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年度工作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商务委员会
  • 发布日期:2024-10-23

一、做优生态,为重点产业注入新活力

“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方面:以上海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为契机,紧紧抓住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发展新赛道,支持拼多多、携程等平台企业拓展海外业务板块,布局全球市场,加强与阿里巴巴一达通、飞书深诺等跨境平台企业生态合作,赋能贸易商和制造商转型发展。发挥好社会机构和各类功能性平台的作用,聚焦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上下联动、区内联手,积极争取更多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创新性项目先试先行。抢抓数字经济和直播经济发展机遇,做实“尚街X创邑Space”和百秋“容么么数字中心直播基地”,提升地标建设标识度。积极推进直播电商联盟落地,集聚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直播电商上下游企业。围绕数字消费做强优势,进一步推动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增供给、提效能、上水平。时尚创意产业方面:持续加大消费品品牌培育,鼓励支持更多长宁品牌获得时尚100+、设计100+、品牌100+、市级设计引领示范企业、时尚引领示范企业、品牌引领示范企业等市级荣誉资质。加强从载体入手,扩大文创载体的产业属性与产出能级,积极牵线联动区内时尚载体与时尚品牌,有效承载落地快闪、POPSHOP、特展、小型演出等活动;加强文创金融、功能性平台等专业服务建设,做好上生新所二期、大虹桥德必WE、FICS.新华365等文创园区的梯度培育储备。持续提升时尚区域的活力氛围与标识度,依托高能级影响力活动持续造势。与时装周组委会完成新一轮战略合作签约。继续支持时装周MODE展、上海制造佳品汇、上海创博会、IP授权业展配套活动等品牌活动在长宁举办。航空服务业方面:联手中国东航,共同推动虹桥机场开通国际远程航线,优化国内优质商务航线网络,打造国内国际精品枢纽机场,合作共同打造临空产业新高地。推动中国东航、东航股份、东航金控、东航物流四总部落户长宁,推进航空系各相关企业落户长宁。

二、做亮品牌,为促消费培育新模式

一是商业发展与城市更新融合,建设高品质消费地标。对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以百联西郊购物中心改造、英格卡宜家荟聚中心建设、光大安石ART PRAK大融城、东虹桥中心融合发展的集成效应进一步推进东虹桥片区商业矩阵形成;以ART愚园生活美学街区、静雅武夷品质生活街区、上生新所等特色商业街为重点,深度梳理街区商业、文化资源,引导街区业态与功能优化调整,与武夷路MIX320、WYSH翡悦里、又又中心等城市更新商业载体形成联动,相互引流;加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拓展特色餐饮、生活零售、文化休闲、社区食堂等多元业态,鼓励智能配送末端、智慧零售终端等设施铺设推广。二是多维度融合创新消费场景,打造会商旅文体发展高地。支持多元融合的商业模式创新,鼓励商业与会展、文化、旅游、体育消费等相结合,做大做强上海时装周Mode展、上海高定时装周、咖啡文化节、国际女子半程马拉松、“虹桥之秋”文化旅游购物节等品牌活动。继续举办好五五购物节、金秋购物季等全年促消费活动,增强立体式全媒体领域宣传,加强“IP营销”,借助进博会及“6+365”平台,引进国内外知名精品零售、餐饮、娱乐等体验型、一站式、多元化的商业资源;坚持探索线上线下商业消费融合发展模式,举办大虹桥商务会客厅系列“数字赋能·消费焕新”长宁区商业品牌对接交流会系列活动,依托直播电商联盟支持优质直播平台的培育和建设,同时鼓励线上品牌向线下延伸拓展,引导支持其进商场、上平台、入驻特色街区。三是激发稳增长高质量潜力,构建消费创新策源高地。深化全球新品首发地示范区、上海时尚之都建设示范区建设,发展首发经济、品牌经济,探索消费市场新动能。进一步联动互联网龙头企业打造全球新品网络首发平台,打造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线上第一站;坚持推进总部增能计划,积极推动和鼓励总部企业在长宁拓展有关消费的新业务板块;紧抓第五次经济普查机遇,对汽车、家居、家电等大额消费行业、国际小众品牌、国潮新兴品牌、创意品牌等品牌经济及精品商超、茶饮咖啡等企业的持续关注,创建长宁汽车品质消费示范区,定期对长宁区域首店落地情况开展跟踪统计,加强跟踪分析、孵化培育,发挥政策引领导向作用,推动商业高质量发展。

