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宁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草案)》征询公众意见的公告
为落实《上海市“十四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上海市“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开展长宁区“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等要求,结合长宁区实际情况,把中期评估的成果转化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思路和举措,现将《长宁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草案)》公开征求市民和有关单位意见,希望市民和各单位就草案相关内容,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有关事宜告知如下:
一、市民和各有关单位可以将书面意见直接寄送长宁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也可以发送电子邮件。
来信地址:上海市长宁区长宁路599号1125室,长宁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发展科,邮编:200050
电子邮件地址:zhangmin@shcn.gov.cn
二、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3年8月16日。
上海市长宁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7月17日
长宁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 中期评估报告(草案)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长宁奋力打造“四力四城”、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的重要阶段。开展本次“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工作,把中期评估的成果转化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思路和举措,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区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确保全面完成《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中期评估,一是结合大调研行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各相关部门围绕评估重点领域,牵头召开13场专题座谈会(调研范围涵括部门、企业(机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居民区代表等);深度访谈重点部门相关领导;面向居民及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正在开展)等。二是采用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自我评估与第三方评估等相结合的方式,突出量化分析、与兄弟城区比较分析,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课题研究。三是突出评估重点,根据长发改〔2023〕23号文明确的《纲要》中期评估重点专题目录,各相关部门聚焦39项重点内容,对各领域主要指标任务、重大举措、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从本次中期评估总体情况看,作为全区上下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两年半来,主要指标总体完成情况良好,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主要任务得以有效落实;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及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长宁以大虹桥和数字化两大战略为牵引,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促进高质量发展,推动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奠定了扎实基础。
一、《纲要》前半期实施情况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纲要》中明确的我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有22项,其中,预期性指标18项、约束性指标4项(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精品小区建设面积、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绿化覆盖率)。经初步收集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主要指标中期完成情况总体良好,评估如下:
1、达到2025年目标值但需动态保持的指标(7项)
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现代服务业税收年均增速、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区生产总值比例、重点楼宇单位面积税收产出、精品小区建设面积、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等7项。
2、符合预期进度预计可以完成的指标(14项)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速、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新增上市企业数、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万亿级市值(估值)/万亿级GMV的龙头企业数、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数量、市政道路架空线入地、养老床位数占同期户籍老年人口数的比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绿化覆盖率、生活垃圾源头减量率、“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区域内国际交流等活动数量、城市运行监管要素“一网统管”接入率等14项。
3、需重点关注的指标(1项)
高新技术企业数:区“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600家。2021、2022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分别累计为370家和394家,年均增长10.27%。要完成规划目标,后三年需年均增长15.05%,目前进展低于预期、预计完成有一定难度,需加大相关工作力度确保指标顺利完成。
(二)主要项目推进情况
经初步梳理,长宁区纳入“十四五”规划的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共计84项(结合我区新一轮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布局调整,同仁医院新建日间中心(急诊)大楼等3个项目调出规划,根据区委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临空园区通协路人行天桥工程等3个项目调入规划)。其中,光大安石虹桥中心等20个项目已完成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科大讯飞总部)等53个项目正在按计划顺利推进,符合预期;上钢十厂红坊(融侨项目)等11个项目进度有所滞后,主要是受房地产政策调整、前期征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施工场地受限或周边环境复杂等因素影响,目前各有关牵头部门已加大协调解决力度,力争追赶“十四五”进度目标。
(三)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1、积极落实国家战略,城区先发优势巩固提升
“十四五”以来,全区牢牢把握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和城市数字化转型两大战略机遇,主动融入并服务新发展格局,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不断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1)“枢纽优势”持续巩固。“最虹桥”品牌持续打响。发布商务区长宁片区行动方案、重点产业目录以及规划一张图、交通一张网。推动总体方案26项高含金量政策落地,研究形成新一轮虹桥政策升级版建议清单。加快建设宜家荟聚、春秋总部、虹桥人才公寓等重大项目。加速提升大虹桥营商服务中心、商务会客厅、虹桥友谊联盟等特色功能平台服务能级。2022年长宁片区综合税收占商务区比重近40%。贸易平台功能不断做强。持续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举办上海首届数字贸易论坛。培育一批以携程、爱派克斯为代表的离岸贸易结算标杆企业,挖掘一批以盒马、深屹为代表的跨境电商潜能。2021、2022年,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734.78亿元、670.66亿元。长三角合作交流深化推进。与池州市等长三角多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通长宁至湖州吴兴的“人才专线直通车”,启动上海长宁·苏州相城“长三角一体化”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成立长三角地市商会联谊会、长三角养老服务促进中心等。
(2)“四大功能”全面提升。全球资源配置功能进一步强化。大力实施“总部增能”计划,全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81家,民营企业总部累计达28家(位列中心城区第二)。2022年,总部经济综合税收66.3亿元,占全区税收比重14.4%,同比增长4.3%。科技创新策源功能进一步拓展。“虹桥智谷”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获评2022年度上海地区唯一优秀。拥有苏河汇等26家科技创新创业载体。瞄准创新生态和产业培育,举办30余场创投沙龙。加速打造“上海硅巷”科创街区。高端产业引领功能进一步增强。区“3+3”重点产业支撑作用逐年增强,2022年实现综合税收265亿元,同比增长11%,占全区税收比重达到56%。大虹桥生命科学创新中心、虹桥财富管理走廊建设加快推进。元宇宙、智能终端、绿色低碳等产业新赛道加快前瞻布局。开放枢纽门户功能进一步提升。放宽外资投资性公司准入限制,日冷物流等投资性公司获准设立。累计引进合同外资23.9亿美元,完成目标任务的60%;2022年,外资企业综合税收占全区比重44.6%。持续强化国际交流合作,友城总数列全市首位。
