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长宁区政协第十五届三次会议第091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商务委员会
  • 索引号:SY6887023680202400005
  •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政务公开
  • 发文字号:长商务发〔2024〕16号
  • 发布日期:2024-05-07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签发人:骆乐

王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入境旅游开放为契机,加大长宁国际开放度和引进外资力度的建议”的书面意见收悉,经我委研究讨论,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关于您提到的:策划、制作面向境外人士的宣传内容,例如用“Friendly Changning”为主题向境外展示长宁的人文、旅游、营商环境,向世界说明长宁,讲好长宁故事。

长宁是上海的重要门户,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开放特征鲜明,国际化程度高,对外交往频繁。全区登记境外人口约占上海境外人口总数的1/5,区内聚集了外资企业近6400家,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86家,居中心城区前列,是上海境外人士和机构最为集中的区域。为外籍人士提供贴心、便利的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始终是长宁区的重点工作之一。

近年来,长宁着重围绕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加大宣传力度,提升长宁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一是通过举办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上海长宁国际草地钢琴音乐节、虹桥文化之秋文化购物旅游节等文旅品牌活动,不断增进国际社会对长宁的了解和认同。二是深入挖掘长宁文旅资源,以愚园路-武夷路、番禺路-新华路、延安西路-虹桥路等为重点海派艺术旅游生活圈,融入音乐、非遗、建筑可阅读体验,将艺术赋能城市微旅行,推出“何以爱长宁”微旅行路线。通过制作中英文宣传视频,在何以爱长宁小程序进行推介,打造“主客共享”的长宁街区新体验,讲好长宁故事。三是持续做好优化营商环境的宣传。近年来,长宁区持续搭建对外交流平台,举办“凝聚香江—闪耀虹桥”长宁投资环境推介活动、“四海共芳菲”第十三届传统艺术邀请展等;持续做好国际对外传播,在市“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中蒙媒体上海行”“进博记者团长宁行”活动中组织中外媒体集中采访,并在《上海日报》等海外平台推送长宁形象短视频,在“上海长宁”客户端推出了英文、日文、韩文页面,每年更新制作中英文双语外宣手册《长宁告诉你》,多维度展现长宁形象。近期,长宁区委宣传部还在“虹桥友谊奖”颁授仪式等涉外活动中邀请《中国日报》、ICS等外宣媒体报道外资企业在长宁的经营发展及对营商环境的感受体验,并通过宣传上海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打造长宁对外服务品牌。

关于您提到的:信息服务缺少一站式平台,建议重点聚焦外籍人士来沪主要需求,涉及经商、工作、旅游、留学与消费等若干场景,以清单式服务指引、友好型办事指南、高频事项检索等方式,实现对相关信息的准确导航,开发打造境外人士长宁版“一网通办”平台。

为服务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推进长宁区国际精品城区建设,助力长宁奋力打造“四力四城”,长宁区围绕上海市外事工作的重大事项、重大任务,扎实推进调查研究,走进国际社区、外商协会、服务机构等,深入了解服务外籍人士工作的痛点难点。积极争取市级功能落地长宁,整合外籍人士服务功能,不断提升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古北市民中心等窗口平台的综合服务能级,让在长宁的外籍人士工作安心、生活放心、过得舒心。

为进一步加强涉外服务供给、提升涉外服务能级、优化涉外服务环境,加快把上海建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新起点上推动上海更高水平开放和更高质量发展,2023年底,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上海国际服务门户”,并将其打造成为泓杨城市精神品格、展现良好营商环境、传播上海城市形象的重要平台。门户采用“一个多语种、三个社交平台账号、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的结构框架,从解决外资企业和外籍人士在沪的主要需求和痛点难点问题出发,设置相应的服务内容板块,主要包括商务、工作、旅游、学习、消费等五情景,三个不同阶段的情景导航板块和多个城市咨询服务版块等。长宁区政府主要负责加强宣传推广、提供具体内容信息,做好相应板块和栏目内容保障工作,各相关部门积极做好涉外线上办事工作。目前,门户已上线长宁区智能服务中心,涵盖了在长宁区范围内的居住地登记,公寓申请、学历资质评估、外币交换、餐饮住宿指南等各类便利境外人士工作生活的功能。

后续长宁区将做好运营保障工作,针对境外人士工作生活需求挖掘更多涉外服务应用场景,做好已有功能更新完善与新应用上线,为外籍人士提供更好的办事体验。持续在助力外籍人士的服务和融入上尽心尽力,在国际社区治理、平台搭建、营商环境等方面大胆创新,使外籍人士各得其所,各尽其才,才尽其用,努力提升长宁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迸发创新创业活力。

