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长宁区城管执法系统关于开展2024年在建工地专项执法行动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长宁区城管执法系统关于开展2024年
在建工地专项执法行动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部署要求,结合中央新一轮环保督察相关要求,根据市局关于开展2024年在建工地专项执法行动工作部署,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聚焦在建工地扬尘污染、违规出土排放、噪声污染等突出违法行为,开展在建工地专项执法整治,优化执法检查,加强执法办案,推进管执联动,强化对在建工地的履责力度,提升在建工地执法监管效能。
二、重点任务
根据市局方案总体要求,结合近年来本区系统在建工地执法监管短板弱项,确定本年度在建工地专项执法行动三项重点任务:
(一)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运用市局执法对象监管系统,结合在建工地不同施工阶段特点,按照各施工阶段执法检查清单,对照开展重点事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依法落实处置。
(二)落实行政执法办案。通过建设工地分级分类执法检查发现工地扬尘、建筑垃圾、噪声等突出问题,聚焦涉工地夜间施工、文明施工类市民重复投诉,结合生态环境部门扬尘在线监测异常运行案件线索移送等,强化落实执法办案。
(三)推进重复投诉处置。聚焦在建工地涉夜间施工、文明施工市民多发性反复投诉、高频次重复投诉,运用区局制发执法督办单、区局会同建管部门与属地街镇联合约谈等方式,督促工地方制定整改措施,落实主体责任,推进重复投诉有效处置。
三、创新举措
围绕在建工地专项执法行动目标任务,着力增强对在建工地依法履责力度,着力提升对在建工地执法监管效能,进一步创新在建工地执法管理与服务举措。
(一)条块结合落实执法办案。对于高频次重复投诉、长时间没有改观、投诉现象持续不断、属地执法办案存在难度的在建工地,区局指派机动中队落实执法办案,配合属地有效落实依法履责。
(二)试点推行工地联络员制度。学习“奉贤经验”,参照城管社区工作室联络员模式,试点推行在建工地城管联络员制度,将对在建工地的执法管理与执法服务、刚性执法与柔性管理结合起来,提升在建工地执法监管水平。
(三)探索非现场执法监管。依托科技手段,强化与建管部门在工地管理方面的管执联动,聚焦夜间施工、违规出土等突出违法问题,探索对在建工地“非现场”执法监管方式。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依法履责。要顺应城管执法下沉街镇体制改革后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体制变化,城管执法条线依法履责的要求不变,始终保持对在建工地执法监管的应有力度,依照《上海市城管综合行政执法条例》及其《实施办法》赋予的职责,针对块内在建工地执法监管短板弱项,依托属地综合资源,进一步夯实属地执法主体责任,对在建工地执法宣传、执法检查、执法处置职责全面履行到位,区街协同,条块结合,管执联动,有效落实对区域在建工地的常态执法监管。
(二)呼应民生关切。要坚持问题导向、履责导向、民生导向,重视在建工地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居民的实际生活影响,重点聚焦涉在建工地夜间施工、文明施工市民重复投诉,尤其是多发性反复投诉、高频次重复投诉在建工地,区局层面挂牌督办,街镇层面专案研究,中队层面切实处置,特别是紧盯在建工地落实文明施工主体责任,采取综合性措施,平衡协调工地施工正常推进与周边居民合理诉求关系,重复投诉得到有效处置、缓解与息诉。
(三)推进有效监管。要重视研究对在建工地的有效执法监管方式方法与路径模式,如对新增在建工地,要研究先行开展法制宣传具体制度;对执法检查中问题较多在建工地,要研究综合运用向工地施工方开具执法建议书、开展管理、执法与属地对工地联合约谈、多部门联合检查等柔性处理模式;对市民重复投诉集中的在建工地,要研究切实落实执法办案行政处罚、搭建工地与居民对话平台、建立工地联络员、监督员等综合处置解决方案;对在建工地重点环节,研究建立管执衔接、条块结合、科技支撑的监管机制等,不断提升对在建工地执法监管的针对性与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