三、做实功能,为外资外贸发掘新动能

一是依托区经济运行工作专班、区外资外贸工作专班、区服务企业联席会议和“三级三系”企业联系服务体系,强化重点项目推进联动机制,聚焦有较大降幅的重点企业、产生重大指标结转的企业,发挥产业政策、总部政策、商贸政策、人才政策等综合效应,做好“点对点”精准服务。二是进一步深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民营企业总部和贸易型总部生态,持续推进“总部增能”行动,召开“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圆桌会议”“民营企业总部圆桌会议”,实施“一企一增能”项目管理和专班服务机制,深挖国别资源、总部生态,释放总部企业增长潜力。三是发挥区内领事馆、国际国内商协会集聚等优势,用好大虹桥——中欧企业跨国交流合作平台、大虹桥中日企业交流发展联盟等已有平台,结合进博会溢出效应和筹备工作,聚焦重点国别、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吸引外资项目落地。四是在扩大对外开放上争取更多试点和突破,积极参与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打造“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相关任务,依托拼多多、携程等头部企业,持续深化数字人民币数字贸易创新孵化基地功能,大力发展“丝路电商”直播经济,举办系列国别活动,打造“丝路电商”会客厅,力争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上有新的特色和亮点。五是围绕企业出海等需求,持续提升大虹桥营商服务中心能级,更新优化虹桥国际贸易服务中心功能,依托RCEP企业服务咨询站、中欧企业跨国交流合作平台、虹桥中日企业发展联盟和欧盟商会等平台或国别经贸机构优势,开展一批国别活动、投促活动,进一步提升长宁涉外经贸专业服务和功能优势。

四、做强服务,为营商环境打造新优势

一是推动产业政策扶持落地。结合新一轮产业政策修订,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和定位,进一步对接企业实际需求,打好产业政策、总部政策、商贸政策、中小企业政策和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政策、市商务委商质量发展资金、市文创资金、市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等“组合拳”。依托“大虹桥商务会客厅”“长宁服务企业大讲堂”等品牌,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和申报培训。二是做强大虹桥营商服务中心功能,对现有的服务事项进行更新梳理,拓展服务形式,挖掘亮点与潜力。深化“长宁服务企业大讲堂”和“大虹桥商务会客厅”两大品牌,联合相关部门,聚焦产业联盟、专业机构,承接更多高能级、高品质的政企对接会、企业交流沙龙。三是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服务。加强企业服务专员队伍建设,对专员队伍进行阶段性整合,加强部门协同,强化专员培育机制;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用足用好用活政策,推动各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助力企业扎根长宁、做大做强。密切关注企业上市进程,有的放矢推进长宁区优质企业上市。

五、做齐配套,为民服务形成新特色

对照商务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最新要求和《上海市全面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行动计划》,围绕群众急难愁盼事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发展“一店一早”“一菜一修”,推动更多连锁化、品牌化便利店和早餐点进社区,配齐社区中配钥匙、修鞋等小修小补基础便民消费业态。围绕提升智能化水平,发挥我区“生活服务数字化示范区”和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优势,支持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平台建设;鼓励智能配送末端、智慧零售终端等设施铺设推广;扩大网订店取、智能结算、直播带货等新模式在便民生活圈中应用。继续推进菜市场转型升级,推进智慧化建设,提升菜市场环境品质,做好保供稳价,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全面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科学布局粮食供应网点,优化具有中心城区特色的粮食供应体系,积极推进产销合作,不断丰富区域粮食产品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