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036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索引号:SY00243825X0202400018
  •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其他
  • 发文字号:长发改 〔2024〕21号
  • 发布日期:2024-04-26

民建长宁区委:

你们提出的《有关银发经济产业纳入长宁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的若干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该提案中提出,在上海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的背景下,发展银发经济以促消费、稳就业及产业发展和提升民生幸福指数,具有巨大发展空间潜力可以挖掘,并相应提出引入相关高质量企业、培育高质量人才、完善金融配套服务政策、优化银发经济发展营商环境等建议,你们的建议极具前瞻性,在当前上海市和我区积极推进一老一小相关工作的背景下,意义重大。

针对你们的提案,我们会同区民政局、区商务委、区投促办、区人社局等部门对长宁区银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具体如下:

一、当前长宁区银发经济发展情况

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长宁区积极响应国家和上海市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工作要求,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1.将银发经济融入长宁区重点产业。长宁“3+3”重点产业体系中生命健康产业、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等均契合银发经济发展要求,近年来,通过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成立产业联盟、举办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等举措,银发经济相关产业保持了较强的发展势头,打造了“生命元山”等载体项目,集聚了丹纳赫、贝泰妮、联影医疗等知名企业,落地了上海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大虹桥服务站等功能性平台,产业能级和标识度不断提高。

2.持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编制《长宁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2-2035)》,提升优化存量养老服务设施,引导新增养老服务设施向需求集中区域配置,鼓励发展复合功能养老机构。鼓励发展多元多样为老助餐服务,供餐服务能力达到1.7万客,长者食堂服务质量在2023年度市级监测中列中心城区首位。强化医养结合,在机构层面整合养老院与护理院,内设医疗机构或与属地医疗服务机构签约服务,5家养老机构落地“养老院+互联网医院”模式,在社区层面推广“三站一体为基础、康养驿站为补充”模式,居家层面,为有需求老人提供家庭病床、家庭医生签约、健康档案等服务。优化养老床位结构,对新建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和护理型床位改造给予扶持,全区保基本养老床位4579张,护理型床位3688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475张,为基本养老服务和失能失智老人长期照护提供有力支撑。

3.推动养老服务业多元化发展,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养老服务业,成立全市首个资金总规模达300万的区级养老服务专项基金。持续放大长宁营商服务“磁场效应”、行业资源集聚“规模效应”和养老服务全链“辐射效应”,围绕食品捐赠、养老公益、医养结合开展签约协作。创设长宁养老赋能“楼门口”服务体系——养老“颐小时”品牌项目,将养老政策咨询宣讲等服务配送至白领楼门口,助力营造更有温度的营商环境。

4.大力培育银发经济人才。制定《长宁区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开展养老护理员技能等级持证率“达标”计划、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尖兵”计划、养老服务机构金牌管理者“选树”计划与养老服务护理等级“提质”计划。对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管理人员开展岗前培训及定期培训,与上海开放大学合作开设老年护理大专班、中专班。完善养老护理员稳岗措施,落实市区两级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等政策,引导用人单位合理确定护理员工资水平,吸引更多年轻人进入养老服务行业。强化需求导向,逐步引导完善养老机构社会工作者和专业心理服务人员配置和医护人员针对性培养机制。

二、下一步工作考虑

1.鼓励区内企业提供银发经济产品与服务。推动商业、物业、家政、医疗、文旅、体育、地产等行业与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打造老年友好酒店、老年友好商场等,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鼓励引入常见大病的初筛检查机构,有效提高老人生活质量。鼓励金融机构丰富产品类型,推出养老理财、养老基金、养老保险、养老储蓄存款等优质养老金融产品。鼓励区内金融机构、平台型企业等强化适老服务,升级用户APP,推出老年关爱版本并协助老人熟悉使用流程,设置爱心服务窗口,为老年客户开辟业务办理“绿色通道”等。探索发挥大虹桥交通便利的枢纽优势,谋划打造融体检、护理院、疗养院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设施,打造银发经济长宁品牌。

2.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强化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社区为老助餐等高质量发展。优化社区长者食堂服务运营服务,提升社区助餐服务品质和服务满意率。丰富社区养老服务供给模式,提升养老顾问服务能力,发展养老顾问实体店模式,推广宣传“沪助养老时光汇”项目,推进“金色乐活”、“金色守护”、“老吾老计划”等,健全非正式照料支持体系。持续开展AI关爱电话、智能水表、“一键通”等各类智慧养老服务项目,推进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建设。

3.加快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全区养老服务人才评优项目,形成包括照护服务人才、运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的训练营,通过“遴选”、“培养”、“评比”增强训练营成员的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对优秀人员并给予奖励。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提升项目,对在岗养老护理员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开展养老护理员区级技能大赛及市赛技能大赛前集训项目,选拔一批业务水平较为突出的护理员,加快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4.提升长宁区银发经济发展影响力。持续推动长宁3+3重点产业与银发经济融合发展,强化生命健康、互联网+生活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银发特色。汇集高端商务要素资源,积极承办银发经济行业交流会、高峰论坛、学术研讨会等,利用创投沙龙、商务会客厅等品牌活动,搭建政企之间、企企之间沟通交流合作平台。强化创投生态招商。用好区内两大金融园资源,发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基金等落地本区的优势,放大杠杆和引导作用,吸引更多知名创投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助力区域银发经济发展。

感谢你们对长宁区响应国家“一老一小”战略部署,推进银发经济发展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以及提出的前瞻性和建设性意见,我们将积极拓展思路,丰富长宁区银发经济产品供给,提升银发经济服务能级,打造银发经济长宁品牌,同时真诚希望你们能一如既往地关注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欢迎随时与我们沟通联系。

希望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我要留言

留言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