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签发人: 金卫峰
尊敬的郭海、周嘉、郑爱长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有温度的环城公园带,强化便民服务功能的建议”收悉,经与区商务委、区文旅局、区东虹办、新泾镇等单位研究会商,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长宁外环绿道是所有外环绿道中最早启动建设,最早优化功能体系,也是最早完成环上驿站建设的区段,全长6.25公里,形成了长宁区的骨干绿道,沿线包括临空园区、机场东片区等办公、商业载体。结合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我局将进一步推动区域部门联动,探索推进“商旅文体展绿”融合。
一、探索以“人民公园”为目标的驿站运营模式创新
长宁区环城公园带驿站自建成以来,一直秉承公益、便民、绿色的运营主旨,由外环绿道的养护单位将驿站运营统一纳入日常维护,实现了降本增效。2023年,借助网络的传播力量,这条绿道被市民誉为“最美骑行路线”、“最佳跑步训练路线”。赏花、赏景、看飞机,骑行、跑步、散步、遛娃等名词经常出现在市民对绿道的点评里。
仅2023年一年,驿站、绿道举办各类大小活动累计达34场,涉及万余人次。这些活动涉及初心讲堂、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长宁区实践案例展、露营、健步走、摄影比赛、生境调研、生物多样性巡展、亲子活动、东虹桥招商活动等,实现了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社会效益的叠加,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2024年3月2日,由区绿管中心联合绿道养护单位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一起推出了“小宁绿道观察家系列”公园科普讲座活动。该系列活动面向市民,结合绿道当季植物,理论讲座结合户外观察,让市民在自然环境里近距离接触自然教育,进而打造长宁外环生态绿道品牌。同时,临空园区作为“两园一道”属地化运营单位,将借助休闲运动空间,搭建营商服务平台,服务更多的企业。东虹办将积极探索建设靠近北临空的“采绿庭”主体服务驿站,辅助自闭孩子们就业的咖啡店,丰富外环绿道商业配套的同时,也作为园区企业公益实践站点;结合临空“新青年研究所”的内容和资源,在驿站设立Z世代企业青年文化主题展、青年活动空间、青年洽谈空间;研发森林探索营(青少年学习营),联动音乐公园、体育公园等空间载体,向长宁青少年开放课程。
二、推动绿带“线上”、“线下”场景融合数字化转型
为提升市民的游览体验,外环绿道的养护单位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制作了“环城公园+”小程序,市民可通过小程序进行便民自行车租赁、活动预约,也可浏览绿道相关的讯息、科普文章。2023年“五一”、“十一”期间,市民通过小程序进行了露营活动的预约,收到了良好反响。2023年11月,“从上海到青海:共引一江水,共抓大保护”活动在5号驿站“有年堂”举行,会场直播连线了上海自然博物馆、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三江源国家公园分会场,实现了“线上”、“线下”场景融合。
2024年3月5日,上海市公共绿地建设事务中心正式推出“上海环城生态公园带”微信公众号,长宁外环生态绿道今后将通过该微信公众号对外发布活动信息。目前,长宁区已经成为98公里环城生态公园带上首个数字化重点实行区域。
区商务委将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角度,在外环绿道或附近相关可及的商业载体、办公区域、居民社区进一步布设智能服务新终端、智能零售新终端,如智能充电宝、机器人咖啡等,构建融合性数字场景,为市民提共更加便捷的贴心服务。
三、鼓励社区、企业、社会团体共同打造贴合外环绿带的优质内容
2023年,绿道养护单位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与上海园林规划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院、上海昆虫协会等科研单位在绿道内开展生物多样性的首次普查调研工作,绿道内的公益科普讲座也得到了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由长宁区生态环境局牵头,区绿管中心配合,专业摄影师在绿道内拍摄了植物、动物的音像照片科普资料。此外,由程家桥街道和新泾镇牵头,机场小学和绿苑小学将在绿道内举办植树节活动,将绿道作为校外科普基地。
前两年,绿道志愿者团队账号已在上海志愿者网成功注册,今年计划在绿道内再次招募志愿者,组织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建设环城生态公园带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的工作中来。同时依托属地街镇力量,充分发动社区企业、社区学校、文明巡讲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社会力量、社会组织,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宣讲、自然认知、环境调研等一系列科普知识普及,共同打造居民喜闻乐见的生态绿道和绿色空间。
感谢您对绿化市容工作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长宁区绿化人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走稳人民城市之路,书写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承办单位通讯地址:芙蓉江路36号 邮政编码:200336
联系人姓名:王远航 联系电话:62708428
电子邮件地址:wangyuanhang@shcn.gov.cn
(此件公开发布)
长宁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2024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