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东西部协作与对口支援(合作) 工作(2021年第 5、6期)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
  • 发布日期:2021-07-14

【东西部协作】

长宁区机管局携手红河州对口县开展业务共建

近日,长宁区机管局将“绿叶工匠”培育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发挥会务保障特色优势,与我区红河州对口帮扶地区绿春县、金平县开展业务联点共建,促推“绿叶工匠”人才孵化带动。

活动举办了《长宁区机关会务服务操作手册》赠送仪式,通过赠书共享会务服务标准化理论,强调服务流程的规范化。另外,会务组代表进行了会务实操展示,从仪容仪表、站姿坐姿,到基础式服务等,由浅至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导剖析。

区机管局先后与云南省2个县机管局开展结对,共有4批次约50人参加了活动,既发挥了机管局“绿叶工匠”先进典型辐射效应,也致力于帮扶协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旨在通过联点共建活动,让镇村干部更加全面了解政务保障,以便于今后更好为政务活动提供优质服务,提升政府工作人员形象,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长宁区教育局开设沪滇克云视课堂

5月18日上午10时,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云南省金平县第一小学、克拉玛依市北京师范大学克拉玛依附属学校的四年级师生们通过云视课堂,同上一堂党课,感悟党的光辉历程。

本堂党课共分为三讲,分别由沪滇克三地教师以及专家通过发掘整合三地红色资源作为教材,并结合自身经历展开。建青实验学校邀请了中共四大纪念馆党支部书记、馆长童科以《尘封半个多世纪的地标》为题,作“同上一堂党课——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第一讲,通过党史学习弘扬党的初心和使命,让“初心”薪火相传。金平一小党总支书记冉红艳以《红色故事引领成长》为题作第二讲,通过红色故事向同学们传达“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北师大克拉玛依附属学校第一党支部书记曹倩老师通过民族精神的讲解,以《花开天山 情满新疆》为题作本堂党课的第三讲,讲述了民族团结世代相传的生动事例。

云视课堂是由长宁区社区学院牵头建设的覆盖上海、辐射长三角、助力对口协作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在过去的几年中,长宁区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借助云视课堂平台,不断创新教育精准扶贫方式,先后开通了对口云南红河州金平县、红河县相关学校共享云视课堂,对口新疆克拉玛依相关社区、学校的云视课堂等,并长期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不断开展合作交流,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架起了三地共同学习的桥梁。

长宁区财政局积极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消费帮扶

近期,长宁区财政局根据《关于深入开展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工作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意见》,推进开展了2021年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信息填报工作,充分运用政府采购政策,加大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采购力度。

一是加强宣传,完成平台账号激活。“扶贫832”平台是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三方建设的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一头连着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一头连着预算单位采购市场。经过区财政局积极推动,我区采购人入驻扶贫832平台进展迅速,截至2021年6月,采购人激活账户已达301个,基本实现预算单位全覆盖。

二是政策引导,做好份额预留工作。以食堂食材采购为重点,要求预算单位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在“扶贫832平台”预留采购份额,同时鼓励预算单位工会组织通过“832平台”采购工会福利、慰问品等,有关采购金额计入本单位年度采购总额。2021年度,我区脱贫地区采购预留金额共计202.55万元,较上一年度增长显著。

三是推进落实,确保采购执行到位。预算单位遵循质优价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832平台”在全国832个脱贫县范围内采购农副产品,及时在线支付货款。区财政局将定期通报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执行情况,加强对预算单位政策执行的督导、确保完成预留比例要求,加快采购执行进度。

长宁区程家桥街道携手爱心企业助力消费帮扶

为进一步推动东西部协作各项工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程家桥街道在建立健全扶贫工作长效机制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与互联互助,致力于以消费帮扶增强对口地区造血功能。

一直以来,街道借助招商引资及联系走访企业的契机,广泛宣传我区东西部协作工作,同时,依托女企业家沙龙、航空服务业沙龙等平台活动,大力呼吁爱心企业及社会组织的参与,立足于帮扶地区的资源禀赋及特色产业,结合驻区企业的行业特点,通过整合帮扶资源,力争有效提高对口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形成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今年,程桥街道进一步加大宣传合力,呼吁爱心企业家勇担社会责任、彰显慈善力量,通过牵线搭桥,发动上海荷福人工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以购代捐的方式,捐赠30万元善款,用于采购华恩爱心志愿服务社的刺绣产品,以此用于帮助和慰问街道弱势群体,并助力对口地区人群增收。

政府搭桥、企业帮扶、绣娘增收,程桥街道将继续高度关注爱心社会组织的公益事业,“穿针引线”整合辖区资源,强化对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帮扶力度,拓宽合作渠道,提升帮扶实效,破解当地产品产销的难题,不断寻求新的合作机会和项目,推进帮扶工作多元化发展。

长宁区同仁医院切实开展援滇医疗帮扶

日前,上海市同仁医院脱贫攻坚工作荣获云南省委省政府荣誉表彰。上海市同仁医院自2015年以来先后选派16名业务骨干参与长宁区结对帮扶云南省对口援建工作提高了帮扶地区医疗机构的服务能级,获得了当地百姓的赞誉。

