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
第019号提案的答复
民建长宁区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促进长宁区数字金融发展 拓宽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提案根据“数字长宁”发展及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总结分析了目前长宁数字金融产业发展、数字人民币使用面临使用场景缺乏等问题及不足,并就聚焦数字货币应用场景布局、金融科技企业培育、如何吸引数字金融人才等提出了真知灼见。
期间,我办高度重视019号提案的办理答复工作,多次会同区商务委、区科委及区人社局,通过走访、调研、座谈、电话、邮件等多种方式,充分听取贵委的意见建议,为我们明确下一阶段工作发力点,推动科技创新和数字金融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数字人民币试点、金融服务业工作情况
自数字人民币在上海开展试点以来,长宁区积极参与各领域试点工作,并以同仁医院硬钱包支付模式打响全市数字人民币试点“第一枪”。深化数字长宁建设,深入实施3320数字战略,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复苏的主引擎,成功举办首届上海数字贸易论坛,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贸易创新孵化基地落地长宁。聚焦长宁区数字经济企业全球布局,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银行的资源禀赋优势,构建数字人民币场景生态建设发展的“试验田”和“样板间”,打造数字人民币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助力上海建设全球数字贸易枢纽港。尚街创邑空间获评首批上海市直播电商基地。5800余家数字经济企业综合税收同比增长32%,占全区税收的比重达到54%。软件信息服务业营收达到2520亿元,占全市比重超过四分之一。
数字人民币实现应用场景从线上扩展到“线上+线下”组合,2022年1月,发布了《上海市“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2.0工作方案》,为推动公共卫生、健康等基本民生保障更均衡、更精准、更充分,明确提及增设数币支付渠道,依托“一网通办”平台支撑,以“随申办”移动端为服务渠道,以数字人民币为场景拓宽切口,丰富就医支付方式,积极响应国家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政策,助力上海建成全国首个数字货币的医疗支付统一平台。
“十四五”以来,长宁金融服务业开启快速发展新局面,全区集聚银行、证券、保险、私募基金等各类金融企业近千家。形成了以泉果基金、信达期货、华泰创新、尚诚消费金融、东方国际集团财务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及相关专业子公司;仲利国际租赁、宁普时代融资租赁等地方金融组织;国盛资本、弘晖资本、上海地产城市更新基金等私募基金为代表的多层次金融产业格局。
二、下一步工作
(一)营造良好的数字人民币推广环境
一是深入推进数字货币应用场景试点工作,在创意园区离线支付、养老机构为老服务、春秋航空“硬钱包”模式、区属医院快捷支付等成功案例基础上,持续探索引入前沿创新技术,积极争取市级数字人民币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便民场景,提升生活数字化转型服务水平。紧抓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数字贸易创新孵化基地”落地长宁先机,加快培育数字贸易企业,吸引更多金融科技公司主体在长宁落地生根,推动数字人民币支付结算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打造高品质金融科技功能平台和区块链技术应用示范区。加大数字人民币推广宣传,利用线下论坛、创投沙龙、购物节等多样性活动,加深居民、企业对数字人民币的认知,引导更多企业、商铺参与试点,推动数字货币试点从个人拓展至商事主体,助力数字经济再上新台阶。
(二)支持数字人才打造与培养
一是打造高层次数字金融人才集聚工程。综合运用梯度化户籍政策吸引集聚海内外数字金融人才,去年以来,共引进数字人才270名。对接市高峰人才和“国际人才蓄水池”工程要求,加强数字领域高精尖人才的发现和推荐力度,区高层次人才库中共有数字人才104名。推动留学回国人员落户、回国创业、海外人才居住证、浦江人才计划“四位一体”海外人才政策在长宁先行先试和落地见效,大力吸引集聚数字金融领域海外优秀人才。实施科技数字人才培养计划。支持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支持校企合作人才共育项目,逐步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数字金融人才服务体系,在信息技术、数字科技、人工智能等数字领域培育具有潜力的高成长性行业领头人及创新团队。进一步优化校企合作人才共育项目,以发布校企合作项目“揭榜挂帅”的形式,促进科教资源对接企业创新需求,加快数字金融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吸引一批高质量的数字人才落地长宁。营造数字金融人才创新创业氛围。大力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职业技能大赛,挖掘一批市场前景可观、发展潜力巨大的数字金融创业项目落地长宁。聚焦数字金融产业发展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形成市场主体创新和政府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格局,为数字人才创业提供政策对接、财税服务、创业辅导、投资融资、法律咨询、人力资源等一系列服务。优化数字金融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对数字人才的精准服务,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人才引进落户的全程网办,做到人才服务“一次也不跑”和“不见面办理”。优化实施“三位一体”的人才安居工程,加大对数字金融人才的租房补贴扶持力度。通过留学回国人员人才公寓专项支持政策进一步吸引延揽海外优秀数字金融人才。
(三)紧抓数字长宁优化政策
一是持续用好政策。结合长宁区数字化城区的建设,深化数字长宁的产业政策,加大对于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业的引进力度,加大重点企业引进和培育力度,提升金融产业竞争力。加强部门联动,进行政策宣传,持续推进数字经济、数字贸易、数字商务的相关工作。对服务贸易重点企业监测系统,排摸出数字贸易、数字商务领域的重点企业,确保各项统计工作扎实推进。针对有潜力的服贸企业,建立企业清单储备库。二是扎实做好企业服务。持续为区内数字贸易企业持续提供露出机会与合作机会。在数字金融方面,将与各大银行共同努力推动长宁区相关试点工作取得更多全国先发效应,发挥“数字经济”先发优势,大力发展数字贸易新业态,优化数字贸易综合营商环境,全面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三是打造园区经济新格局。坚持服务至上,提升营商软实力,继续深化“政企银”三方对接机制,充分落实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6.0,围绕政务服务、政策服务、企业精准服务等环节进一步破圈增效,推动落实各项助企惠企政策,坚持“容缺、容错,扶新、扶持”,携手区内金融企业,进一步发挥金融科技赋能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打造以愚园路、新华路、虹桥路沿线至东虹桥片区一带以及长宁金融园、西郊国际金融产业园两园为核心的“虹桥财富管理走廊”,形成财富管理生态集聚效应。东部以强化长宁金融园建设为核心,更好支撑高端财富管理行业集聚发展;中部立足国家级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向型经济发展,不断提升财富管理国际化水平;西部积极推进西郊国际金融产业园二期建设规划,支持东虹桥中心打造航空金融示范园区。力争将虹桥财富管理走廊建设成为立足“大虹桥”、辐射长三角的财富管理高地。依靠长宁园区经济,扎实做好金融科技、金融创新等项目招引和培育,不断完善金融产业体系,着力推动长宁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长宁区投资促进办公室
2023年4月26日
联系人姓名:史伟骅 联系电话:62118056
联系地址:娄山关路555号7楼 邮政编码:20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