(3)“数字长宁”纵深推进。数字经济展现蓬勃发展活力。2022年,5800余家数字经济企业完成综合税收250.6亿元,同比增长33.8%、占全区税收比重达54.5%。亿元以上交易量电商平台23个,交易总额居全市第一。第三个市级在线新经济生态园(“虹桥之源”)获批。数字应用场景不断深化拓展。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数字贸易创新孵化基地落地长宁,2022年全区数字人民币消费网点增加近750家。便捷就医2.0版实现区属医疗机构全覆盖。开展首批“养老院+互联网医院”试点。获评成为全市首个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验区,率先完成数字基座区校两级部署。数字新基建底层支撑更加扎实。截至2023年4月底,累计建成5G基站2153个,全区5G信号覆盖率达95%以上,5G基站建设密度达54.1个/平方公里。深入挖掘5G应用场景,形成重点领域50个典型应用项目。持续提升宽带接入速率,推进千兆宽带用户升级。开通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28家企业接入。
2、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十四五”以来,积极应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以超常规的力度和举措强产业、增动能,三大传统优势产业支撑有力,“3+3”重点产业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东中西三大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强化。
(1)现代化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三大传统优势产业支撑作用突出。现代商贸业稳健发展,2022年商品销售总额增速位居全市前列。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规模占全市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同比增长30%,增速全市领先。专业服务业有序提升。三大重点特色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航空服务业保持先发优势,2022年航空服务业完成综合税收57.3亿元,同比增长62.1%(剔除留抵退因素)。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区级税收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成为全区税收增长重要拉动力,集聚了以拼多多、携程、百秋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7000余家。时尚创意产业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已集聚文创领域企业4300余家、时尚和文化品牌200余个。三大新兴产业显示度稳步提升。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在地人工智能产业链关联企业已超过470家。多层次金融产业格局逐步构建,依托长宁金融园、西郊国际金融产业园,集聚各类金融企业900余家,区内首家公募基金泉果基金入驻西郊国际金融产业园。生命健康产业快速发展,连续两年保持区级税收25%以上高速增长,以高端研发为主的生命科学创新功能逐步形成。
(2)优质经济载体进一步丰富。楼宇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十四五”以来,新开工经济楼宇项目6个,开工面积约102万平方米;新竣工经济楼宇项目7个,竣工面积约67.5万平方米。联合利华、明基、思创、华美达等重点楼宇改造有序推进,虹桥天都、武夷路320号等载体改造顺利完成。截至2022年底,全区共有33幢亿元楼(较“十三五”期末增加了3幢),楼宇经济约占全区税收的60%,其中金虹桥国际中心成为2022年全市首幢税收“百亿楼”,南丰城、新虹桥中心大厦分别为月双亿楼、月亿楼。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卓有成效。“虹桥之源”在线新经济生态园、“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品牌显示度、影响力不断提升。携程智慧出行园、虹桥临空跨国公司(总部)科创园、苏河汇全球共享经济数字贸易中心等特色园中园建设持续推进。尚街创邑空间获评首批上海市直播电商基地。
(3)东中西空间格局持续优化。东部中山公园地区“中央活动区”地位彰显。围绕数字金融城建设,引入多家数字金融科技类、区块链技术应用类、保险服务综合平台类企业,便捷就医、数字商圈等领域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及推广工作有序推进。长宁龙之梦推进“新能源汽车街区”三期建设;愚园路网红街区吸引系列国际高端知名时尚品牌入驻,快闪店、新品首发活动频开;武夷路MIX320、翡悦里、仪电项目成为商圈新潮时尚创意新地标。中部虹桥地区国际贸易时尚圈初具雏形。依托东华大学等资源优势,支持创邑愚见、上生新所二期、上服智谷、海粟文化大厦等文创类园区的新建或改建,加强创意人才与设计院校的结合、时尚品牌与艺术类场馆的联动。“十四五”以来,虹桥—古北商圈新开首店87家,处于全市首店数量领先的商圈第一梯队。西部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能级进一步提升。加快推动机场东片区改造,持续吸引龙头企业,引进IASC国际航空产业链领袖峰会,打造国内首个航空争议一站式解决平台。拥有经市商务委和商务区认定的总部企业57家。临空经济贡献度持续提升,年均税收增速达20%;2022年,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生产总值652.4亿元,单位面积生产总值约47亿元/平方公里(远高于全国其他临空经济示范区)。
3、全面深化改革创新,重点领域制度加快突破
“十四五”以来,始终坚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区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成效明显。
(1)人才集聚区建设再上新台阶。高层次人才集聚工程积极推进,推荐国家、市领军人才人选,深入实施重点产业人才扶持计划,评选大师工作室及技能大师。截至2023年5月底,各类人才引进落户1.5万余人。虹桥国际人才港分中心和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首站功能不断优化。持续完善国际人才引进通道,对总部企业高管开辟出入境绿色通道,推动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试点工作。虹桥海外一站式服务中心成为全国首家整合多部门资源的区级人才人事业务综合受理平台。建成“虹桥人才荟”39个服务站点和百名三级人才专员队伍,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实施留学回国(境)人员租住人才公寓专项政策,已安排416人入住,其中120余名海外人才已与拼多多、博世、携程、联合利华等重点企业签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实行更开放更便利的外国人才引进政策,简化外国人来华工作手续。建立长宁区首家移民事务中心,向市级层面成功争取两项受理权限下放(境外高层次人才永久居留和涉及“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出入境)。
(2)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日趋优化。“放管服”改革更加深入。名称告知承诺制、商事主体确认制等取得突破,颁发全市首张“一址两用”食品生产许可证,持续深化具有长宁特色的集群注册登记、经营网址实体化、“一业一证”证照分离等改革。在全市率先实现不动产登记税费同缴。网络交易经营者标准建设加快推进。新型监管机制更加健全。获批“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建立完善营商体验官制度。发布全市首张市场监管领域注册许可容缺受理事项区级清单。建成全市首个互联网专属法庭并投入使用,“十四五”期间,共在线审理案件2.95万场次,电子送达适用率55.85%。打造区非诉讼争议解决中心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线下实体工作平台,调解成功率为97%;参与化解“110”非警务警情案件1.4万多件。企业服务更加优质精准。全面构建全区企业服务体系,形成以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街镇(园区)营商服务中心、11家市级服务机构为核心的服务体系。开发“长宁营商通”诉求处置回应系统,完善“三级三系”联系服务机制。
(3)重点领域制度创新探索突破。城市更新率先践行新政策。推动国展中心城市更新方案和控详规划获得批复,成为全市首个成功运用新政策开展规划优化的城市更新项目。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提升。深化与上海海关战略合作,推进“盒马跨境GO”新零售模式落地东虹桥中心,培育长宁区AEO高级认证企业增至12家。设立RCEP企业服务咨询站。争取综保区外开展保税维修试点落地。金融与贸易深度融合。推进FT账户扩围,累计推荐16批次共306家企业开立自由贸易账户。鼓励金融机构提供跨境发债、跨境投资并购等金融服务,探索资本项目收付便利化试点,支持跨国公司开展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投融资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成功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2个项目合计2.5亿元)。鼓励新长宁等企业申报消费基础设施和保障性租赁住房两个领域的REITS,推荐1家企业进入国家中长期贷款项目库。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化。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各类资本合资组建5户混合所有制公司。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低效企业“关停并转”。
4、持续增进民生福祉,高品质生活再上新台阶