关于您提到的:充分利用境内外主流社交媒体和渠道进行推介,通过活动策划、线上线下联动等多种方式推荐长宁,多渠道为长宁招商、引流。

三年疫情冲击,外资经济遭受严重影响。为此,长宁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外资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全力巩固和增强外资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首先是机制保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上海市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等文件精神和市级部门要求,加大外资工作力度,建立长宁区外资工作协调推进专班,进一步加强对长宁区外资工作的组织领导,并建立健全外资促进和投诉服务机制,强化制度保障。在专班领导下形成外资项目管理机制和街镇服务专员机制,条块结合、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街镇投促工作特色亮点,建立外资招商大项目数据库、强化招商人员业务培训,抓住重点国别招商、重点项目、载体、活动及合作伙伴等要素,共同推进外资项目的落地。

其次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围绕绿色低碳等新赛道,与上海日报合作,举办“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领军者”颁奖仪式,搭建大虹桥—中欧企业跨国交流平台;疫情期间及疫情结束,围绕外资总部企业诉求,做优“总部圆桌会议”品牌,稳定企业预期,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依托“大虹桥商务会客厅”“东虹桥企业会客厅”等各式各样平台开展产业主题活动,做大做强产业生态;加强与外国商协会、平台机构等联系和互动等,加大向欧洲企业推介长宁的力度,不断拓展外资招商宣传新渠道。依托大虹桥营商服务中心、“RCEP企业咨询服务站”等专业服务窗口,邀请市商务委、市贸促会、会展海关等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顾问团,通过举办各类政策培训会,上门走访企业等方式,为外资总部企业提供专业级服务,助力总部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深化与上海海关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扩大进博会溢出效应、RCEP开放合作等内容,聚焦企业发展需求,推动制度创新,持续推进营商便利化。

第三强化外资招商引资。一是加强市区联动、跨部门协作,借助平台资源合力招商。今年1月,新版上海国际服务门户上线试运行,门户的三个海内外社交媒体平台(脸谱、X平台、微信英文版)同时对外启用。平台为来沪经商、工作、旅游、留学、购物等外籍人士提供权威的政策服务、精准的资讯服务和贴心的生活服务。同时,区人社局设立上海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官方网页,作为全市首个区级国际服务门户网页,涵盖海外人才“衣食住行游购娱医教养学”等。区投促办将积极对接市区两级平台,持续深化跨部门协同、抓好市区联动招商、跨部门合力招商,利用市级、区级平台赋能,宣传好长宁的营商环境,在为境外人士来到长宁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务的同时,实现招商引资转化工作一站式服务。二是加强与功能性平台互动。发挥区内领事馆、国际商会组织集聚优势,开展精准经贸对接会,吸引企业落地;依托大虹桥中日企业交流发展联盟、大虹桥—中欧交流平台、长宁中德产业促进中心等平台,搭建企业交流、互动机会。三是积极开展政企合作,发挥企业“系主”、产业“链主”作用。随着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复苏,旅游业持续恢复向好,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携程系企业贡献度同比增长130%,携程旅游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被认定为2023年度服务区域经济“特殊贡献企业”,携程的海外版应用Trip,也受到了不少出境人士的关注和青睐。2024年市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调要丰富招商模式,“潮涌浦江”投资上海全球分享季系列活动计划于今年2月至6月举办,区投促办也将积极开展“走出去”招商活动,希望企业积极发挥市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开展政企合作,依托商旅平台功能,如供应链大会等,开展长宁区营商环境专场推介。四是区级招商引资宣传“三件套”全面升级,做好招商“宣传员”。为积极宣传长宁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外商投资选择长宁、落户长宁,长宁区投促办每年更新《上海市长宁区投资指南》、投资长宁宣传片及PPT,并有中文、英文、简繁体等多个版本,便于境外人士全方位认识长宁、了解长宁。区投促办将不断夯实招商引资基础工作、宣传工作,从国家战略、区位优势、投资环境、城区底蕴、楼宇载体、产业布局等全方位、多语种宣传长宁,力求宣传效能最大化,同时也让意向企业第一时间找对人、少跑路。

最后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支持长宁区的发展!

 

 

上海市长宁区商务委员会

2024年5月6日

 

 

 

 

承办单位通讯地址:长宁路599号812    邮政编码:200050

联系人姓名:江小梅                   电话:22050846

电子邮件地址:jiangxm@shcn.gov.cn

我要留言

留言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