关键载体,逐步构建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二、指导思想

紧扣长宁区委、区政府关于“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建设的决策部署,推动科技创新与城市更新协同发展,提升区域创新策源功能,促进高质量发展,打造面向国际、要素集聚、全民参与的科创街区,全面提升区域产业聚集与科技创新能级,进而实现社会经济的融合和共赢。

三、总体原则

2025年是“上海硅巷”科创街区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街道将着力完成以下目标:

(一)对标一流,打造硬核科技街区。对标国内外成功案例,以有限的街区,打造无边界的科创范围,建立高效的创新平台,嵌入式地在街巷中容纳创新创业者,汇聚现代科技、新兴产业、创新人才、金融资本、先进管理等高端要素,提升科创平台的整合力和产业带动效应,形成大众创业、人人创意的创新街区。

(二)规划引领,因地制宜更新空间。推进街区空间升级和区域点位改造,提高新旧楼宇园区等创新载体的功能和质效,促进区域创新格局持续优化,建设宜业、宜居的科创空间,为科创街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以人为本,聚焦人民城市要求。坚持人民城市的基本思想,把握人民城市的人本价值,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居民参与科创街区工作,打造多元融合、人人都有归属感、认同感的街区。深化“多格合一”实践应用,推动党建引领、服务联动、治理协同的多元力量协同聚合。

(四)分类推进,展示独特华阳魅力。根据街区禀赋、资源,挖掘建设项目,精准规划,分类实施,展现华阳“凝聚力工程”发源地的风貌,让华阳特色在“上海硅巷”科创街区中充分体现。

四、工作任务

华阳路街道坚持谋定速动、抓早抓实,整合区相关职能部门、街道以及社会资源,以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的方式,提出《“上海硅巷”科创街区2025年华阳路街道专项行动方案》,落实《“上海硅巷”科创街区2025年华阳路街道施工图》,梳理五大行动、31个项目,着力提升“上海硅巷”的平台整合力、项目牵引力、资源配置力,以“多格合一”网格治理为支点,强化条块协同与资源下沉,推动科创街区建设从“建框架”向“强功能”不断跃升,加快实现从“科创建设元年”向“科创起势之年”的转变。

(一)营商环境优化行动

1. 打造创新孵化平台。推动“上海硅巷”创新孵化平台的建设,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链主企业、投资机构的协同合作,开展产业链招商,完善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抢占新赛道,培育新动能,推动产业集聚。联合区相关部门、华泰创投举办首届“上海硅巷”创新创业大赛,发挥创业导师团智库作用,为初创企业、创业团队发展提供辅导和支持,吸引、孵化、培育一批高科技企业,持续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举办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上海赛区比赛,不断激发青少年创新潜能,持续为科技创新领域注入新活力。

2. 举办“硅巷早餐会”。持续推进“硅巷早餐会”品牌建设,每季度联合区相关职能部门、企业和行业专家举办各类主题活动,通过打造高效沟通平台,聚集行业智力资源,协同推动科创街区发展。

3.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盘活现有产业承载空间,围绕“上海硅巷”No.1创新空间、创客厅等核心载体,优化空间功能,探索与辖内的众创空间进行多点联动。持续跟踪宣化路288号、新联纺、愚园路1395号上海电气、昭化路148号上海汽车进出口有限公司、“百空间·湖丝栈 ”、汇川路地块、华宁国际广场等业态定位及功能改造。

4. 提供一站式企业服务。建立全覆盖、全周期的企业服务体系,整合各职能部门和社会资源,推动跨部门合作,为企业提供包括融资支持、工商税法、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一站式服务,确保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持。

(二)城区品质提升行动

1. 更新点位提升优化环境。对微系统招待所等区域进行更新改造,优化提升环境与服务设施,满足企业和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提升街区的整体形象和居住环境。

2. 推进民生实事项目改造。进一步推进“两旧一村”改造,包括2022年批次愚园路、武夷路沿线小区及2023年批次武夷路、定西路、愚园路沿线小区的厨卫改造和房屋大修。持续在西一航天小区、徐家宅耀华小区、天诚昭化小区等推动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完善配套服务体系,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3. 整治非市政道路优化通行。解决非市政道路通行不畅问题,推进垃圾不落地,落实消防设施整改,探索解决动迁遗留问题。

4. 实施愚园路、武夷路一体化精细管理。依托党建全覆盖日常走访,联动网格力量,引领单位、小区、沿街商铺自觉遵守责任区管理要求,推进落实全域门责。协调城发集团优化完善保障机制,打造愚园路、武夷路一体化精细管理路段,保洁质量实现常态长效。鼓励商铺参与街区治理,建立高标准保洁区域范围内的沿街商铺对道路保洁质量评价机制。

5. 加强餐饮业一体化综合监管。联合市场所落实餐饮企业生活垃圾分类、餐厨垃圾、餐厨废弃油脂等事项的联合检查,确保餐饮业的环保与食品安全。

(三)综合服务强化行动

1. 开展就创业服务活动。依托“四进三送”服务模式(进社区、街区、园区、楼宇,送政务服务、政策、培训),将“一网通办”融入“上海硅巷”多元主体服务中。举办促进就业招聘会。发挥“15分钟就业服务圈”就业服务站点作用,开展各类就创业主题活动。

