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投促办关于对区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061号提案的答复函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投资促进办公室(金融服务办公室)
  • 索引号:SYMB2F3008X0202300021
  •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政务公开
  • 发文字号:长投促办〔2023〕9号
  • 发布日期:2023-05-08

长宁区投促办关于对区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

第061号提案的答复函

 

沈汕、施彧、陈铸等委员:

沈汕、施彧、陈铸等委员提出的《关于新形势下开展科学招商、精准引资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感谢沈汕、施彧、陈铸等委员对长宁区经济工作的高度关注与长期支持。各位委员提出的关于新形势下开展科学招商、精准引资的相关建议,一方面实事求是分析了长宁区招商引资工作的资源禀赋、定位方向,工作短板。同时也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建议,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对我区经济工作具有指导性。接到提案后,我办立即会同区发改委、区商务委、区科委、区规资局进行专题讨论,旨在在现行经济工作中吸纳践行各位委员的真知灼见。

我区作为上海中心城区之一,区域面积37.1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7.41万。拥有发达服务业、高度化国际水平、深厚文化底蕴,是上海改革开放、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我区是虹桥品牌发源地,是全市最早发展楼宇经济的中心城区之一。

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增加区域公共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竞争日益激烈,难度不断提升。在区域资源禀赋方面,受减量化政策、改扩建限制、环境评价等多重因素制约,土地资源基本饱和,在硬件上对招商引资形成制约;在大中型企业落地方面,由于区域位置在办公楼宇租金与楼宇品质上与周边区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落地存量高附加值龙头企业、大型规模企业存在一定影响。这些都是我区在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瓶颈。

我区面对招商引资的新形势,有些工作做法与各位委员所提出的内容不谋而合。从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完善相关工作机制,提升管理服务质效等方面,我区都从各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一、腾笼换鸟,优化空间资源配置

1、推进国企存量土地资源高质量利用。我区规划资源部门提出“更新一批、减量一批、收储一批、保留一批”的“四个一批”处置原则。针对国企土地利用现状,以“四个一批”为原则,对低效用地形成分类施策的操作路径。土地资源部门与产业部门建立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制度,以单位面积产税为主要抓手,评估土地利用效率,对低效产业用地在技术改造、财税、电价、环保、金融等方面实施差别化政策,研究产业用地低效利用的倒逼机制。

2、推进旧城区改造为商业空间赋能。在愚园路、武夷路等改造中,我区国有集团公司跨前与创邑SPACE合作开发,以年轻化、人性化、数字化商业体开发理念结合区域招商引资高附加项目进行定制化的改造。与时俱进打造中山商圈、天山商圈的现代化氛围,加快人气集聚力度。以金虹桥国际中心、南丰城,龙之梦、长宁来福士广场等知名标杆性商务楼宇为轴心,扩大商圈影响力。筑巢引凤,与铁狮门共同开发地块,引进货拉拉华东区总部,形成商办集聚高地。

二、产业集聚,完善科学布局

1、关于“对大型园区加强规划、突出特色,形成由‘同质化零和竞争’向‘差异化共赢发展’转变的良好局面”。

“虹桥之源”在线新经济生态园于2022年成功创建为市级在线新经济生态园,是上海在线新经济在西部的重要布局。生态园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数字健康、数字出行、数字消费、数字空港等新业态,2022年数字经济企业实现综合税收同比增长超过21%。为全力推进城区数字化转型,积极布局未来发展新赛道,打造高成长、高集聚、高质量的“数智”,持续建设在线新经济产业高地。2023年长宁区起草了生态园年度行动计划,初步拟定了集聚培育数字经济企业数、打造数字经济特色园中园及有显示度的数字经济功能平台等指标,并从产业培育、人才服务、制度创新、综合配套等方面梳理了10余条举措任务。其中,明确了“主题式打造园中园,积极构建更具活力的生态园特色化发展体系”等相关工作。

2、关于“推进好新兴产业布局”。

长宁区认真落实国家和上海市双碳和节能工作要求和部署,积极布局绿色低碳赛道,全面推动我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定出台本区节能减排降碳政策,将“支持打造低碳产业生态”纳入扶持范围。对新引进的双碳企业,给予一定运营扶持;鼓励各类园区及楼宇打造低碳产业生态主题园区,对低碳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的园区和楼宇运营单位,给予一定地支持。与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签署“双碳”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临碳港”孵化产业园。多次举办绿色低碳产业企业技术交流分享活动,如BOMA年会等,聚合资深投资机构、低碳领域高能级跨国公司和新能源代表企业,围绕节能降碳相关领域深入探讨交流。下一步,长宁区将持续优化双碳产业发展环境,充分发挥政策效应,吸引低碳企业集聚。

3、关于“发挥重点产业、楼宇辐射带动作用,在生态裂变、效益增长、板块增加的过程中以商引商、以商聚产”。

近两年,为积极营造重点产业发展生态,长宁区携手知名投资机构、重点产业龙头企业,搭建政策、资本、载体、人才、技术、应用场景等对接平台,围绕智能网联、元宇宙、数字时尚、绿色低碳等领域,累计举办区创投沙龙20场,搭建更顺畅、更精准的产业合作交流平台,并探索推动创投沙龙生态圈建设。下一步,长宁区将进一步做强做优区创投沙龙,通过加强系统谋划、整合各方力量,充分挖掘沙龙参与嘉宾背后的资源,努力实现生态裂变,推动更多创投生态链企业落地长宁。

三、综合施策、提升管理服务质效

1、近两年,为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整合招商引资部门的服务职能,更好地提能扩效,进一步发挥产业部门的专业优势和街镇的综合优势,形成产业部门强指导、招商部门重推进、各街镇有服务的投资促进服务模式,以“1+8+4”联合体模式进行招商引资,形成队伍联合、指标融合、资源整合的招商引资新局面。“1+8+4”联合招商模式:“1”即由纳入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临空、新泾镇和程桥街道及区发改委、区财政局、虹桥办等条线部门组团成立东虹桥招商联合体;“8”即由新华街道、江苏街道、华阳街道、周桥街道、天山街道、仙霞街道、虹桥街道、北新泾街道及相关国有集团公司、产业部门、人民团体组成街道招商联合体;“4”即由区商务委、区科委、区金融办、区市场监管局根据各自产业发展规划或部门优势形成专业招商主体。

2、数字赋能,加强系统化招商管理。

为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长宁区开发并上线了“营商通”平台,汇集全区300余处商办楼宇(园区)信息,梳理了市区两级近400项政策条款信息,并记录了各类走访企业及业务部门反馈信息,实现了“服务匹配智能化、产业地图动态化、政策语言市场化”的功能。作为数字“店小二”,“营商通”同时扮演着多种角色。依托“一网通办”,企业只需通过法人一证通登陆电脑版企业专属网页,即可实现交互服务,从而使“营商通”成为企业的智能“服务员”针对企业日常需求,上线了“营商通-企业服务小程序平台,归集各类服务资源,闭环接单、处置、反馈企业诉求,帮助企业疏通堵点,解决难点。

长宁区投资促进办公室

2023年 4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我要留言

留言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