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长宁区政协第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00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 索引号:SY0024384790202500007
  •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政务公开
  • 发文字号:长科委〔2025〕5号
  • 发布日期:2025-04-22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签发人:詹镭

潘瑾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落实上海硅巷建设行动方案,提升建设能级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对本提案的办理概述

区科委认真研究区建管委及华阳街道提供的会办意见,并与建议委员进行了沟通。结合推进工作,形成答复意见如下。

二、对建议的答复

(一)总体规划

长宁结合区域实际,把握科创回归都市机遇,积极探索打造“上海硅巷”科创街区。2022年,区科委科协会同相关单位成功申报创建“上海硅巷”科创街区。

2023年,区政府通过《长宁区全面推进“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并正式对外发布。该方案划定了硅巷的四至范围,梳理了五大板块科创基础及优势,设定了四大具体任务及重点实施6大专项12个子项行动,提出五条基础保障措施。

2024年,区委常委会承接区委重点调研课题——关于整合科创要素资源,增强创新策源功能,推动“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建设,并形成调研报告。该报告重点梳理了“上海硅巷”科创街区主要情况和短板不足、对策建议以及成果运用转化的具体举措,着力推进“七个专项行动”,促进调研成果转化。

2025年,区领导牵头相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通过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梳理载体空间资源、培育高质量孵化器、做优科创金融服务、提升街区形象氛围等举措,不断推进“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建设。

(二)具体举措

我们将继续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加快形成产业生态圈、不断优化服务功能、持续提升整体环境,全力提升“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影响力。

1、关于探索科研项目协同开发模式的建议

为落实区委关于推动“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建设的重点课题调研,区委常委会第一时间成立课题组,开展了关于“上海硅巷”科创街区的资料梳理、数据分析、实地排摸、学习考察、座谈交流、专题研究等调研活动,先后走访中国科学院微系统所和中国科学院硅酸盐所、实地走访街区空间载体及兄弟区、召开课题现场推进会、专题研究街区、具体项目推进,推动科创孵化器等具体项目方案再细化、再聚焦。最终,梳理出“上海硅巷”科创街区提质升级的基础优势及裉节问题,研究提出符合实际、加快落地的思路举措。后续将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优化工作机制。探索深化与高校、院所、创投机构、服务机构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挖掘在地资源,瞄准产业孵化培育与科研院所、高校基础研究的契合点,找到发力点,形成院地合作专项行动方案,建立常态长效合作机制。

为搭建合作平台,我们不仅积极发挥中国科学院两所成果转化部门以及新型研发机构的作用,为科创企业提供中试和技术转化服务,同时,也发挥着新微科技集团、华泰创新等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以市场化方式支持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孵化。2024年,“上海硅巷”高质孵化器建设共同体成立,“上海硅巷”创新孵化平台建设启动。2025年2月12日,“上海硅巷”科创生态协同创新平台、“集成电路应用创新概念验证中心”正式揭幕。

2、关于搭建激发创意交流和展示的科创服务场景的建议

一方面,愚园路、武夷路等风貌道路建设成效显著,有机融合街区休闲文娱、办公培训等配套功能,形成差异化特色。先后重点打造了“硅巷NO.1”、硅巷创客厅、武夷新象限、翡悦里等科创空间,逐步推进平台载体导入,华阳街道联合东华大学在创客厅设立的SeekerLab数智服务实验室,为双创人才提供实验性展示空间和交流平台。同时,2024年,结合城市体检工作,区建管委牵头开展“上海硅巷”科创街区更新提升研究,对标“上海硅巷”的创建目标,针对体检中发现的空间载体、空间品质、设施配套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甄别具有更新潜力的资源地块,提出下阶段的更新方向。2025年是长宁区第四轮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行动计划聚焦重点区域,助力打造“上海硅巷”科创街区,整合中山公园区域、愚园路、武夷路等现有文化资源,通过城市更新盘活区域内存量载体,重点开展人民电器厂、新联纺和武夷路305、337号等地块更新研究,推进延安西路轨交站更新等公共设施优化项目,疏通区域慢行系统、推动企事业单位附属空间开放、打造科创街区公共绿地,进一步提升创新服务、住房配套、公共服务等功能,促进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科创企业、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间的良性互动。

另一方面,我们结合区域历史人文资源、文创资源,以更高浓度的科创文化涵养街区人文生态。持续培育“科字号”社团集群、开展各类主题沙龙,办好创新说、“上海硅巷”早餐会、创投沙龙、创投下午茶等系列活动,提升长宁区“科技节”影响力和显示度,营造充分激发创造活力的科创文化氛围。

3、关于完善信息服务与资源对接机制的建议

我们后续将在原有工作专班建设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明确各单位责任分工,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形成组织合力,通过专班推动健全平台、建强生态,高效链接先进科技成果、科创企业及各类服务资源,及时协调解决问题。

打造创客服务,建设孵化平台。通过打造“上海硅巷”创客厅、推动建设高质量孵化器、提升完善硅巷NO.1创新空间功能,进一步形成“上海硅巷”定西路“科创金三角”。发挥首批金牌科技经纪人的桥梁纽带作用,衔接科技与产业,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模式,做好科学家与企业家链接的枢纽,不断引入新的科创团队、企业和人才。

建设全链平台,集聚多功能。以“虹桥人才荟”建设为契机,使“上海硅巷”创客厅,成为集科技人才服务站、资本技术链接点、产业生态协同“荟”、综合服务供给区于一体的全链条创新创业平台,目前已集聚上海市新阶层科创服务团“上海硅巷”首站、上海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基地“上海硅巷”分中心、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长三角科创金融联盟等10余家功能平台进驻。

发挥综合服务优势,强化资源统筹服务。华阳路街道作为“上海硅巷”科创街区的重要承载区,积极促进院地合作、条块联动、政企互动,发挥各类平台资源和智库作用,探索构建涵盖金融支持、工商税法、人力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等功能的全覆盖、全周期综合服务体系。梳理汇总形成“上海硅巷”科创街区服务清单,为科创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努力营造人才近悦远来和企业蓬勃发展的服务“软环境”。

 

长宁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5年4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姓名:朱丹丹           联系电话:22050969

联系地址:长宁路599号       邮政编码:200050

我要留言

留言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