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长宁区委员会: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上海国家首批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长宁范式 擦亮长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特色品牌的建议”提案收悉。提案围绕完善我区产教融合顶层设计、建立市域产教联合体、构建人才培养闭环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非常感谢您对区相关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长宁区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积极对接区域产业政策,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校企合作联动,优化专业布局调整,完善学校办学主体功能,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不断加强长宁区产教融合能力。
1、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是对接市级政策,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建设。2020年、2022年我区先后推荐携程旅游、春秋航空、神州数码、深兰科技以及南洋万邦两批共5家企业纳入上海市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库。根据市级要求,我区积极引导产教融合试点企业制订并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三年规划,引导企业深入参与“引企入教”改革、协同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二是针对学历教育服务、非学历教育服务、教育辅助服务以及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众创空间等教育相关行业企业,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相关税费优惠政策。三是积极支持引导企业自行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印发《长宁区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开展职工职业培训工作实施办法》,为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本市劳动者登记发放职业技能提升补贴,近年来本区企业每年组织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达4万人次以上。四是支持资助技能竞赛活动,支持资助技能竞赛活动,组织选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国家技能大赛和市级竞赛项目的相关支出按实结算;对各类竞赛的优秀承办单位,给予最高2万元的奖励补贴;区级职业技能竞赛获奖的选手,比照市标准1:1给予区级一次性配套奖励。
2、持续推动职业教育水平提升。一是做好职业教育经费保障工作,加大职业教育学校教师人员经费、职业教育基础设施改造、职校品牌课程开发等经费投入,2021-2023年累计安排职业教育经费2.99亿元。2024年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安排预算1.17亿元。二是对接区域航空服务业发展优势,打造专业发展集群。区内现代职校2018年开设航空服务业中职专业;2021年与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设航空物流管理中高贯通专业;2023 年底申报机场运行服务与管理中高贯通专业,已经获批,2024年9月将向全市招生。三是顺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促进校企融合。2022年起区现代职校与上海锦江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培养汽车运用与维修专门人才,形成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四是发挥动漫与游戏专业优势,推动资源库建设。区现代职校开展动漫专业教学开发、师资培训、企业项目孵化等工作,搭建动漫人才培养、教学、科研、资源建设和交流合作平台。
3、扎实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一是积极抓好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建设,围绕长宁3+3重点产业方向,推进长宁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引导集聚春秋集团、携程旅游、建工集团、中国航协、樊登读书等企业举办设立培训机构。二是发挥区内神州数码等市级教师企业实践基地作用,推行“校企互兼互聘”的师资培养模式,允许院校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双向流动,建立区域共享的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库。三是积极支持引导企业推进职工新型学徒制培训,促进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自2019年以来,先后发动春秋、携程、东航技术、扬子江大酒店、古北物业、百秋等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累计培训2000余人次。
下一步长宁将汇聚高校、企业、职业学校合力,对接区内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一是健全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联动规划机制,跟踪《上海市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方案》,结合区域资源和产业特点,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服务上海市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结合“十五五”前期工作,开展产教融合实践研究,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及产业园区等的协同推动和服务职能。二是统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结合产业特点探索差别化职业教育发展路径,鼓励、支持与本区产业紧密结合的高职院校发展。三是完善校企双方交流合作机制,培育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鼓励龙头和骨干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创新合作模式,探索新型产教融合协作机制,引导相关企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人才协同培养。四是做好职业教育经费保障工作,积极落实《长宁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四五”规划》,持续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不断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加快构建符合时代需求的职业教育体系,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给长宁打造产教融合特色品牌提出宝贵建议,同时也希望您能够一如既往地关心我区经济发展,把实际工作中好的建议提供给我们,继续为长宁发展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