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长宁区政协第十四届四次会议第117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索引号:RA2300000-2020-114
  •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政务公开
  • 发文字号:长发改〔2020〕44号
  • 发布日期:2020-10-16

对长宁区政协第十四届四次会议第117号提案的答复

薛来民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深化发展虹桥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建议”提案已收悉。针对提案建议,我们会同区国资委、区商务委、区临空办研究提出解决采纳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开放力度、招商引资力度,将优质资源注入临空”

(一)关于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推进情况

为支持航空服务业发展,我区参与东航设立宇航一期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投向航空产业链及上下游相关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等优质财务投资项目。基金及管理公司均注册在临空经济示范区内。

(二)关于“临空的招商引资要重质量而非数量,必须抓大放小”的建议

今年以来,深挖重点产业链和重点企业系,聚焦新增量、新潜力、新动能,不断在引新、引大、引强上下功夫。一二三航空有限公司、萨玛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阪东(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中航油(上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美腕(上海)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MCN机构的头部企业,旗下有李佳琦等网红)、上海凤凰进出口有限公司、携程创业投资(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讯飞枫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科大讯飞关联企业)、上海众源网络有限公司(爱奇艺关联企业)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户。联影医疗、空地互联、盟广信息、潮谈信息等储备项目正在洽谈中。结合产业发展定位,鼓励并积极引进拥有核心技术支撑、孵化经验丰富、服务模式先进的孵化机构在示范区建设孵化式加速基地,为示范区创业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搭建对接平台。已落地牛剑科创中心、百度创新中心,正在推动与杭州一亿中流加速器、联合利华和阿里合作的联合利华数字化孵化基地落地。

(三)关于“将新长宁、九华、万宏的优质资源注入临空,为提升临空综合实力夯实基础”的建议

一是多部门齐抓共管。明确专门机构负责,加强部门联动协调。加强规划建设,组织相关的部门和专家,制定详细的“大临空”规划。挖潜现有资源,提高利用率,加大开发力度。

二是整合国资国企现有资源。结合各企业“十四五”规划以及集团改革发展整体战略,加大统筹力度,加强国资国企资源信息和相关部门投资促进等方面信息互通对接。区国资委要加强对各企业集团统筹指导,鼓励企业在编制“十四五”规划、考虑企业转型发展、产业布局时向临空地区倾向。

二、关于“加快示范区内硬件建设,提升软件服务”的建议

一是加快推进机场东片区改造提升。与五大驻场单位加强对接,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推动载体开发建设与招商引资同步衔接。目前五大驻场单位已陆续完成规划调整、补地价等相关工作,负责土地开发建设的相关项目公司也已陆续设立。东航友乐路地块、广虹路租赁酒店项目地块、临空12号地块等相继出让。未来,望春花、南北园地块出让计划已列入十四五工作中,将继续为未来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引入相匹配的产业功能提供载体资源。

二是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新能源终端、智能末端配送设施建设。推动5G应用场景在示范区落地,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基础设施、新型数字化学校、智能化航空枢纽设施等建设。支持推进中航油长三角科技信息发展基地、5G创新中心、京沪高铁数据交换中心、临空“智慧园区”云平台等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覆盖示范区。

三、关于“加速网红经济、线上经济、流量经济等互联网+时代的新经济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围绕长宁产业高端化特色化发展导向,互联网经济、流量经济等产业发展在示范区呈现良好态势,同时人工智能、数字服务等特色产业集聚初显成效。

一是推动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在线新经济等特色新兴产业发展。持续培育和集聚一批“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企业,包括携程、爱奇艺、灿星等一批知名企业,以及亦非云、纽仕兰新云等一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的初创企业。

二是聚焦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围绕5G试商用、集成电路等战略新兴产业,在设计、研发、销售等方面,集聚若干有实力的优势企业。推动示范区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项目建设。发挥科大讯飞上海总部标杆项目落地效应,引进更多人工智能企业入驻示范区,推进临空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

三是积极承接服务贸易示范区建设,促进数字贸易发展。围绕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建设,积极承接“上海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区”建设任务;跟踪推进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申报“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工作;以协助商务区承办虹桥商务区全球数字贸易港开港仪式为契机,积极推动数字服务相关要素在示范区集聚,加速形成数字服务的先发优势和引领示范效应。示范区获市商务委授予的上海国际服务贸易示范基地称号,携程智慧出行园、苏河汇全球共享经济数字贸易中心也被选为虹桥商务区全球数字贸易港的首批承载平台,示范区数字贸易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逐步凸显。现已入驻数字贸易重点企业71家,包括神州数码、南天电脑、明基、携程旅游、芯讯通等企业。

四是提升楼宇经济能级、推进园中园建设。积极争取商务区支持,继续挖掘和打造东方国信虹桥跨国企业(总部)科创园、联强国际5G特色产业园等一批特色楼宇和园中园项目。继续支持虹桥流量经济特色产业园、携程智慧出行园、苏河汇等产业园建设。

五是加大支持力度,建设直播电商行业的政策高地。1、创新税收征管模式。针对直播电商行业特征,研究建立相适应的税收征管机制,出台更符合当前市场营销模式和企业负担能力的财税征管政策,引导行业内的相关企业、机构合法合规纳税,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2、推动直播电商行业政策纳入虹桥数字贸易政策体系。加强与商务区商务发展处的沟通,配合提出示范区直播电商行业的针对性政策措施,纳入全球数字贸易港专项政策体系之中。3、促进我区“一事一议”政策、人才新政20条等政策向直播电商行业倾斜。4、优化营商环境保障。对于KOL或MCN机构的直播或线下活动的场地需求,依托长宁在商业、生活配套方面的优势资源,在场地经费、活动赞助、安全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在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的同时,打造长宁的“网红”打卡点,进一步提升区域营商环境知名度,促进商业消费提质扩容。

六是10月中旬,中国新闻社、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长宁区人民政府拟在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内联合举办2020上海“在线新经济”论坛,主题为“新经济、新动能”,旨在讨论在线新经济政策创新层面、科学技术层面、场景应用层面的现实路径、创新方向、机遇挑战等,全景式洞见“在线新经济”的未来发展,并从多角度提出预判。

下一步对优化支持在线新经济的考虑如下:

一是放宽行业限制。通过创新类举措,给予在线新经济类企业发展的宽容环境。积极探索优化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类企业的监管限制类条件,如参照线下办学放宽在线培训机构的条件限制。持续扩大对于在线新经济领域的商事支持,如继续扩大“一照多址”对于电商零售领域的受益范围等。

二是给予政策引导。研究制定在线新经济专项政策。修订其他政策时考虑在线新经济发展的重点方面,给予智能终端应用、产业推进机构等相应的政策补贴,从政策角度引导鼓励在线新经济的发展。

三是给予环境支撑。从软硬件两方面,给予在线新经济发展优质氛围环境。积极对接互联网协会组织、智库咨询机构,举办行业峰会、联盟活动、企业座谈、路演大赛等多样活动以持续增加区域活力、了解企业需求。通过5G基建建设、争取数据交换通道落地、营商通、政策申报系统等系统化工具运用,加大服务在线新经济企业的力度。

四是促进交流协作。支持拼多多等成熟平台,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作用,撬动在线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工业互联网、在线设计研发等新兴领域,着力发现潜在的优秀平台型企业,加快推动各领域头部平台的出现。此外,注重牵线头部平台与区内细分领域电商、直播类机构的合作,发挥“平台+技术+流量”的叠加作用。

上海市长宁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9月30日

我要留言

留言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