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本市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的相关要求,《长宁区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试点方案(2020-2022年)》已经区政府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上海市长宁区商务委员会
2020年5月8日
长宁区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试点方案(2020-2022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国办发〔2019〕30号)(以下简称《意见》),加快推进上海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关于开展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社会〔2019〕1182号)和《关于印发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重点推进城市(区)名单的通知》(发改社会〔2019〕1101号),长宁区为发挥行业引领示范作用,结合产业先发优势及本区实际情况,制订本方案。
一、长宁区家政服务业概况
为有效地规范行业,长宁区成立区家庭服务协会,截至2019年,共有会员企业25家。随着行业规模的增长,为更好地服务企业,长宁区家协先后成立了长宁区家政行业工会联合会及长宁区家庭服务协会妇联。目前,长宁区共有43家属地家政服务企业,主要提供家政、养老、育婴、保洁等服务项目。
二、已有工作基础
近年来,长宁区持续推进家政服务体系建设,打下了较好的提质扩容工作基础,长宁区家政服务行业已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
(一)积淀互联网创新优质基因
长宁区作为“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拥有扎实的互联网产业发展基础。家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将互联网基因融入模式创新,“互联网+家政”新业态已初具规模。长宁区已建成“1+3+6+6”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等在内的公共服务平台。与此同时,长宁区内有如美团点评在内的多个知名互联网服务平台,可为家政服务提供市场辅助资源。
(二)存在家政消费市场旺盛需求
长宁作为外向型城区,区域开放程度和涉外程度较高。全区登记境外人口7.57万人,占全市境外人口比重约1/5,拥有27家驻沪领事机构和200多栋外交官官邸,古北新区是上海最大的高标准涉外住宅区之一。大批外籍人士及本土居民消费能力和接受力高,区域老龄化程度高,对于生活性服务,特别是家政服务需求旺盛。基于这一市场需求,长宁区部分家政服务企业已经推出了高质量的涉外家政服务,丰富了区内家政服务类型。
(三)拥有较高行业标准化市场化程度
长宁区家政服务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严格贯彻落实《家政服务机构管理要求》(DB31/T 1045)、《家政从业人员基本要求》(DB31/T 1046)、《家政服务溯源管理规范》(DB31/T 1047)3个上海家政地方标准。在本区家政行业中推行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服务要求、家政服务机构经营管理规范、家政服务行业自律等一系列标准规范,从源头上规范了家政服务。长宁区家庭服务协会积极落实上海市家政行业示范性服务站的建立工作,已有9家会员单位的10个门店被命名为上海市示范性家政服务站。设立灵活就业登记窗口2家,家政服务上门证备案12家。
三、总体要求
按照国家“领跑者”行动试点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给、保障民生需求、规范市场体系、推动上海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落实推进长宁区家政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试点城区建设,以政府、协会、企业“三位一体”,深耕建设,深化“互联网+家政”特色,侧重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四、 发展目标
1.优化长宁家政发展环境。至2020年底,持续优化长宁家政发展环境,系统制定长宁区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试点方案、工作计划、联动机制、专项资金和行业标准。通过“五个一”加强整体协同推进,在全区上下形成推进家政行业提质扩容的发展合力。
2.树立长宁家政服务品牌。至2021年底前,坚持降本优质、示范引领、市区联动的基本原则,培育一批竞争力强、服务质量高、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家政示范企业,打响长宁家政服务品牌。
3.健全长宁家政管理体系。至2022年底前,健全家政人才培训体系和家政服务信用管理体系,促进本区家政服务业质量明显提升,营造行业发展新秩序。基本实现家政从业人员组织化、服务机构规范化、行业发展产业化、政府监管信息化。
五、 主要任务
(一)完善政府规范建设、制度创新
1.加强落实规范
加强国家、市级关于家政行业的规范性文件及通知要求的推进落地。督促并引导企业落实《上海家政服务条例》、《上海家政平台信息管理办法》、《上海家政上门服务证管理办法》。规范家政企业的开展业务,促进本区家政行业的健康发展。(责任部门:区商务委)
2.落实平台应用
落实上海家政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数据对接及应用,引导家政企业按照市级要求,围绕家政服务企业和家政服务人员的全生命周期建立完整的家政信用档案和信用记录。完善家政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信息追溯体系。通过平台的监测预警和统计分析功能,加强对家政行业的监管。综合使用公共服务查询功能。(责任部门:区商务委)
3.推进条例宣贯
发挥作为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试点区和《上海市家政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宣贯示范城区的引领和示范效应,全面推进《条例》的宣贯工作,提高社会知晓度。积极发挥长宁互联网企业线上渠道、线下进社区活动、区域商圈内大屏幕的作用,响应宣贯工作活动安排,形成浓郁的宣贯氛围。(责任部门:区商务委、区新闻办、区妇联)
4.培育龙头企业
大力推进“互联网+家政”创新模式,鼓励传统家政服务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广O2O服务,形成一批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的“互联网+”家政服务企业。重点培育市级“领跑者”行动示范企业,持续扩大试点区影响力。(责任部门:区商务委、区妇联)
5.打造示范社区