积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持续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对标“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宜养”五大目标,全力打造更富品质的“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城区文化软实力持续增强,独具魅力、充满活力的文化强区加快建设,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1)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文化设施布局不断优化。打造“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区属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近17万平方米,每千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为245平方米,超过上海市平均水平22.35%。拥有刘海粟美术馆、程十发美术馆、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等9家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服务强化供给。创建成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成全市首个“智慧图书馆”场景——新页书房,对长宁区非遗中心沿北渔路、天山西路街面设施进行微更新。文化品牌效应全面激发。举办中国“荷花奖”舞剧评奖等一批高水平文化活动。愚园路艺术街区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和上海市全域旅游示范街区,新华路历史风貌区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完成“建筑可阅读”第二批挂牌22家。现代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培育“阅空间”“城市文化微旅行”等文旅融合新业态,打造“文化+”融合跨界新模式。长宁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基金扶持项目90余个。
(2)教育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获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促进学生创新发展,长宁学子在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日科技之星”评选等高端赛事中获奖数量和级别连续保持全市前列。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持续优化全区教育资源布局,加大西部地区教育资源投入力度。优化学前教育和托育服务,5所公办幼儿园新设托班。长宁初中优质均衡发展指数、学生和家长满意度均居全市第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持续深化,教育国际联盟作用得到强化,“全职外教进课堂”项目覆盖全区100%公办小学和80%公办初中。耀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获批成为全国首个面向全国招收外籍人员子女的学校。
(3)卫生健康服务提质增效。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加强。区域医疗应急与传染病救治资源配置布局逐渐优化。发热门诊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平战结合的一体化防控体系逐渐健全。公立医院改革持续深化。同仁医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工作全面推进。光华医院获评全国中医特色重点中医医院。天山中医医院深化建设长宁区域性康复诊疗中心、区域性中医治未病中心。推进妇幼保健院建设成为三级甲等妇产科医院、精卫中心成为三级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智慧化健康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在全市首创社区全科医师在互联网医院多点执业。完成区属15家医疗机构上线智能诊后管理平台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中药代煎配送平台。完成区所有公办医疗机构和部分有规模的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医废全程可追溯信息化建设。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截至2022年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46.5%,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91.9%,签约服务覆盖率居全市前列。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面启用互联网+护理服务统一受理平台。
(4)体育更加优质均衡发展。娄山关路445弄综合项目、临空体育中心等项目有序推进。建成4个社区市民健身中心,虹桥街道入选上海首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街镇。成功举办2021和2023两届上海女子半程马拉松赛。推动发展学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形成以少体校为主体、学校体育为基础和社会力量为补充的“三轮驱动”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和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上海国际体操中心改造加快推进,虹桥体育公园全面投入使用。完善“乐动长宁∣运动地图”数字程序应用。
(5)养老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养老服务供给不断拓展,新增养老床位359张,护理型床位改建4171张,护理型床位占总床位数的比重达到60.6%。累计新增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4家,常住老年人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拥有面积达到61平方米/千人。发布全市首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规范团体标准。社区康复辅具租赁服务试点已覆盖全区。医康养护深度融合,区内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比例和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康复科设置比例均达到100%。开展首批“养老院+互联网医院”试点。5个街镇完成社区“医养结合”模式建设。设立长护险护理机构70家。在全市率先实现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街镇全覆盖。智慧养老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镇实现全覆盖。初步建成区智慧养老信息平台2.0版本,发布首个区级数字养老报告。建设数字长宁体验馆智慧养老展区,建设全市首个社区AI长者食堂,打造智慧养老标杆场景。
(6)社会保障精细深入发展。人口管理更加精细,加强来沪人员信息登记工作,规范户籍人员居住地信息管理机制,落实重点区域、部位走访及挂牌整治。社会救助实现“政策找人”,率先建立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综合评估体系。搭建“1+6+10”区街两级信息共享核查机制,实现社会救助服务点位全覆盖。推出“社区云+精准帮扶”救助工作模式,逐步实现政策主动找人、服务主动递送、资源主动链接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格局。重点群体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率先实现街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全覆盖。全区有需求的残疾人康复辅具服务覆盖率达100%。推动“六个一批”双拥项目落地。颁发首批退役军人优待证。
(7)就业创业体系加快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提供四项就业援助扶持补贴,搭建“直播带岗”“线上送岗”“精准推岗”等多种形式的就业供需对接平台。开展高校毕业生招聘专项活动,发展一批优质企业成为青年就业见习基地。仙霞新村街道获评第五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青年群体创业支持体系进一步完善,提供四项创业带动就业补贴,举办长宁“IN动力”就业创业训练营等青年创业类训练营活动和长宁区创业大赛,区内13家创业孵化基地“十四五”期间共培育初创企业820余户,提供创业服务2400余起。失业人员就业帮扶进一步增强,通过“免申即享”方式,重点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失业3个月及以上人员,给予用人单位吸纳失业人员的一次性就业补贴。和谐劳动关系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劳动关系领域风险排摸机制、数字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和高效维权机制,推进裁审衔接制度化建设, 多措并举积极防范化解劳动关系风险,健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网络。
5、不断优化城区品质,城区治理效能持续提高
