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长宁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068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索引号:SY3208247970202500013
  •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其他
  • 发文字号:长市监办 〔2025〕8号
  • 发布日期:2025-04-18

王怡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区知识产权保护升级,营商环境再优化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优化营商环境等的重要决策部署,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强区建设,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水平。

(一)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保护专项行动

开展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在元旦春国庆、中秋重要节假日加强对辖区内大型商场超市、电商平台销售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监督检查。开展奥运会官方标志保护专项行动。围绕奥运官方标志提高专项检查的频次,共出动123人次,开展专项检查50次。并开展奥林匹克标志保护网络市场专项行动“回头看”。针对天山茶城开展专业市场知识产权领域专项执法检查。共出动检查人员8人次,检查商户16家,检查内容包括商标使用行为、地理标志使用行为、专利真实性等。开展“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结合节假日、进博会等重要时间节点,共出动人次214人,检查经营主体135家。将拼多多平台列为辖区知识产权治理重点市场,加强督促引导。开展网络市场专项执法检查。联合区文旅局对拼多多平台商铺商标使用行为、特殊标志使用行为、专利真实性、版权和著作权使用行为进行检查。切实落实平台经营者管理责任,通过技术手段发现并处理了近60万家涉嫌销售侵权商品的店铺,抓取下架商品数量超16万件。

(二)建立知识产权案件“三合一”工作规定和要素式审理机制

自2022年7月知识产权案件管辖调整以来,区法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由商事审判庭(互联网案件审判庭)统一审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统一裁判规则。针对涉平台类知识产权案件的特点,梳理出案件关键要素,如侵权行为特征、证据类型及效力等,并制定了详细的要素式审判指引。审理中引导当事人围绕这些要素进行举证和陈述,法官能够迅速聚焦争议焦点,快速生成要素式文书,极大地提高了案件审理效率。目前已经实现知识产权案件中要素式裁判文书适用率超过90%。不仅高效解决了纠纷,也为当事人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诉讼成本,同时也为后续同类案件的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三)完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

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与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签订《长宁区知识产权多部门协同保护合作协议》,共同促进区域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推进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的优势互补。与区法院签订《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备忘录》,建立行政调解与司法确认的快速衔接通道。与区法院、区检察院、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共同制定《长宁区商业秘密全链条合作保护备忘录》,通过全面整合行政、司法、民事、刑事等各方资源,形成从源头防范到事后维权的全链条保护机制。

二、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一)广泛开展知识产权社会面宣传

一是开展“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每年,根据国家及市知识产权局要求,于4月下旬组织区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开展了一系列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营和金融发展宣传活动。2024年开展活动16项。

二是开展知识产权进企业、进单位、进社区、进学校、进网络等活动。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结合知识产权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在长宁ArtPark大融城、龙之梦商场、绿苑小学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进商场”“进学校”活动。围绕知识产权运营服务集聚区建设不定期在科技园区和楼宇举办知识产权宣讲沙龙,让知识产权保护“进园区”“进楼宇”活动。结合实施知识产权服务“专精特新”专项行动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进企业”服务,宣讲政策,协助开展知识产权纠纷应对等十余次。针对企业在电子商务经营活动中遇到的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进企业”“进网络”服务,召开座谈会,结合企业提供的线索通过案件移送等机制加强与外地市场监管部门执法协作,形成对违法行为全链条打击。区委宣传部走进园区、走进校园、走进商圈、走进企业,为企业或个人解疑答惑,通过普及性的普法讲座、有针对的维权咨询、强化类的专业培训等方式解决企业或个人的实际版权服务需求,进一步构建区域内版权保护的法治环境。

(二)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宣传

区法院对于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精品案例,提前介入培育,搭建“案例池”,精心研判,及时宣传,扩大影响。强化“首案”意识,注重培养承办人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不仅局限于个案审理,更要做好案例检索工作,提炼裁判规则。其中一起因恶意提起知识产权诉讼损害责任纠纷案,入选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知产法院发布的“十年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三)发挥版权工作站专业服务效能

区委宣传部通过版权工作站为区域内时尚创意相关企业提供版权服务,包含版权登记、版权项目申报、著作权维权咨询、著作权法宣传普及活动等一系列服务,同时在区域内增设版权服务点,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定向版权上门服务。通过版权登记为有注册商标需求的企业提供前端服务,帮助企业在商标注册完成前申请并获得商标图案的版权证书;通过版权工作站的版权登记培训和服务降低版权申报的退件率,帮助企业和个人形成版权登记的好习惯,促进确权后企业或个人更好地用权、维权。

(四)鼓励企业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为鼓励企业不断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在2024年4月开始实施的《长宁区促进质量提升、品牌发展、知识产权运用的若干政策措施》(长市监规〔2024〕1号)中明确,“对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要求》)认证的单位,按首个认证周期实际发生费用的50%给予一次性支持,最高不超过5万元。”,进一步降低企业开展此项工作的经济成本。

三、优化知识产权法治营商环境

(一)探索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一是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联合区司法局在区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基础上,在临空园区、工程大科技园等六个园区设立区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室,进一步拓展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的渠道。二是区法院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多元调处工作的实施意见》,设立“多元调处中心”,着力构建“前端减纷、中端减诉、后端减案”的多元调处工作体系,自2024年3月中心运行以来,调解组织共诉前调解成功知产纠纷5,487件,调解成功分流率达47.6%。三是由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牵头,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开展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

(二)开展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服务

围绕企业日益凸显的“出海”需求,2024年4月,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新设长宁区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工作站,依托专业服务机构和行业专家协助企业开展海外布局、预警、分析和维权等工作。陆续开展培训宣讲“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与海外维权培训会”(WIPO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负责人吕国强主讲)等活动四场,不断提升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服务能级。接下来,将持续深化工作站建设,整合区知识产权协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集聚区、知识产权保护联盟资源,兼顾社会面法治宣传和“一事一案”应对指导,助力企业“出海”。

(三)加强长宁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窗口建设

为进一步提升区域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级,提升创新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在编制发布《长宁区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第一版)》的基础上,推进落实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入驻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长宁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窗口,形成区域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一单掌握”+“一口受理”双路径。截止目前,窗口共有21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包括商标注册申请相关业务、区级知识产权政策申请受理、商标质押融资登记等,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覆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服务全链条服务。

四、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信息化平台及网点发展

一是深化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工作。东华大学作为“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提供全流程的信息服务,用更浓缩、快捷的方式满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集团等创新主体对纺织资讯的需求。

二是完善长宁数字知产平台“宁知聚”建设。利用平台集聚效应,首创知识产权业务虚拟大厅,为创新主体、专业机构、政府职能部门三者间供需对接搭建桥梁的数字平台。下一步,将发动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参与平台建设,不断集聚资源,促进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

三是推进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宁公证处“商业秘密区块链存证保护系统”等存证平台在本区企业的应用推广,解决因商业秘密链长、点多、面广和非公开性带来的保护难题,为本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随着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探索将进一步完善健全。您的建议,对知识产权保护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推进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将充分依托区域特色优势,推进具有长宁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格局。

 

 

上海市长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4月16日

我要留言

留言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