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长宁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11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民政局
  • 索引号:SY0024382256202500032
  •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社会福利
  • 发文字号:长民发〔2025〕27号
  • 发布日期:2025-04-29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签发人:崔莉霞

吴佶、陈玉屏、陈霞、马恰怡委员:

你们在长宁区政协第十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面对深度老龄化挑战,进一步优化长宁嵌入式养老服务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对本提案的办理概述

2023年末长宁区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3.37万人,占总人口的40.7%。面对人口深度老龄化挑战,需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以减少居家养老的实际困难,做好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衔接。你们的提案对我区进一步优化嵌入式养老服务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对提案建议的答复

近年来,我区积极贯彻《上海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工作指引》(沪民养老发〔2019〕27号)、《上海市民政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家门口养老服务站的设置指引>的通知》(沪民养老发〔2022〕24号)等文件精神,出台《长宁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实施办法》(长民规〔2024〕1号),推动养老服务资源向社区和家庭延伸,初步构建了“家门口”养老服务体系。

(一)完善服务设施

长宁区民政局以《长宁区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4-2035年)》为引领,优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持续夯实医养结合服务基础。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长宁区不断健全“社区综合体+家门口服务站”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层级。目前,全区共有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1个、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32个、长者照护之家18个、长者运动健康之家10个、家门口养老服务站15个、睦邻点332个、老年活动室205个。同时,长宁区持续完善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网络,目前已建有老年助餐服务场所123家。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服务率达100%,同时持续开展社区百岁、高龄困难老人健康照护项目,惠及全区183名高龄、困难、百岁老人。此外,长宁区继续深化“长护险服务与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家庭照护床位为补充”的居家医养服务模式。目前,长护险服务覆盖1.25万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1044人,家庭照护床位建床746张,将专业机构“里边”和社区养老“周边”的照护服务延伸至老人的“床边”和“身边”。

(二)强化功能协同

长宁区着眼均衡布局,构建设施就近、服务可及的“两级供给”服务体系。实现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与家门口服务站上下联动,服务到家。一是发挥街道层面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枢纽作用,二是精准布局社区层面家门口养老微空间点位。在枢纽型机构的支持下,街道以网格区域为单位,建立若干个家门口养老服务站。硬件设施方面,通过精品小区建设、一街一品项目、加装电梯,无障碍设施、公共客厅等设施建设,在社区环境焕然一新的同时营造孝亲敬老氛围;软件提升方面,畅通基层民主协商路径,推进“金色夕阳”老伙伴计划,鼓励开展各类为老志愿服务,促进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融入社会环境。为促进养老服务供需信息对称,为市民提供养老政策咨询、办事指南、服务推介等。目前,长宁区共设置了258个养老顾问点,包括1个区级金牌养老顾问点、14个街镇级养老顾问点、189个居村级养老顾问点和54个专业机构级养老顾问点。此外,长宁区还依托区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打造线上养老顾问,实现为老服务咨询“一键直达”“一站查询”。

(三)推广智慧养老应用

长宁区推动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智慧化应用场景运用,包括无线呼叫系统,老人佩戴智能胸牌,可随时随地呼叫照护人员;主动预警系统,通过智能床垫可实时监控老人的生命体征、夜间离床状态;健康管理系统,通过中心的健康监测一体机,可使数据自动上传系统形成健康档案,动态管理;家属互动系统,通过微信小程序、人脸识别等实现家属访视预约、登记等。此外,还有“申城出行、一键叫车”使用场景、中心入门处的人脸识别系统等。推进居家安全智能检测和健康管理系统打造,锁定10户特殊困难家庭居家安全智能设备,接入“居家养老系统-报警平台”,通过24小时值班人员和保修电话,及时报告和排除各类风险。区数据局、区民政局、区卫健委将通过沟通协作,共同推动嵌入式养老统一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嵌入式养老服务提供智能化支持,更精准地掌握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率。

(四)扩大社会参与

为助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长宁区主动探索“政、银、校、企”在养老服务领域合作,着力完善由政府牵头、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成立全市首个资金总规模达300万的区级养老服务专项基金,在三年周期内每年发布一批养老创新试点项目,发挥其“助推器”作用。在专项基金的支持下,发布全市首份“数字养老报告”,打造“申宁养老讲堂”服务品牌,支持“小蓝花”友好街区样本计划、“小蓝花”播种计划、“记忆课堂”赋能计划等一批养老创新项目落地。扶持培育综合化、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将专业服务延伸到家庭,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照护、精神慰藉等上门服务。加快发展家庭照护床位,健全上门服务的服务规范与合同范本。推动政府投资兴建或租赁改造的养老服务设施交由社会服务机构或企业运营,街镇可批量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项目化运营,提高服务站点的集约化程度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嵌入式养老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进行考核,确保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非常感谢各位委员对我区养老事业的关心,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吸收你们的意见和建议,优化嵌入式养老服务,努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为老年人创造更加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

上海市长宁区民政局   

2025年4月21日    

承办单位通讯地址:长宁路1436号    邮政编码:200051

联系人姓名:武艺                   电  话:62280276

电子邮件地址:wuyi@shcn.gov.cn

我要留言

留言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