围绕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加快推进城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撬动多主体积极推进城市更新,城区面貌品质持续完善,城区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1)城市更新步伐稳步推进。TOD重点项目提高土地开发强度。汇川路北块控规调整已获得批复。融侨中心结合红坊历史建筑,增加商业办公建筑总量。晶耀虹桥项目提升地块整体容积率,融合创新多首层空间模式。打造一批土地复合利用重点项目。天山污水厂在落实初雨调蓄池地下化的基础上,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租赁住房、公共空间,兼有商办服务功能,促进土地集约复合利用。历史风貌街区特色保护更新加快推进。结合愚园路、新华路等历史风貌道路的保护提升,实施武夷路320、上生新所等一批更新项目。运用市城市更新新政,优化国展中心项目规划。大力推动工贸小区、置信电气工业厂房,以及联合利华、明基广场等存量空间更新提升,加强新老虹桥联动。美丽街区建设实现所有街镇全覆盖。新建9个主题特色街区,“美丽街区”建设面积达到全区面积60%以上,实现所有街镇全覆盖。全区市政道路架空线入地已竣工116.92公里,其中“十四五”期内竣工51.74公里。群众居住环境持续改善。加快推进精品小区建设,两年累计新开工240万平方米、94个小区。在全市率先探索实施里弄房屋整体更新,每年新开工约5万平方米。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10个街镇均实现成片规模化全覆盖。推进社区“微基建”建设,完成72个住宅小区建设2846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位。截至2023年5月底,累计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11335套,上市供应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3751套。公共生活空间建设进展明显。苏州河慢行步道11.2公里全线开放,外环林带建成开放6.25公里的生态绿道。打造中山公园地区整体滨河慢行空间网络。虹桥公园完成整体改造对外开放。新虹桥中心花园完成高架桥桥下空间改造工程。建成生境花园7个,其中“绿八乐颐生境花园”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名单。
(2)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逐年改善,2022年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2.6%,较2020年提升4.6个百分点,大气常规污染物年均浓度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9个市级考核断面自“十四五”起保持优Ⅲ比例100%。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2021、2022年全区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持续保持为100%。持续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提前4年完成“十四五”上海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指标任务。完成午潮港河道景观生态治理工程。环境监测能力持续提升,建成覆盖环境空气、地表水水质、功能区噪声等各类环境质量的在线监测网络。建立并完善以大气治理、水环境治理、环境安全为导向的“慧生态”数字平台。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推进。虹桥机场东片区获批三星级上海市绿色生态城区试点。发布长宁低碳地图。虹桥机场绿色航空枢纽项目入选生态环境部2021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建成新泾三村等上海市充电桩示范小区4个,示范小区占全市建设总量的1/3,北新泾街道成功创建全市首个充电桩示范街道。推进88中心、虹桥万豪农展馆等节能改造项目。
(3)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区域道路系统建设加快推进。配合推进外环西段交通功能提升工程。紫云(环)路改扩建项目竣工通车。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四纵十八横”路网结构。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持续提高。深入推进北横中运量东延伸项目,长宁区内中运量公交共布置4座站台。探索新增26号线纵向轨交线路。全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超过65%。静态交通多层次发展。推进临空区域“七下八上”立体慢行系统建设。新建44个公交候车亭,成为全市第一个解决区域范围内、在人行道宽度设置规范内的公交候车亭全覆盖的城区。推进停车难综合治理,2022年新增居民错峰停车泊位310个。空间勾连工程加快推进。采用天桥形式对临空地区“核心四街坊”地块进行人行系统勾连,完成北翟路协和路天桥工程。海粟绿地—轨交3、4号线—天山公园地上勾连项目已取得控规实施深化的批复。
(4)城区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城区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完成区市容环境数字化管理平台开发。完成湿垃圾一网统管全覆盖工作,2023年一季度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为45.33%。实现居住区“有偿回收”服务全覆盖。“十四五”以来共拆除存量违建515处、约3.56万平方米,实现库内重点类型违建全面清零。社会治理持续创新。持续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建立区、街镇、居民区三级联席机制。探索形成不同类型居民区的“三清单一攻略一导则”。试点推进并完成59个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费调整。3A以上等级社会组织占比达20%,社区工作者持证率提升至26.99%。平安长宁持续深化。持续深化海绵城市建设,累计达标区域共计12.09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32.5%。持续完善防汛基础设施,完成预防性修复11.96公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成7类共6465个摄像机建设,全区高空瞭望覆盖面积达到60%。至2022年底,连续6年保持社区矫正对象零再犯,连续7年安置帮教对象重犯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法治城区建设不断加强。在区层面成立非诉讼争议解决中心,建成“1+2+3+X”大调解的长宁模式。虹桥街道荣华居民区、江苏街道曹家堰社区、天山路街道纺大居民区分别获评第八批、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愚园路法治文化街获评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二、需重点关注的问题与挑战
“十四五”以来,我区经济和社会总体保持平稳和健康发展,市民满意度和获得感持续增强,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还存在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距离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仍有差距,“四大功能”仍需进一步深化提升,公共服务亟需提质增效,城区建设仍需提速加码,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产业基础仍需夯实,高端产业引领功能亟需增强
一是数字经济领先地位面临新挑战。一方面,随着各区营收环境的优化,部分数字经济领域效益好、贡献高、成长快的企业迁出,安商稳商留商压力增大。另一方面,兄弟城区呈现赶超之势。例如,徐汇提出了“ART&AI”双A发展战略,人工智能产业集群2022年总产出705亿元,已集聚全市超50%的游戏企业(如米哈游)。静安作为上海首家以大数据为主导产业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已集聚近600家数据智能类企业,拥有170多家大数据企业,核心大数据企业占全市三分之一。二是传统优势产业需探索向上动能。航空物流、国际贸易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地位逐渐受到挑战,规模正在萎缩;加之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多年,国际交流交易等平台设施相对落后,部分地块开发利用低效;虹桥机场东片区面临着规划转型及实施难度大等困境。三是金融、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有待加强。2022年,三大产业对全区税收的贡献度均不及5%。相较于兄弟城区,在全市的地位和名片效应还不够突出。如金融业2021年仅实现增加值145.37亿元,落后于黄浦、静安以及徐汇、虹口等区。
(二)创新要素集聚度低,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有待加强
一是高能级创新主体集聚不够。截至2022年底,长宁区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94家,与虹口(459家)、静安(480家)、普陀(625家)等区都存在一定差距。二是高水平创新载体供给不足。研发载体方面,长宁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数量均不突出,与徐汇、杨浦等兄弟城区差距较大,对区域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有待提升。创业载体方面,目前长宁区仅拥有2家市级孵化器,是中心城区中唯一没有国家级孵化器的区域。三是高质量创新投入产出偏少。投入方面,2021年长宁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8%,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2%)。产出方面,2021年长宁区发明专利授权量、PCT专利授权量均处于中心城区第三名的水平,与徐汇、杨浦始终存在梯次差距。随着黄浦、普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2022年长宁PCT专利授权量被黄浦反超,发明专利授权量与普陀的差距大幅缩小。
(三)要素支撑略有不足,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仍待提升
一是高能级企业引培力度不足。近年来,长宁大力实施“总部增能”计划,民营企业总部、贸易型总部数量不断扩容。但相对其他中心城区来讲仍有不足,“十四五”以来,长宁区新增跨国地区总部10家,而徐汇、静安、黄浦新增量分别为25家、24家和13家。二是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仍短缺。企业调研发现,企业用人需求和人才供给的匹配度还有待提升,复合型专业人才亟待加快培育引进。高层次、重点产业人才引进集聚规模较小;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相对较少,产学研用一体的产业链相对薄弱。三是数据要素化进程仍处于探索阶段。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其赋值、赋能、效用和价值的发挥,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数据要素化是仍是难题,还处在探索阶段。目前,数据共享十分有限,制约了数字化技术应用和场景创新拓展。四是土地资源高度紧张。长宁是中心城区中最先面临经济深度转型、空间存量更新挑战的行政区,土地资源高度紧张,持续多年可供应土地位列全市末位水平。高品质的新兴产业空间难以形成集聚规模,新的科技创新空间也与地区主导发展创新产业的空间需求难以完全匹配契合。五是资金要素保障不足。政府投资项目与新型融资模式的申报条件存在一定结构性偏差,政府投资集中在公益性项目(收益性较差或无收益),较难符合市场化投融资方式对投资回报率的要求。企业投资项目探索新型投融资模式的积极性不高。