针对商品住宅社区、涉外社区、新式里弄、长租公寓等多层次、多样化社区家政需求特点,结合街道特色,依托邻里中心、社区服务中心,以及慧生活等网上物业平台,推进特色线下线上家政示范社区建设。在区内集修配服务、社区菜场、休闲购物、餐饮服务等为一体的社区服务综合体中,增设家政相关服务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社区服务。进一步完善社区为老服务设施网络,推进嵌入式养老设施建设。(责任部门:区商务委、区国资委、区民政局、相关街道、区临空办、新长宁集团慧生活)
6.掌握行业规模
对区内家政服务企业展开更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掌握区内家政企业的数量、规模、服务内容、服务对象等信息。(责任部门:区商务委、区妇联、区家协、区市场监管局)
7.推进制度创新
对于符合要求的家政服务企业,继续扩大“一照多址”试点,协助企业降低开设新门店的成本。(责任部门:区市场监管局)
8.统筹区属资源
统筹区内国有企业物业资源,提供物业信息,鼓励出租方为家政企业开设门店、组织培训提供相应支持,搭建家政企业与国企物业间的信息沟通渠道。(责任部门:区国资委、区商务委)
9.建立绿色通道
开通家政服务人员健康证办理绿色通道,积极引导在家政服务管理平台上备案的家政服务人员参加体检。(责任部门:区卫健委)
10.引入龙头企业
积极发挥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试点区的影响力,吸引并集聚家政行业龙头企业落户。对于符合“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政策的家政企业,协助企业完成产业认定并享受相关政策。(责任部门:区投促办、区商务委)
11.落实培训补贴
支持家政服务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家政服务人员参加有资质的培训机构组织开展的母婴护理、养老护理类和家政服务项目培训、鉴定合格的,给予享受培训补贴。鼓励家政服务人员参加春潮行动、巾帼家政服务专项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技能大赛。(责任部门:区人社局、区商务委、区妇联、区总工会)
12.灵活就业窗口
继续落实区来沪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信息登记工作,做好登记办理窗口的相关管理。(责任部门:区商务委)
(二) 健全协会行业自治、带动活力
13.制定行业规范
指导企业根据自身服务特色及长宁区情,研究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家政服务人员行为规范。以长宁行业标准,强化家政从业人员的自我约束和服务意识,指导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双提升。(责任部门:区家协)
14.开展星级评选
探索开展长宁区星级评选工作,推动区级三星企业积极参评市20强企业,优秀家政服务人员参评市典型家政服务人员,申报“上海阿姨”星级评定表彰。(责任部门:区商务委、区家协)
15.提振消费复苏
研究倡议发放“复工消费券”,以凭券支付中介费打折的形式,激发市场消费热情,加快家政消费复苏。探索在美团点评等平台发布家政示范企业名单,协助家政企业拓展业务渠道。鼓励家政中国O2O平台等已建家政企业平台的共享使用,辅助传统家政企业应对疫情。(责任部门:区家协)
16.凝聚力建设
在区总工会、区妇联、华阳街道的支持下,推动区家政行业的凝聚力建设。设立家政行业联合党支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责任部门:区总工会、区妇联、区家协、华阳街道)
17.探索纠纷协调机制
探索建立家政服务纠纷协调机制,设立家政服务纠纷协调服务站,健全投诉举报处理工作机制,加强行业监管,及时受理并依法处理相关投诉举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形成良性市场环境。(责任部门:区商务委、区市场监管局、区消保委、区家协)
18.拓展会员主体
持续走访并掌握区内家政企业情况,在25家已有会员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会员数量,提高家协会员的参与度与行业凝聚力。(责任部门:区妇联、区家协、区商务委)
19.培训专业人才
结合长宁中高端家政需求及涉外特色,积极引导企业根据家庭管家、涉外家政、早教师、家政经理人等从业人员服务等级水平,及家政家务、母婴护理、育婴育儿、养老护理等家政服务类别,开展不同维度、定位的分级培训,培养家政专业人才,提高服务质量。(责任部门:区家协、各家政企业)
(三) 鼓励企业挖掘资源、自主创新
20.诚信安心服务
引导家政企业积极参加信用体系建设,坚持落实家政服务上门证登记备案工作,推动家政从业人员持证上门服务,落实管理监督示范、服务承诺公开,积极提倡家政诚信安心服务。(责任部门:区发改委、区商务委、区家协)
21.规范合同签约
鼓励推进家政企业员工制,积极推行家政服务合同签订,鼓励和引导使用家庭服务合同范本,公开服务项目和收费。落实家政服务员体检要求。鼓励家政服务企业主动参保。扩大员工制家政企业免征增值税的适用范围。(责任部门:区商务委)
22.落实社会责任
鼓励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家政扶贫工作,招用我区对口地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探索推进在对口地区建立家政人员培训基地。引导企业积极招用家庭困难人员、失业人员、应届和历届高校毕业生。支持企业参与社会公益,安排家政人员志愿者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活动。(责任部门:区合作交流办、区人社局)
23.深化创新赋能
充分发挥长宁产业优势,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有需要的家政企业搭建与技术研发企业的合作平台,扩宽家政服务覆盖面,加快家政服务业与养老、育幼、保洁、物业等服务业融合发展。(责任部门:区商务委、区科委)
24.开展双线培训
展开线上线下结合的双线培训模式。支持企业建设家政在线培训平台,开展家政从业人员线上培训科目。鼓励职业院校、社区教室等公共实训基地向家政服务人员培训开放。(责任部门:区商务委、区人社局、区教育局)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根据国家及上海市要求,结合本区实际,拟由分管区领导总体指导并担任组长,建立由区商务委、区发展改革部门共同牵头的家政提质扩容建设工作小组,成员单位由涉及任务的各责任部门组成。
(二)落实保障措施
强化政策保障和财力保障,落实工作机构和人员保障,确保试点任务落实。建立工作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工作小组定期通报,并共同推进解决家政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和堵点问题。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及时跟踪了解企业发展情况与政策落实情况,确保建设实效。
(三) 加强市区联动
强化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形成工作合力。与市级部门做好统筹协调,确保各项任务的有效落地;建立部门协同和联动推进的工作机制,落实各部门对于建设任务的主体责任。
附件:长宁区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2020年工作计划主要任务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