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路街道2024年“上海硅巷”科创街区
专项行动方案
“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建设是2023年度区委、区政府重点项目,2024年被写入上海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为稳步有序、科学高效推进“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建设,华阳路街道特制定2024年“上海硅巷”专项行动方案。
一、背景情况
为进一步落实落细“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形成重点产业集聚,华阳路街道将围绕“上海硅巷”建设起势的总体要求,积极发挥“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建设先行探路、先行引领、先行示范的“三个先行”作用,坚持谋定速动、抓早抓实,整合区相关职能部门、街道以及社会资源,以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的方式,提出《“上海硅巷”科创街区2024年华阳路街道施工图》,探索形成城市更新和科技创新为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新路。施工图梳理形成5+X行动、共计35个项目,着力提升“上海硅巷”的平台整合力、项目牵引力、资源配置力,推动科创街区建设从“建框架”向“强功能”不断跃升,加快实现从“科创建设元年”向“科创起势之年”的转变。
二、总体原则
1、对标一流,打造硬核科技街区。对标国内外成功案例,以有限的街区,打造无边界的科创范围,嵌入式地在街巷中容纳创新创业者,汇聚现代科技、新兴产业、创新人才、金融资本、先进管理等高端要素,形成大众创业、人人创意的创新街区。
2、规划引领,因地制宜更新空间。推进区域点位改造提升,提高新旧楼宇园区质效,促进区域创新格局持续优化,为科创街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以人为本,聚焦人民城市要求。坚持人民城市的基本思想,把握人民城市的人本价值,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居民参与科创街区工作,打造多元融合、人人都有归属感、认同感的街区。
4、分类推进,展示独特华阳魅力。根据街区禀赋、资源,挖掘建设项目,精准规划,分类实施,展现华阳“凝聚力工程”发源地的风貌,让华阳特色在“上海硅巷”科创街区中充分体现。
三、工作任务
1、营商环境提升行动。一是打造“上海硅巷”街区空间。建设华美达二楼“上海硅巷”创客厅,联合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大数据中心、市物联网行业协会、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PNP等行业协会和金融机构,打造资源平台;联合区国动办协调推进新微智谷地下空间的利用,探索打造“上海硅巷”众创空间,发挥“金融+科技”优势,推动科创企业集群,打造具有硅巷特色的孵化器;推进“上海硅巷”No.1创新空间的功能提升。二是持续建设“硅巷早餐会”品牌。联合区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采用不同形式举办活动,定期商议研究、集思广益、头脑风暴,共同推进“上海硅巷”建设。三是推进产业集聚。用好街区新建和更新的楼宇园区载体,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两所合作,吸引科技类企业入驻,形成企业集聚;同时,联合区相关职能部门,为街区内的各类企业提供产业政策、人才服务等内容,将服务送上门、送进楼,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紧密对接华泰创新等资源,为街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2、城市更新行动。一是推进点位更新。推进街区微系统招待所、愚园路1341号点位更新。二是推进民生实事更新。包括2022年批次愚园路、武夷路沿线小区的两旧一村改造、昭化路精品小区和武夷路154号的历保修缮。三是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持续在西一航天小区、徐家宅耀华小区、天诚昭化小区等推动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
3、综合服务行动。一是提升“上海硅巷”街区法律服务。设立“上海硅巷”法治观察点,深入开展法治观察,畅通街区内科技企业、中小企业反映法治诉求的渠道,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探索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用好华东政法大学和区经侦支队法律资源,邀请法学教授和公安民警定期开展法治沙龙、法治讲座、法治体检、法治圆桌会议等活动,精准定位法律服务需求,深化法律与科技的互动融合,持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二是促进就业服务。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社区就业服务站点建设,举办促进就业招聘会,新增飞乐居委活动室就业服务站;开展“一网通办”自助服务专区演示、“远程虚拟政务窗口”多元化政务受理体验、政务“微课堂”。三是举办各类文体科普活动。承接创新说项目,举办智慧之光人工智能科普系列活动,融合海粟文化街区开展上海“硅巷杯”3V3篮球赛和乒乓赛、全民健身日科学数智化健身场景体验、“硅ART”全国科普日启动暨华阳社区第十九届艺术节系列活动。四是科技赋能街区管理。推动愚园路、定西路、武夷路蓝牙道钉功能提升。五是完善街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切实防范化解电动自行车火灾风险隐患,提升城区安全,重点在武夷路沿线新增道路充电桩。