(四)制度突破仍有难点,开放枢纽门户功能亟待强化
一是联通国际和长三角能力有待加强。受限于虹桥机场作为国际航班备降的功能定位,缺乏面向美欧等发达地区的客运班机,无法满足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需要。同时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作为本市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的“桥头堡”,虹桥机场与南通机场等周边机场在国际客运航线上具有高度重叠性,各机场竞争大于合作,缺乏有效联动,整体协作效应不佳。二是金融贸易对外开放水平有待提升。与临港新片区相比,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相关金融政策仍然不够开放。金融服务数字贸易等新业态能力有待提升,FT账户服务总部经济功能有待进一步挖掘。解决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平台相对有限,国际仲裁机构数量不多,国际仲裁机制有待完善。
(五)公共服务能级不高,距离高品质生活打造有差距
一是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尚不能满足多层次需求。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区内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与居民需求尚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全区40所幼儿园园舍全部为2017年前建设,难以进行改造。医养结合机构的专业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尚显不足。区内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服务能力、文旅融合程度还存在发展不均衡现象,大数据信息显示,长宁区各类文化场馆共662家,明显少于徐汇(980家)、黄浦(892家)、静安(834家)等区。二是公共服务设施仍存在“老、小、旧、远”等问题。长宁区的老旧小区占比约70%,2021年长宁评级养老院占比仅为30%,中心城区最低(黄浦72%、徐汇68%、静安67%等)。此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卫生中心等服务设施布点分散,在数量、规模上仍有较大缺口,在服务能力上仍显示出不足。三是公共服务方面的公众参与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实际操作中,仍需进一步深化公众参与程度、提高公众参与效率的方式与手段,进一步提升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深度和广度。
(六)城市更新难度较大,城区功能提升亟需加快速度
一是城市更新政策仍存有瓶颈。政策覆盖面不足,项目执行过程中常遇到政策空白点。因城市更新项目及周边地块在建成时间较早,所用标准和管理要求与现行规范不同,部分建筑改扩建后无法满足现行标准。二是存量资产盘活机制待优化。央企及市属国企持有部分低效土地、闲置楼宇,但是参与城市更新的积极性不高。部分现有政策缺乏明确清晰的路径设计,操作落实依据不足,市级对区级赋权不够,尚未探索出有效路径。三是市场参与更新积极性不高。在落实虹开发地区老旧楼宇城市更新过程中,由于部分楼宇产权过于分散等问题导致更新改造进程缓慢,城市更新主体的更新意愿不强,运营者的更新提升动力不足。四是治理数据的应用有待优化。在城区精细化管理方面,目前已建设形成了数字建管、数字水务、数字市政、数字交通“四位一体”的城建平台,但在数据处理、共享、应用等环节仍存在较多问题,包括数据共享不彻底、底座标准尚未统一、数据采集未能实现标准化、各部门数字化资源整合度不足等。
三、“十四五”后半程贯彻落实《纲要》的对策建议
(一)后期实施过程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十四五”后半程,是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全区奋力打造“四力四城”,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的重要时期。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踏上新征程,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高质量发展的内部需求,需要提高站位、服务大局,跳出长宁看长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新形势和新要求,找准着力点、突破点和爆发点,进而不断激发现代化建设新活力新动力。
1、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外部发展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十四五”以来出现多重“超预期”外部环境冲击,后半程也将面临多重挑战,包括疫情的“疤痕效应”“长尾效应”难以在短期内内消除,俄乌冲突、中美关系等外部环境变化带来深刻而长期的“溢出效应”,国内发展的人口结构问题、房地产形势变化等多重矛盾交织远期超预期,超预期带来的需求不足、预期转弱等困难,要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我区经济外向型程度高,服务业占比高,受国际影响更为显著,在此背景下,如何持续跟踪外部环境变化,以积极主动扩大开放化挑战为机遇,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成为重中之重。
2、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对强化产业韧性和提升抗风险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构建较强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是区域经济韧性的基础和抗风险能力的关键。我区已初步形成“3+3”重点产业支撑体系,但发展韧性及抗风险、抗波动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产业能级还有待提升。在新的历史阶段,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重要战略依托,亟需重点打造安全可控、开放多元、协同高效,富有创新力、韧性和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打好“数字经济牌”,在数字大脑方面发力,着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促进生命健康、绿色低碳等领域加快发展,使其成为区域经济新增长点。
3、区域一体化战略深入推进,对推动“战略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提出更迫切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及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均指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陈吉宁书记指出,“依托上海大都市圈整体优势,以市场化机制充分激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好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作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范围内唯一的中心城区、虹桥品牌“发源地”,长宁是链接长三角和国际的核心节点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战略优势。在新的历史阶段,长宁要打好“国家战略牌”,对标CPTPP、DEPA 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紧抓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历史机遇,打造更多国际化功能性平台,更好参与到长三角一体化大战略及上海大都市圈建设,率先建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加快推动发展先势向发展优势、发展胜势转变。
4、上海城市功能打造进入新阶段,亟需培育更具活力的城市功能核心。现阶段,上海“四大功能”打造和“五个中心”建设正在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入关键时期,“中心辐射”要求主城区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能级和辐射功能,提高经济密度,推进城市更新。长宁作为中心城区,是上海最早迈入全域城市更新的城区,精心打造小尺度魅力科创街区。下阶段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深度参与全市城市功能提升,推动重点功能区和重要街区功能优化,着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样板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贡献上海城市功能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中的“长宁样本”。
5、国际精品城区建设要求匹配更高标准、更高品质、更高层次的公共服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十四五”后半程,人民群众对于高品质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诸多方面的需求将持续增加。长宁区作为中心城区,长期以来全力打造更富品质的“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同时也存在人口密度大、老龄化问题突出、外籍人口占比高等鲜明特征,下阶段,要对标“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精品城区”,顺应公共服务个性化、数字化转型趋势,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共享化、集约化发展,供给内容向多元化、前瞻性转变,多管齐下打造多元复合公共服务体系,谱写人民城市建设的长宁新篇章。
