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签发人:余双
朱侃庶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区内重点民营企业帮扶纾困的相关建议”提案收悉。提案围绕建立民营企业动态监测与预警机制、提供精准帮扶措施、强化法律监管与维权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非常感谢您对区相关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作为上海民营经济最活跃、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长宁区聚焦民营企业发展,不断加强与民营企业联系走访,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区共有民营企业3.8万户,占全区企业总数的75.7%。民营企业已成为长宁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1、加强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一是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2024年11月,根据国家和上海市工作部署,我区建立了小微企业融资区级协调机制,深入排摸有融资需求企业,强化银企对接。自协调机制建立以来,全区已联系走访2923家企业,推动银行已授信企业131家、合计授信额度逾6亿元。二是强化“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宣传惠企金融服务产品,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梳理融资需求企业名单,加大商会批次贷“白名单”企业推荐力度,助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贵慢问题。三是持续推进“长宁企业贷”批次担保业务。截至2024年底,长宁区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贷款余额23.93亿元,惠及企业735户次,其中民营企业602户,占比81.9%。2024年财政贴息贴费金额合计452.19万元。修订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性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贴费政策,落实政策“免申即享”。
2、充分发挥基金的带动作用。一是积极发挥产业引导基金的引导带动作用。近年来,长宁区聚焦市、区重点产业,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带动效应,赋能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区引导基金出资参与设立宇航基金、生物医药基金,截至2024年,认缴出资11.27亿元,已实际出资约9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资逾百亿元。引导基金主要投向航天航空、生物医药等领域,子基金所投项目有华模科技、谱希和光、斯迈康生物等民营企业,引导优质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二是鼓励国企开展基金投资。目前,区属国企国资公司已出资参与上海科创母基金三期基金项目。科创母基金三期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环保新能源等产业,强化“投早、投小”投资理念,对区域内符合相应条件的优质企业进行投资。
3、深化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一是提高政策宣传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在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精准推送、宣传辅导、风险防控、严打骗享等方面持续发力,精准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发展。以电子税务局、短信平台、“税小宁”智能AI语音外呼等服务平台为支点,构建差异化、互补性、立体式宣传渠道矩阵。二是用好用足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座谈、专项辅导等方式,了解企业辅助账设立及项目归集情况,分类归纳问题建议,切实解决企业诉求;完善应享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名册,聚焦重点企业投入研发、产出稳定到市场成熟的生命周期,向科创企业精准推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
4、加强民营企业宣传走访。一是加强向上宣传推荐。推荐2家企业为市工商联国际合作委员会创世成员企业,推荐3家企业为市民营科技孵化器地图成员。向市发改委推荐2家企业申报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典型案例。二是搭建民营企业分享交流平台。开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月活动,举办全市首场“企业ESG能力提升与国际化高质量发展”中外商会海上沙龙专场活动。举办10期民营经济圆桌会活动,区委、区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与企业家进行面对面交流,听取企业家的意见建议。组织1000余家次企业参加民营企业运行情况、社会责任调查等在线问卷调研,形成企业感受度调研材料。
5、牢牢守住金融风险安全底线。持续夯实“市、区、街”机制合力,发挥条线、行业、属地等多方力量,牢牢守住金融风险安全底线。一是依托区级工作方案,加快风险预警响应。牵头落实区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结合群众来信来电来访、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对商务楼宇、园区等重点区域开展非法集资活动风险排摸,督促行业主(监)管部门落实监测预警。二是搭建企业服务平台,汇集全区企业信息。开发上线“营商通”服务管理平台,汇集全区楼宇(园区)、企业注册、走访服务等信息。牵头协调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积极打通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企业重点难点问题协调调度渠道。
下一步,我区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主要举措如下:
1、搭建诉求闭环解决机制,高效解决民营企业问题瓶颈。落实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和问题解决机制,组织民营企业座谈交流,收集企业意见建议;组织开展专项培训,提高走访服务质量;聚焦2024年重点行业规模靠前的重点企业、市领导走访企业以及市高能级企业等重点企业名单中的民营企业,分层分级开展集中走访服务;对于企业反映的诉求做到即知即办、尽快解决,并落实专人跟踪诉求解决情况,重点诉求上报市调度专班专责小组、区经济运行专班推进解决。落实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建立企业服务专员队伍,推动企业走访和诉求解决。
2、完善基金引导机制,持续赋能区域生态培育。继续发挥政府产业基金撬动社会投资的杠杆作用,同时扎实推进科创母基金三期基金设立,多渠道帮助我区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带动优质民营企业和生态资源落地长宁。继续鼓励国企开展基金投资,筹备设立长宁国资私募基金,以基金投资方式向科技民企赋能,共同助力区域科创建设。
3、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作用,合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协调推动各项发展政策举措落实落细,做好区新一轮发展政策的宣传推介,加快落实政策兑付。同时,加快培育经济新动能,积极发展生产性互联网、直播经济、人工智能+、智能网联车、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和未来赛道。研究如何更好地培育集聚创新型民营企业,推动民营企业在合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4、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不断提升民营企业感受度。以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为抓手,不断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为市场注入更多长期稳定性,确保权力运行不错位、不越位、不缺位。做到惠企政策对外公开、通俗易懂、便于申请,让企业找得着、看得懂、拿得到、得实惠。与市场主体多沟通互动,倾听企业心声,把企业遇到的堵点难点转化为工作的要点重点。
5、凝聚各方工作合力,强化动态监测和风险预警机制。全面落实国家、市级关于民营经济相关企业、园区的定期监测工作,全面客观监测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和运行态势,夯实行业主(监)管部门行业管理职责以及各街镇、园区属地责任的工作格局,加强部门的信息互通和职能联动。针对辖区内重点企业、楼宇、人群,开展多层次、全覆盖风险线索排摸,及时识别、消除非法集资、非法金融活动风险隐患。充分发挥“长宁营商通”与“服务包”数字平台优势,搭建企业经营情况信息汇总平台,探索实现动态监测和风险评估。
最后,再次感谢您给支持区内民营企业发展提出宝贵建议,同时也希望您能够一如既往地关心我区经济发展,把实际工作中好的建议提供给我们,继续为长宁发展出谋划策。
上海市长宁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3月28日
联系人姓名:盛莹 联系电话:22051162
联系地址:长宁路599号1120室 邮政编码:2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