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大脑”开启城区治理新模式。今天(8月31日)上午,“政府开放月”活动将公众代表带到长宁区城运中心,亲身体验“一网统管2.0版”带来的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区的强大功能,感受城区“指挥官”的工作日常。
推开城运中心的大门,一面巨大的蓝色屏幕映入眼帘,其中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和实时变化的城区画面,让公众代表们大呼“太震撼了”。
据悉,呈现在大家眼前的大屏便是今年6月上线运行的“一网统管2.0版”,其中包含着数字建管、智慧环保、数字房管、实时客流、司法行政、社团组织等15个场景模块应用,可通过主动、被动、智动等方式,对城区进行全时智慧“体检”,以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研判、早处置”各类城区运行和管理问题,可称作是长宁城区治理的“智慧大脑”。
“今天就请各位公众代表坐在指挥席,透过这面大屏,看看长宁的城区运行状况。”在区城运中心副主任沙志斌的带领下,公众代表们正式开启了“智慧大脑”探索之旅。
首先展示的是“一网统管2.0版”的主界面,其主要分为三大版块,分别为城区基本情况、街镇园区分布和各场景模块应用情况,清晰的画面和详实的数据,可让指挥者对城区基本情况一目了然。“城区的各种数据上面都有显示,真的太厉害了。”公众代表黄女士表示,有这样一个“城市大脑”一直守护着长宁,觉得更有安全感了。
紧接着,沙志斌向公众代表们展示了台风“烟花”来临时,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防台防汛”应用场景,以及最新上线的“数字建管”、“AI房屋使用安全检测”等应用场景。
“今年台风来临时,就运用了‘防台防汛’场景,进行预警和抢险安排等工作。”为让公众代表更“真实”的感受“防台防汛”应用场景的使用情况,沙志斌将台风“烟花”来临时,相关部门抢险的画面放出来,并介绍道,通过“一网统管”大屏可对全区防台防汛管理、作业、备勤人员进行一屏可视化高效调度指挥,为汛期应急抢险提供便利。据了解,本次台风期间,长宁区收到积水投诉基本为零。
“没想到台风天安稳度过的背后,原来是有这样一套智能系统支持着,还有这么多人在默默付出。”了解到“防台防汛”应用场景的智能后,公众代表唐先生发出如此赞叹,他还表示,自己作为一名科技人员,看到越来越多高科技产品为城市赋能,同样心生自豪。
“大屏中标为红、黄、绿三色的线条,便是目前区建管委计划、正在和将要实施的架空线工程。”“通过AI太赫兹光谱扫描,可以迅速对目标建筑物进行360度全景透视,并排查出安全隐患所在”……活动中,沙志斌还通过实际使用案例,向大家展示了“一网统管2.0版”各应用场景的使用情况,展现了“智慧大脑”应用的全面。
“从防汛防台到建设管理,再到房屋维护一应俱全,功能真的太强大了。”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公众代表徐先生一直以来对城区、街镇治理十分感兴趣,他表示“一网统管2.0版”涉及的多种应用场景,不仅可以让治理更加智慧,也为社区工作者开展治理工作,带来了便利。
除了透过大屏观长宁,公众代表们还零距离体验了各种“高科技”设备,如巡视人员日常携带的移动单兵系统,不过手机大小的设备,开启即可实时记录城区细节情况。
随着“一网统管”平台不断完善,城区数字化治理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进一步向公众展示不一般的“长寿康宁、数字智慧”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