6、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演进,需加快重塑传统业态和生活方式。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是大势所趋,各地都在积极孕育孵化代表新兴科技方向、引领产业升级发展的未来产业,抢占竞争制高点。长宁区作为老牌“数字经济”城区,在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赛道领域尚未形成城区产业的重要支撑,“上海硅巷”科创街区仍处于起步建设阶段,亟需在新的历史阶段巩固先发优势,培育新的增长动能,强化城区智慧化治理,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更大功夫。
(二)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举措建议
“十四五”下半程,主动适应全球产业链重塑和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新趋势,紧紧把握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新形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考虑区域资源禀赋特点和区位战略优势,重点关注“两个新”和“两个转型”,即科技创新和城市更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咬住目标不放松,鼓足精气神、努力“跳一跳”,积极争取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确保推动主要指标和重大项目按预期顺利完成,提出下一步优化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如下。
1、紧抓虹桥战略机遇,构筑双向开放“新优势”
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发挥“最虹桥”优势,擦亮“最虹桥”品牌,努力将战略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一是加快促进新老虹桥联动发展。加强新老虹桥空间拓展和交通勾连。加快推进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更新,从品质形态、功能业态、人文空间、服务配套等方面促进老虹桥区域焕新升级,深化研究新老虹桥间交通连接方案,以空间联系紧密度提升促进功能拓展。强化新老虹桥联动招商和联合推介。建立要素互通协调机制,推动新老虹桥信息联动、招商联动、项目联动。加快建设虹桥馆,打造长宁区对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服务平台和宣传窗口。充分发挥枢纽优势,汇集高端商务要素资源。推动新老虹桥政策互通和落地赋能。建立新老虹桥议题共享机制,推动一批相关政策和制度创新举措在老虹桥区域重点突破、率先落地。增强新虹桥区域在落实国家战略中的政策高地和桥头堡效应,支持新一轮政策升级建议。
二是持续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格局。坚持开放创新的理念,高标准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与长三角等区域的产业协同、企业互动和文化交流,促进长三角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高效流动。深化推进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北两带及上海大都市圈城市的战略合作。大力吸引长三角企业在长宁设立总部,强化“总部在长宁、生产在长三角”的协作格局。进一步丰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旅游服务核内容内涵,扩大长三角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合作机制成员单位。
三是纵深推进对外开放交流合作。把握全球制度型开放新趋势,不断释放重大战略带动效应,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紧密结合。加快全球优质企业“请进来”,鼓励更多本土企业“走出去”。依托航空物流、国际贸易等传统支柱功能优势,引入更多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的产业项目与服务设施,加快推动具有亚太影响力的国际仲裁中心和综合服务平台落地。用好领馆、商会、总部、联盟等各类涉外资源,丰富国际交流合作内容,搭建长宁区对外高层次对话平台,构建长宁高质量发展优势矩阵。
2、聚力数字长宁建设,加快产业能级“新跃升”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深入实施“3320”数字战略,持续擦亮“数字长宁”品牌,做强做优临空经济、数字经济、总部经济、开放经济四大产业高地,着力培育六大特色产业,前瞻布局新赛道,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加快数字产业化,持续壮大“核心层”产业。做精做优软件信息服务业,全力打造“虹桥之源”在线新经济生态园,推动尚街创邑空间、东虹桥数字中心等直播基地建设。做大做强人工智能产业,提升“虹桥智谷”人工智能创新平台能级,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高地、数字产业集聚区和数字产业集群。
二是促进产业数字化,加快做强“融合层”产业。推动现代商贸加快向新而行,推进上海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虹桥商圈优化升级,拓展中山公园商圈纵深空间。推动航空服务业高质量创新发展,争取在飞机融资租赁、航空要素交易、飞机全周期维护、航空培训产业链重点环节取得突破。推动“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进一步提升影响力,做实做强电商直播基地,提升互联网经济新能级。探索“丝路电商”国际合作。推动时尚创意产业蓬勃发展,依托上海虹桥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举办上海时装周等品牌活动,加快大虹桥德必WE、上生新所二期等时尚地标建设。推动生命健康产业加快发展,依托大虹桥生命科学创新中心建设,做强数智医疗创新策源地、药械商业流通枢纽站、投资商务合作会客厅三大功能,打造长三角生命健康创新发展示范区。前瞻发力新兴产业“黄金赛道”。积极争取、吸引一批新赛道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孵化一批“小巨人”、专精特新企业。加快打造“临碳港”孵化器等载体,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
三是立体打造生态圈,着力培育“支撑层”产业。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充分发挥专业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金融业以及新赛道等领域在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集聚高能级服务机构,出台支持专业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壮大的专项扶持政策,提升金融赋能作用,做优“虹桥财富管理走廊”品牌效应。积极拓展场景示范,加大公共场景供给和开放力度,积极争取市级数字人民币试点。持续加强要素保障和数字标准先行。
3、完善科创策源功能,培植创新创业“新热土”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秉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科技回归都市,打好中心城区“科技创新牌”。
一是深化“虹桥智谷”建设,完善双创服务生态体系。加快载体焕新升级。持续开展空间挖潜研究,推进存量用地转型和空间资源配置效能提升。盘活已有多媒体产业园、新微智谷等资源,关注新空间载体的布局利用。加强创业能力培养。发挥“虹桥智谷”品牌效应,加强创业孵化基地载体建设。依托区级“1+11+N”创新型企业培育体系,深入挖掘区内创新型中小企业。深化区校企合作,优化院校指导站创业服务。加大金融服务双创力度。发挥政府产业基金作用,继续落实长宁企业贷、“乐创1+N”等金融服务,助力双创企业融资。
二是聚力“上海硅巷”打造,增强科技创新策源作用。深化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硅酸盐所战略合作,聚焦关键技术,建成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全要素“快车道”。推动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创新链本土化、互联网头部企业创新生态融合裂变。支持区内龙头企业和平台型企业搭建开放式创新平台,协同推进技术和产品创新。聚焦科创与文创深度融合,吸引各类创意主体、科技文创企业入驻街区,打造多元品牌IP。
三是构筑“产业人才”高地,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提升人才服务能级。加快推进虹桥国际人才港分中心和创新创业首站建设,拓展完善“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功能。完善虹桥人才荟建设,持续延伸海外人才居住证受理点,打造首个移民事务中心。持续推进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服务,加强留创园建设,实施“伯乐引智”行动。制定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探索按境外人才所在国(地)个人税得税率规定、退休年龄标准优化相关政策,探索多元化柔性引才机制,创新“候鸟型”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开展“双培两优”人才成长计划,鼓励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人才共育合作,鼓励校企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等方式开展合作,支持企业设立紧缺人才实习基地。
4、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改革创新“新活力”
