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5日,第二十届上海教育博览会开幕,长宁教育展位在上海展览中心西一馆Q20展位精彩亮相。
本次展览,长宁教育以“面向教育强国,建设质量一流的活力教育”为主题,聚焦“学生发展有活力”“教学改革有活力”“协同育人有活力”“办学机制有活力”“区域联动有活力”五个板块,全方位阐释了长宁“活力教育”品牌内涵和成效,充分展示了长宁教育风采。
近年来,长宁教育呈现高位优质均衡发展态势,在中心城区中率先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区市级督导;整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模式入选“2022中国基础教育典型案例”;成功申报教育部全国第一批“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成立了长宁区青少年“微芯”科学教育实验室,诞生了上海中学生001号芯片;长宁区教育局局长作为上海市基础教育代表,参加教育部召开的长三角片区“教育强国”座谈会并作汇报发言。
本次展览特设了实物展示。首次展出了长宁区青少年“微芯”科学教育实验室学生自主设计制作的“001”号芯片。展区内还有民乐展演、快乐行演、欢乐儿童天地等现场展演活动。参观者可以在“面向教育强国,建设质量一流的活力教育”主题词下签名留念,抒发对长宁活力教育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许。
开幕式当天,长宁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教育局局长熊秋菊受邀参加本届教博会高峰论坛主论坛,以《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为题作主旨报告,分享了长宁教育面向教育强国、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路举措。熊秋菊局长首先指出,教育数字化转型是面向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长宁以整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实现师生潜能、教育潜能、技术潜能的相互激发,撬动了长宁教育的整体发展,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基,同时也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数据收集、存储、处理、计算等必要基础。长宁正从“数字作业”走向学科知识图谱,从幼儿膳食营养分析走向健康分析报告,从智慧体育走向学生个性化运动处方,赋能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随后,熊秋菊局长从四个方面提出长宁构建以AI教育体系为基础的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探索,一是创建区校两级人工智能示范点,增强区域创新底色;二是常态开展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创新体验;三是参与人工智能赛事实践,促进创新成果交流;四是提升师生创新素养,打造创新教育新里程。未来,长宁将坚持整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借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融合,以教育创新促进创新教育,夯实人才强国建设基础。
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作为数智赋能新探索标杆校代表,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上海市愚一小学向红分校作为“家门口的好学校”代表,应邀参加本次展览进行校园风采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