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第十五届一次会议第147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发布日期:2022-06-28

对区政协第十五届一次会议第147号提案的答复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签发人:叶鹏举

陈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深耕‘数字长宁’,落地消费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提案围绕通过产业数字化提升产业能级、数据赋能消费服务业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非常感谢您对区政府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早在2000年,长宁区就率先提出“数字长宁”战略,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长宁区数字经济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携程、拼多多、分众等头部型代表企业日益壮大,长宁全区亿元以上交易量的电商平台已达21个,电商平台交易总额排名全市第一,占全市总额约1/4。2021年,我区5800余家数字经济企业完成综合税收181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5%,占全区税收比例达到42%,较2020年提升5.7百分点,数字经济具有高成长性和高贡献度。2021年,我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2200多亿元,占全市比重超过20%,居中心城区第一位;同比增长50%以上,增速位列中心城区首位,占我区服务业营收比重41%以上。

一、关于专业与精细化的营商环境

提案提出,要通过产业园区集聚的形式,把各类企业聚在一起,带动整个产业链,为推动消费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好的服务。长宁区高度重视产业园区生态建设,拥有一批特色鲜明的在线新经济产业园,比如,携程智慧出行产业园,入选了虹桥商务区打造全球数字贸易港的首批承载平台,致力于促进国内外航空、酒店、租车、景点以及金融产业的数字融合和数字化市场交易;新微智谷,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智慧体验、智慧零售、联合办公、创新孵化等功能为一体“AI人工智能引擎”综合体;慧谷白猫科技园,被市经信委命名为上海都市产业园区和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天山软件园,以软件开发、科技研发为主体;长宁在线新经济产业园,围绕“新发展、新未来”在线新经济新产业链,以培育直播电商等业态为主,上海市直播电商联盟、新媒体人才(长宁)培训基地入驻。区域内丰富的产业园区营造了集平台、技术、应用于一体的产业生态体系,构建了产业集群与企业融合发展的生态。在此基础上,长宁区也正在加快推动科大讯飞人工智能产业园、容么么直播中心等新项目建设。在6月16日举行的2022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长宁区“虹桥之源”在线新经济生态园正式发布,作为全市三个市级在线新经济生态园之一,“虹桥之源”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将集聚一批龙头企业及产业链企业,组合产业生态力量,为消费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数字化转型服务。

二、关于特色与创新的政策支持

提案提出,专项资金政策要对消费业的数字化转型企业提供创新服务,加强政策宣贯与申报引导。长宁区积极推进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提高企业的政策感受度。一是加强数字经济等企业的梯度运营扶持。长宁区围绕企业培育、场景赋能、精准服务等板块,支持人工智能、5G、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智能交互技术与生命健康、时尚创意、零售消费和金融服务等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对于优质项目给予配套专项资金支持,鼓励企业数字化转型质量能级提升。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指导、推荐企业申报虹桥商务区专项资金。二是注重资源赋能数字化企业。结合城市更新项目、购物节消费活动、一刻钟生活圈建设等与消费服务相关的内容建设项目,提供数字化企业展示、交流、拓展市场的机会和平台。同时积极牵线区内品牌设计资源、时尚策划类资源、院校类资源等积极赋能数字化企业,助力企业在产品研发、宣传宣发、展览展示等多方面开展互利合作。三是支持有影响力的主题活动、创新应用场景。支持举办互+生、时尚创意、科技创新等主题活动,打造优质品牌,对于获得“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上海品牌认证”等称号或认证的数字化企业给予资助,创建“数字+”新业态产业领域应用场景,吸引创新型头部企业、领军企业、高成长性企业集聚。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微信公众号、电话、专场培训会等多种形式,加强政策宣贯与申报指导,支持企业实现更好的数字化转型。

三、关于重视数字产业领军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提案提出,要进一步优化人才评价标准,让真正的复合型人才享受到政策红利,以数字产业领军人才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长宁区高度重视人才服务,综合运用国内人才引进落户、留学回国人才落户、居住证转常住户口和居住证积分等梯度化的户籍政策,为数字产业企业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提供助力;积极推进人才安居工程建设,实施优秀人才租房补贴政策,近3年来已累计投入资金1.7亿元,惠及优秀人才1.2万余人,从2016年至今,累计提供1200套房源优先配租给人才使用,惠及人才7000余人。针对不同行业人才认定,目前,区人社局启动探索优秀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努力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着力解决评价标准“一刀切”问题。比如,在住房保障等方面,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评价中的主导作用,由企业自主评价和推荐人才,各主管部门在充分尊重企业评价和推荐的基础上,对评价结果进行认定。下一步,区人才相关部门将继续探索人才分类评价,让真正的复合型人才享受到政策红利,支持数字产业企业揽聚优秀人才。

四、关于搭建数据平台为中小企业赋能

提案提出,要搭建数据平台,开放共享数据。2021年,上海市发布《推进上海经济数字化转型 赋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3年)》,推进经济数字化转型,其中,“数据要素专项行动”专门提出,推进数据要素流通加速、推进公共数据开放提质、推进数据创新应用等工作任务,并成立上海数据交易所。长宁区积极对接落实市相关工作,一是主动与市经信委对接,探索数商等数据要素的发展模式;二是创新应用场景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共享应用,比如,首创上线“数字民政”轻应用;光大安石虹桥中心商圈数字化转型,首批上线数字人民币体验、AI智能餐厅等应用场景;“长宁营商通-企业服务小程序”为企业提供专属服务的数字“店小二”等等。下一步,长宁区将继续围绕全市数字化转型方向,进一步探索搭建数据平台,为中小企业赋能。

最后,再次感谢您给长宁经济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同时也希望您们能够一如既往的关心我区经济发展,把实际工作中好的建议提供给我们,共同为长宁发展做出贡献。

上海市长宁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6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姓名:杨伊帆              联系电话:22051162

联系地址: 长宁路599号1120室  邮政编码:2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