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持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最优服务,彰显长宁特色,打好“八张改革特色牌”,对标世界银行测评标准,更大力度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一是聚焦特色打造,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富有长宁特色的改革举措。推进食品“一址两用”,拓展“一业一证”改革覆盖面,深化在线新经济灵活就业人员注册工作,探索长宁特色化住所登记举措。探索建立国际争端解决机制。争取引入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新加坡国际调解中心等知名国际仲裁机构。深化“联合审议”“容缺办理”等创新举措,深化互联网审判“长宁模式”。积极探索数据纠纷解决机制。积极争取设立上海数据交易所长宁受理点,持续争取数据仲裁中心落地长宁并实体运作,探索设立数据资源法庭、算力法庭等专门性仲裁机构落地。
二是聚焦重点领域,加快推进制度创新突破。持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和服务质效。深化与上海海关的合作机制,争取更多贸易便利化试点落地。探索试点建立重点进口品类“白名单”,鼓励发展飞机整机、航空发动机等融资租赁业务。深化研究加密国际航线。积极推进免、退税经济试点,开展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试点。以制度创新推动城市更新深度转型。开展城市更新领域成本收益分析评估,探索在用地性质转变、高度提高、容量增加等方面设定适度奖励,探索更加灵活多变的旧改模式和工作路径。多种方式、多个渠道培育和孵化REITs储备项目。加快推进金融与贸易深度融合。推进FT账户功能拓展,推动保险领域先行先试。率先探索长宁与日韩国家外籍人士跨境保险结算试点,规范引导跨境保险设计,试点设立保险服务中心。
三是聚焦企业服务,做优做精做细服务体系。全面推进营商环境6.0版各项工作,做强“长宁企业服务大讲堂”,推出“大虹桥商务会客厅”系列品牌活动,用好“1+8+4”联合招商体、“虹桥智谷”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等平台资源,提高招商引资精准度。深化“三级三系”服务体系,为重点企业提供“一企一策”服务包,加大对潜力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宣传解读和执行落实,实现“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探索扩大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范围。
5、彰显城区文化魅力,强化文化品牌“显示度”
坚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方向目标,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文旅资源进一步深度融合,深化长宁四大文化品牌内容内涵,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的“长宁样本”。
一是着力提升服务效能,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深化“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建设,进一步提升区、街镇、居民区三级文化设施服务能级。持续开展“万千百”文化惠民工程,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效能提升,建立健全群众需求反馈机制,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进一步推进“智慧图书馆先行馆试点”和“数字文化馆试点”工作,提升品牌载体功能。进一步拓展长宁区图书馆智慧阅读项目向少儿馆和社区延伸。与街镇共同探索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推进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
二是聚焦文旅深度融合,扩大长宁文化品牌影响力。全力构建文旅资源融合平台,宣传好、运用好新一轮文旅融合发展政策,提升政策扶持效应。探索成立“虹桥文旅荟”,集合市、区文化机构、专业院团等资源,构建文旅全产业链交流共享平台。围绕市文旅局“大美术馆”计划,以“华漾美术馆”“新苑美术馆”为样本,搭建艺术场馆与社区、校园共建平台。不断挖掘本区文旅资源,继续推出一批市、区级“家门口好去处”、“家门口好服务”。开展全民阅读、艺术普及等活动,持续打响“舞蹈”“音乐”“演艺”“阅读”长宁文旅品牌。
三是深入挖掘人文底蕴,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加强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区域内文物建筑普查和保护项目库,加强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探索数字化手段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持续推动长宁海派城市考古。夯实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打响“海派非遗新体验”品牌,进一步拓展“非遗在社区”“非遗在校园”“非遗进景区”“非遗进宾馆”覆盖面,加强文商旅结合,推动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和传承,鼓励非遗传承人在社区、学校“深耕厚植”。
6、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公共服务“满意度”
践行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理念,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强化社会兜底保障,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一是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全面落实教育综合改革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加快普惠性托育点建设,实现托幼一体占比50%的目标。加快推进幼儿园、小学、中学等改扩建项目,优化教育资源供给。提升医疗服务质效。持续推进同仁医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动中医、康复等特色服务项目建设。全面推进长宁区互联网医院2.0建设,推进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推动养老服务品质发展。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老年护理和老年康复床位,加快社区和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持续做强“社区综合体+家门口服务站”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全民健身战略。巩固多元主体办赛模式,因地制宜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发展市民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推动供需匹配。
二是丰富高端公共服务品质内涵。持续加强国际教育功能导入,多层次满足外籍高端人才子女的入学需求。吸引国际一流高等学校开设合作教育项目。合理引导高端医疗康养服务集聚,探索引进国际医疗健康体检中心项目,培育高水平医疗人才,为外籍医务人员、患者与陪护人员提供便利。
三是持续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升新时代社会救助综合效能。进一步巩固社会救助的基础性、兜底性保障地位,全面推广“社区云+精准帮扶”救助模式,深化“政策找人”工作机制。加强重点人群社会保障服务。进一步推进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提升退役军人服务质效,强化对困境儿童和社会散居孤儿的关爱保护,搭建未保大数据平台,形成“网络化覆盖、精细化呵护”的未成年人保护新模式。
四是全面完善就业创业促进体系。区校联动,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协同机制。与本区四所高校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精准输送就业岗位。强化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和扩容就业见习基地。持续推进“人社服务进楼宇”专项行动,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依托“劳动关系预警处置平台”,提升劳动关系矛盾预警、研判和处置效能。
7、强化空间更新升级,跑出城区建设“加速度”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立足各街镇空间资源、人文特色、景观风貌等要素,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持续推进新一轮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推进“东、中、西”整区域改造提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区。
一是持续推进城市更新。有序实施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60+X”项目,加快推进一纺机、置信电气等产业类项目更新建设,探索地块增容的城市更新路径。持续深耕示范街区建设,进一步提升街区颜值与品质。推进桥下空间形象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桥下空间、口袋公园等碎片化空间转变为活力开放的功能性空间。持续推进精品小区建设和里弄房屋卫生设施改造,稳步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挖掘闲置低效国有资产价值,开发创新研发、体育健身、人才公寓等新功能,探索调整所在地块的规划用途和开发强度。探索城市更新基金筹措机制和使用方向。
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加密轨网,积极呼吁17 号线东延伸,提前谋划站点设置,研究26 号线临空园区设站事宜。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积极缝合路网,结合外环西段功能提升,逐步建立外环辅道和配套路网的“四纵十八横”道路体系。提升跨外环交通链接,总体形成鱼骨状的空间架构。加强动态、静态交通管理,努力营造“3×15 最虹桥”交通可达圈。加快构建地下空间连通系统,进一步提升地下空间价值。