4、社区治理行动。一是建设“上海硅巷”青年民兵之家。打造有硅巷特色的青年民兵活动空间,具备为社区青年提供国防教育和文体活动等功能。二是建设武夷街区党群服务站、武夷会客厅。对武夷路295号进行升级改造,挂牌武夷街区党群服务站、武夷会客厅,围绕“上海硅巷”范围内党员、居民、新就业群体、青年、儿童等五类人群,打造成为思想的学习地、文化的传承地、公益的汇聚地、生活的便民地、街区的议事地等五大阵地,开展“荟公益、荟生活、荟文体”系列活动。三是完成新飞乐居委会整体布置。完成新飞乐居委会(翡悦里)和居民区综合空间的整体布置,面向“上海硅巷”范围内居民、楼宇白领、沿街商户等,开办“飞乐夜校”,推出体育健身、非遗传承、语言戏剧、科普养生等课程。四是打造安西路660号潘东小花园。广泛听取街区商户、周边居民的意见建议,对安西路660号潘东小花园进行改造升级,打造街区共享花园,提升街区整体环境。五是举办华阳社区邻趣节。举办“上海硅巷 有邻有趣”第二届华阳社区邻趣节,展示“五社联动”成果。六是开展“春华秋实”社区自治。持续开展凝心楼道自治项目。突出科技元素,打造主题楼栋,在潘中居民区定西路1235弄开展“生生不息”主题的凝心楼道建;在姚家角居民区开展“一方美好”愚园路友邻共益计划,在天诚居民区开展包玉刚微展厅功能提升行动。
5、党建引领行动。一是深化“上海硅巷”街区党建联盟建设。持续排摸、走访硅巷科技类企业,成立“上海硅巷”留学人才之家;加强街道政协委员工作站、区政协科技科协界别“宁识”委员工作室的站室联动,成立“上海硅巷”科学讲堂,开展创新说、委员讲、大家谈等系列活动;依托青少年创新学院长宁分院,开展青年交友、青少年科技成果展示等各类活动,打造青年科创街区。二是建设上海市新阶层科创服务团“上海硅巷”工作站。协同收集科创街区企业诉求,对诉求解决过程进行跟踪、汇总、统计,形成年度报告,定期分类对接科创服务团及其合作伙伴和相关部门;积极对接服务团相关资源,创建并更新资源白名单,帮助企业对接资源;联络专家,为上海硅巷的战略发展提供意见建议和方案。三是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科创街区建设。联合区文明办,发挥“街区推荐官”作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探索街区文明社群伙伴联盟,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参与主体更多元,内容更丰富;推动“益起行”进街区,宣传好习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精神。四是中山公园功能提升及硅巷建设。党的建设方面,围绕“党建+文化”“党建+服务”“党建+治理”“党建+人才”,建设海粟文化广场党群服务站、虹桥人才荟人才服务站;成立街区党委、街区治理委员会,发挥街区各级党组织、行政职能部门、企业等优势,助力企业发展、街区治理,人才成长,并与硅巷党建联盟开展联建活动,促进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结合工、青、妇、统等条线资源,为各类人才搭建推荐、交流、展示的平台,成立街区工会联合会、“三新”领域妇联组织、青年治理师联盟。联勤联动建设方面,在海粟文化广场落地首个城运联勤联动工作站,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优化流程,力争将工作站打造成可复制、可推广、实战管用、企业和群众满意的城市运行管理的实体阵地和堡垒。
6、X项目。一是高层次人才服务站点。进一步落实市、区关于高层次人才服务的相关指示精神,做好街区高层次人才服务的相关工作,探索街区高层次人才服务站点建设。二是金融服务包。加强街区产业金融服务,联合工商银行、浦发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街区科创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包,助力企业发展。三是联合华东政法大学成立营商环境学院。成立上海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基地“上海硅巷”分中心;成立法治化营商环境实训基地(法治学院),加强法律咨询、培训、研究、交流,帮助企业出海,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人才培养服务,助力毕业生创业;开展普法宣传合作;配合华东政法大学举办2025年亚洲法律学会年会。四是配合做好科创街区更新调研。根据区委2024年重点调研课题推进情况,跟进创邑集团对相关地块载体的商业业态定位研究,持续做好愚园路、定西路、武夷路、昭化路载体数据信息的统筹、汇总工作,保持动态更新。
长宁区人民政府华阳路街道办事处
2024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