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15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索引号:SY00243825X0202400012
  •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其他
  • 发文字号:长发改 〔2024〕15号
  • 发布日期:2024-04-23

郁真致、韦建、周蔚然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帮助长宁区中小企业解决‘数字化焦虑’的建议”提案已收悉。提案围绕强化技术牵引、降低转型成本、提供引领示范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好的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议。针对提案建议,我们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提出解决采纳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区紧紧围绕“四力四城”建设目标,持续健全体制机制,夯实数字转型底座,打响“数字长宁”品牌,全面营造良好的数字生态氛围。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长宁数字经济强劲发展,2023年,6100余家数字经济企业实现综合税收309.7亿元,同比增长17.7%,占全区税收比重达到55.4%;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超过2600亿元,同比增长60%左右;亿元以上交易量电商平台29个,电商平台交易总额居全市第一。

一、强化数字化转型技术牵引

从开展数字化诊断、搭建企业交流平台、推动企业诉求纳入市级文件等方面,积极引导企业加强数字化转型技术布局,支持中小企业企业不断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一是推动企业开展数字化诊断。根据《上海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按照“以诊促转”的工作思路,积极组织开展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诊断工作。加强与中国联通、上海质科院、毕马威等市级数字化诊断服务商沟通,积极推动区内制造业企业进行重点对接,经全面发动、跟踪指导,2023年共有5家企业在上海市数字化诊断平台完成数字化诊断,后续将以诊断结果作为重要抓手,会同各服务商,对数字化水平有待加强的企业,推动企业量身定制数字化提升方案。二是搭建企业交流平台激发技术创新能力。2023年,聚焦数字消费、可信数据、智能网联车、大语言模型、工业互联网、智能机器人、航空科技等领域,举办20余场长宁创投沙龙,增强中小企业融入产业链、创新链的能力;联合中国信通院举办“ICT+深度观察报告会上海分会场暨‘虹桥之源’大模型驱动数字经济新生态峰会”,探索大模型的前沿技术创新和落地应用实践,培育产业生态。三是推动区内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诉求纳入市级条例初稿。配合市经信委开展《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立法点课题调研,走访座谈区内数十家数字经济企业,推动企业诉求吸纳进调研报告,据了解,我区中小企业诉求建议将在《条例》初稿的“发展在线新经济”“培育数字经济新赛道”“打造创新平台与载体”“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体现。

二、加大数字化转型支持力度

为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发展,多措并举降低企业转型成本。一是不断优化涉企政务服务。持续推动政务服务数字标准化建设,深化拓展企业专属网页等涉企在线服务能力,逐步打造以企业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平台。依托“一网通办”平台企业专属空间及开设政策中心专区,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根据用户画像形成企业标签,实现政策服务的主动提醒、精准推送;提供在线政策体检服务,帮助企业了解政策项目的适用条件及具体申请要求,提高申请通过率;2023年,上线移动版“企业云”长宁旗舰店,进一步为企业用户提供便利;持续打造数字“店小二”,运用好“虹桥人才荟”微信公众号、“人才通”小程序等宣传平台,拓展线上服务功能。二是加强政策集成创新。通过将原来分散在各条线的政策集成优化,整合形成“1+1+N”政策体系,政策内容更加紧贴企业诉求,便于中小企业清晰、便利的查询、了解、申报;加大政策的宣传推介力度,在区年度优化营商环境暨投资促进大会上对外发布,进一步提高政策实施和企业服务的直达性、精准度和实效性。三是发挥政策资金扶持作用。支持数字经济企业申报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2023年麦歌恩微电子、晓途科技、兴容信息等7个企业获批,覆盖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智能营销等领域,预计将获得合计1400万元市级资金支持,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四是补贴企业数字化诊断评估费用。根据《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开展2023年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积极组织我区数字化服务商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申报“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开展数字化诊断评估”专项,质科院共对我区24家专精特新企业(其中4家为联合诊断)完成数字化诊断评估,相关材料经区级初审后提交市经信委,预计将获得财政补贴资金60万元。五是鼓励创新应用场景开放。持续围绕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和“3320”数字战略,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重点支持交通出行、就医健康、为老养老、教育教学、文化体育、社区服务、智慧商圈、金融科技等八个领域,积极配合有关单位开展应用场景试点,做好相关技术支撑和项目立项工作,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应用场景的试验场。六是推进人才服务保障。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人才引进落户的全程网办,创新性的采用了“数据比对、视频核验、远程受理”的方式,做到人才服务“一次也不跑”和“不见面办理”;继续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加大对数字化转型企业的租房补贴扶持力度,帮助中小企业吸引留住核心骨干优秀人才;综合运用居住证积分、居住证转常住户口、人才引进、留学生落户等梯度化户籍政策,吸引集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紧缺急需的人才;支持民营科技中小企业大力引进数字领域硕博士优秀人才;实施青年创新英才支持计划,遴选百余名青年数字人才,定向开展周期性重点培养锻炼。

三、打造数字化转型引领示范

持续鼓励优质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不断遴选和扶持各类优质项目,推动服务平台企业发挥标杆效应,助力中小企业在全生命周期中推进数字化应用。一是支持数字经济企业申报市创新型企业总部。西井科技作为一家以AI和自动驾驶为锚点、专注为全球集装箱大物流场景提供全流程数智化和绿色化解决方案的公司,不断通过自主创新推动数字化应用,在全市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企业中脱颖而出,获评首批“上海市创新型企业总部”,体现了我区优秀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排头兵作用,我们也正在积极推动该企业申报上海市工程技术中心,进一步提升其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效应。二是培育壮大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企业。为更好推动我区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高质量发展,排摸梳理了百秋、乐麦、璞跃中国、泉心泉意、飞书深诺、电通等一批代表性企业,会同市商务委联合主办首期“平台荟”活动;举办了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沙龙,黑湖科技等12家企业共同探讨品牌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支持史泰博、有色网等2家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企业获市商务高质量发展资金扶持。三是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创业平台。吸引专业化服务机构在我区开办以数字化为主体的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企业提供政策对接、财税服务、创业辅导、投资融资、法律咨询、人力资源等一系列服务;举办或承办“海聚英才‘无界’海外人才创新大赛”“中国创翼”等创业大赛,弘扬精益创业精神,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激情和活力,挖掘培育数字化转型创业项目,选拔优秀数字化转型创新人才。

《2024年长宁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巩固数字经济发展优势,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培育集聚头部企业、独角兽企业、创新型企业,持续推进数字经济高地建设。工作报告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明确了方向,后续我们将继续聚焦数字技术驱动的新质生产力,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持续打造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

非常感谢您们对区相关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也希望能够一如既往地关心我区经济发展,把实际工作中好的建议提供给我们,继续为我区发展出谋划策。

我要留言

留言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