三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促进生态惠民。开展“好风景”添彩行动,实施“公园+”项目,健全完善公园绿地体系,建成外环林带生态绿道驿站,持续提升苏州河滨水空间品质。新建一批社区生境花园。加强环境整治。全面推进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无废城市”建设,深化低碳社区和低碳发展实践区创建,打造垃圾分类升级版。持续推进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和移动源治理,进一步着力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节能减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和“海绵+”理念,大力推进光伏建设,持续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充电桩示范小区、海绵工程建设,提升节能降碳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8、健全共建共治共享,增强社会治理“精准度”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以共建为根本动力,以共治为重要方式,以共享为主要目的,以数字化为手段,健全党建引领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不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加快推进数字化治理。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加快部署物联网“神经元”感知节点,推进5G室外基站和城市综合杆建设,扩大5G场景应用范围,推动FTTR业务发展,扩大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覆盖面和用户数,加快神经元感知网络,车路协同车联网、智慧物流、新能源终端等建设。强化城区治理数字化应用。深化“两张网”数字平台建设,推出一批“好办”“快办”“智能办”服务项目。完善“一网通办”全方位服务体系,深化“一网统管”观管防一体化建设。放大数字赋能便民效应。推动智慧化应用场景平台等数字化运用方式,推动科技赋能基层治理,持续推进“社区云”平台应用,推广北新泾“E刻生活圈”数字平台等数字化应用模式。
二是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探索新时代基层社区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党建引领物业治理示范社区。深化分类治理,健全基层民主协商和“五社联动”。持续推进“一街一品”创新社区治理,积极承接一批国家级、市级试点在长宁落地,打造一批社区治理的标杆。持续实施“社区提案计划”,积极创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示范社区”。
三是强化应急和法治治理。提升城区应急管理能力。优化以风险防控“一平台、三体系”为主体的“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深化矛盾纠纷“一站式”解决平台建设,落实“解纷一件事”实事项目。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加强“按需施教”“精准帮扶”、刑释人员衔接安置等举措,做好司法部“智慧矫正中心”创建首批验收准备。提升普法宣传效能。创新普法宣传方式,建设一批具有长宁特点的法治微景观。加强数字领域普法宣传,深入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工作,孵化培育具有长宁特色的普法品牌。
问:为什么要起草《长宁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草案)》?
答:根据《上海市“十四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上海市“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开展长宁区“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为顺利完成区“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奠定坚实基础,更好地推动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区发改委起草形成了《长宁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草案)》。
问:起草过程中,主要通过哪些渠道收集建议?
答:本次中期评估工作通过书面征求意见、召开专家研讨会、开展问卷调查、召开社区居民代表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意见建议。
问: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前半期实施情况如何?
答: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两年半来,主要指标总体完成情况良好,提前达到目标值及符合预期进度的指标21项;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光大安石虹桥中心等20个项目已完成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科大讯飞总部)等53个项目正在按计划顺利推进;主要任务有效落实,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重点领域制度加快突破,高品质生活再上新台阶,城区治理效能持续提高。
问:“十四五”后半程,完成“十四五”规划《纲要》目标任务有哪些对策建议?
答:主要有以下八条对策建议:
1、在紧抓虹桥战略机遇方面,大力实施“最虹桥”引领行动,深化推进对外开放交流合作,加快促进新老虹桥联动发展。
2、在聚力数字长宁建设方面,深入实施“3320”数字战略,做强做优临空经济、数字经济、总部经济、开放经济,着力培育六大特色产业,前瞻布局新赛道,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3、在强化科创策源功能方面,加快上海硅巷科创街区、“虹桥智谷”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构筑“产业人才”高地。
4、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制度创新突破,做优做精做细服务体系。
5、在彰显城区文化魅力方面,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扩大长宁文化品牌影响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6、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方面,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强化社会兜底保障,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
7、在强化空间更新升级方面,实施新一轮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改造提升“东、中、西”区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在健全共建共治共享方面,不断推动党建引领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于《长宁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草案)》的制定背景说明
一、制定《长宁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草案)》的决策背景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区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完成《长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做好“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工作,把中期评估的成果转化为推动本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思路和举措,为长宁奋力打造“四力四城”、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作出积极贡献,区“十四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起草形成《长宁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草案)》。
二、《长宁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草案)》的主要内容
1、《纲要》前半期实施情况。包括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主要项目推进情况以及积极落实国家战略、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优化城区品质等主要任务完成情况,客观分析长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进展和成效。
2、需重点关注的问题与挑战。面对“十四五”的新情况、新要求,深入分析长宁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包括产业基础仍需夯实、创新要素集聚度低、要素支撑略有不足、制度突破仍有难点、公共服务能级不高、城市更新难度较大六大问题。
3、“十四五”后半期贯彻落实的对策建议。包括后期实施过程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和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举措建议。“十四五”下半程,主动适应全球产业链重塑和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新趋势,紧紧把握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新形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考虑区域资源禀赋特点和区位战略优势,重点关注“两个新”和“两个转型”,即科技创新和城市更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咬住目标不放松,鼓足精气神、努力“跳一跳”,积极争取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确保推动主要指标和重大项目按预期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