2. 组织科普活动普及知识。助力“创新说”项目,举办“趣知武夷”科普系列活动。

3. 举办公共文化体育活动。开展“上海硅巷杯”3V3篮球赛和乒乓赛、全民健身日科学数智化健身场景体验、全国科普日启动暨华阳社区第二十届艺术节系列活动。

4. 设立基地宣传科技安全。在“上海硅巷”No.1创新空间设立“长安宁”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科技安全主题馆,用展板、图片展示等专题宣传国家科技安全相关知识。

5. 提供法律服务促企发展。对接区司法局,整合辖区法律资源,制定“上海硅巷”涉企公共法律服务计划。依托华阳路司法所“上海硅巷”华阳法治观察联络点,借助检察院、律所等资源,聚焦法治营商领域,提交法治观察建议书。打造“上海硅巷”涉企公共法律服务客厅,将法律资源向街区、企业延伸,定期提供法律服务,“零距离”保障企业及员工的各类法律服务需求,助力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

(四)社区治理创新行动

1. 开办夜校推广文化课程。面向“上海硅巷”范围内居民、楼宇白领、沿街商户等,开办“飞乐夜校”,推出体育健身、非遗传承、语言戏剧、科普养生等课程。

2. 打造小花园提升街区品质。围绕“15分钟生活圈”打造,通过小微项目提升安西路660号潘东小花园,提升街区整体环境。

3. 举办邻趣节展示社区成果。举办“上海硅巷 有邻有趣”第三届华阳社区邻趣节,展示“五社联动”成果。

4. 开展治理项目提升满意度。持续在成功加装电梯的楼栋开展“凝心楼道”项目,提升街区老旧小区居民生活满意度。持续提升天诚居民区“包玉刚微展厅”功能和影响力。引导居民区聚焦居民需求和社区治理热点,设计开展“春华秋实”治理项目。

5. 打造武夷会客厅·城市书房。打造空间功能定位为社区图书角、展览空间的城市阅读书房,为周边居民、企业白领、读书社群等提供阅读服务,组织开展读书活动、特色主题活动等。

(五)党建引领发展行动

1. 深化党建联盟强化人才服务。做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活力中山党群服务站的调整优化。做好“上海硅巷”留学人员之家和上海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科创服务团“上海硅巷”工作站服务工作,精准对接人才需求,为硅巷双创人才提供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建言献策、共同成长的高效服务平台。加强街道政协委员工作站、区政协科技科协界别“宁识”委员工作室的站室联动,发挥委员作用,积极建言献策,讲好“上海硅巷”故事。打造形成“上海硅巷”科创街区行进式党课。以新微智谷为起点,参观矽睿科技展厅、“上海硅巷”No.1创新空间、硅巷花园、黑湖科技和翡悦里,感受科创街区科技赋能、街区蝶变的硕果。

2. 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科创街区建设。发挥好“街区推荐官”作用,聚焦文明十件事,开展“科创+”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主题活动。设立“华阳·华思荟”系列思政课程,宣传好习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精神。探索打造“凝领航”项目,以“上海硅巷”新时代文明实践街区为核心区域,联动周边阵地资源,形成文明实践city walk路线。

3. 开展工会组织建设弘扬工匠精神。培育选树典型,弘扬劳模工匠精神。开展走访排摸,做好重点科创类企业建会。

4. 建设青少年创新学院培育人才。围绕青年科创街区建设,依托青少年创新学院长宁分院、上海科技35U35硅巷科创空间,开展“微芯”夏令营、科技成果转化科企对接沙龙、青年交友等各类活动,为各类青年人才搭建推荐、交流、展示的平台。

5. 建设“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立“三新”领域妇联组织,进一步引领服务联系“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妇女群众。

6. 加强硅巷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加强“上海硅巷”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推进“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建设。运用纵横结合、分类嵌入的方式,探索人大基层监督硅巷新模式。参与第三季度硅巷早餐会主题活动,以“科创硅巷,链动未来”——人大赋能企业供需直通车活动为主题。参与街区科普和城市阅读书房项目。

7. 引育科创人才推动高水平发展。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科创人才发现培养机制,针对不同层次人才的共性和个性化需求,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全链条的引育服务保障。积极推荐各类人才参加国家、市、区级评比选拔,加快打造“上海硅巷”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五、工作机制

(一)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职责

对照区委、区政府对“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建设的要求,按照各科室、中心和居民区的职责,进一步完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每个环节、每项任务都有人负责。制定具体的任务清单和实施路径,设立阶段性目标和时间节点,确保各项任务按计划稳步推进。强化责任落实,确保“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各项行动方案得以顺利实施。

(二)注重协调,落实支撑保障

加强跨部门协调合作,依托区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和支持,联合区相关职能部门,确保资源和政策配套到位,形成联动效应。建立健全沟通和协作机制,明确工作流程,强化问题解决机制,以项目化、清单化的方式推进工作,确保专项行动方案的落实不打折扣。

(三)强化宣传,推动成效传播

加大“上海硅巷”科创街区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平台,加大政策解读、先进经验的推广力度,树立街区创新发展的典型形象。强化“上海硅巷”品牌影响力。结合年终考评和项目成果展示等形式,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评估和奖励,确保良好的工作氛围。

(四)凝聚力量,汇聚各方共识

强化全员参与意识,鼓励街区内的企业、居民、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建设。充分调动街区居民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增强共识,确保街区发展与民生改善相融合,共同为推动华阳路街道“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确保各项工作持续推进,取得长远成效。

华阳路街道办事处

2025年4月25日

我要留言

留言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