2018年起,上海市同仁医院积极响应长宁区卫健委组建援滇医疗队前往结对地区金平县、红河县、绿春县开展医疗援建帮扶工作,安排了三批医疗队开展为期半年至一年的援建工作,并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组建了“上海市同仁医院云南金平分院”,选派专家管理团队重点在医院管理、医疗技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方面深度融合开展工作。

通过援建帮扶,上海市同仁医院协助绿春县建立了“卒中中心”,极大地提高了急性卒中的就诊率和治愈率;构建异地转诊通道,成功实现金平县赴上海进行金平县第一例具备远程调控功能的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在金平县人民医院完成腹腔镜下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肝切除术等多项院内第1例外科手术;进行利用远程会诊平台实现X片、CT片、心电图等检查远程读片会诊,实现远程查房、会诊、疑难病讨论等医疗互动,进行“手把手”地传帮带,为培养一批“撤不走的医疗队”夯实了基础;推进“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卒中中心”的建设,加强了危重孕产妇及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体系建设,为实现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战役目标提供了极大的助力。目前金平县已经形成了以金平县人民医院为诊疗区域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延伸的医疗网络,医疗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新生儿死亡率为0,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逐渐规范、急重症的处理水平得到提升。

长宁区游泳学校帮助开展空乘学员紧急救援培训

5月18日下午,长宁区游泳学校为15名来自云南红河的“蓝天逐梦计划”空乘培训班学员开展游泳技能专题培训,为在沪学员最终实现“空乘蓝天梦”提供助力。

游泳救生是空乘必须掌握的紧急救援课程,学会游泳是空乘人员的必修课。为此,长宁区游泳学校与上海开放大学航空运输学院进行合作,共同参与红河“蓝天筑梦计划”,对来自该校的15名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学生进行游泳培训。

这批来自云南红河的15名学员中有12位女性,3位男性。长宁区游泳学校的教练员根据这15名学生的特点,制定了因材施教的培训方案,每周二下午1:00-2:30上课,目前总共安排6次课,每堂课3-6位教练员参加授课。他们将通过一个多月的游泳教学,初步掌握蛙泳的基本动作,为今后进一步提高游泳技术打好基础。

【前方工作】

红河县打造梯田鸭产业促进乡村振兴

自上海市长宁区与红河县结对帮扶以来,聚焦项目资金支持、产业合作、劳务协作等重点帮扶项目,全力助推红河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红河县宝华镇安庆村委会,由上海市长宁区与红河县共同建设的产业帮扶项目宝华镇生态梯田鸭养殖基地已步入正轨,标准化、规模化打造梯田鸭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在宝华镇生态梯田鸭养殖基地脱温室里,一只只鸭苗正在争相吃食,老品种本地麻鸭160只,蛋鸭60只,这是基地正式投入运营后培育的第二批鸭苗。

宝华镇生态梯田鸭养殖基地于2020年6月建立,12月基地全面落成,是“因地制宜”的产物,同时也是沪滇扶贫协作的成果。项目总投资830万元,主要进行红河梯田鸭的培育、养殖和推广,项目建成后由红河云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养殖基地的运营及梯田鸭的销售。

梯田鸭生长于高山梯田中,成长过程绿色生态,鸭肉的品质及营养价值俱佳,养殖鸭子是红河县大多数农村家庭获取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2019年,在上海市长宁区与红河县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引进上海企业红河云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到红河县落地,主要收购红河县梯田鸭等农副产品供应上海市场。2019年9月,“红河哈尼梯田鸭”成功入列上海对口帮扶地区“百县百品”特色农产品。

宝华镇生态梯田鸭养殖基地项目总体计划流转梯田168亩,是集孵化、脱温、养殖、回收等为一体的、具备标准化生产模式的现代化养殖基地,年鸭蛋孵化能力可达60万枚。据悉,红河云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分批次培育鸭苗成活后分发给附近村寨的村民养殖,后续公司再对可出栏的成鸭、梯田鸭蛋进行持续性回购,从而力争帮农户在家门口把产品卖出去,实现有效增收。

苏尔寿公司援建红河县“爱心浴室”

近年来,苏尔寿化工持续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关注教育公益事业,更倾力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环境。2020年10月,苏尔寿化工赴红河县考察,在调研中得知当地14所中学的卫生条件仍相对简陋,由于学校没有单独的浴室,女学生和女教师们常年无法洗浴,只能用毛巾擦拭,这对住校学生和教师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在了解和掌握现场情况后,当即决定为云南红河地区的阿扎河中学和垤玛中学,援建“爱心浴室”。这也是红河县首例“爱心浴室”援建项目。

经过3个月的改造后,阿扎河中学原有的废旧洗手间变成了一个装有24个喷淋的浴室,垤玛中学原有的废旧食堂则变成了拥有20个喷淋的浴室——两个浴室将可以满足阿扎河中学1420位住校师生,以及垤玛中学886位住校师生每周1-2次的洗浴需求,彻底解决了他们长期以来“洗澡难”的问题。在“爱心浴室”完工后,苏尔寿化工部中国区管理层的代表又亲赴红河县,对项目进行了验收,并走访了当地学校和学生家庭。

红河县积极开展“红河嫂”项目促进就业增收

近年来,上海市长宁区与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东西部扶贫不断强化技能输出帮扶,大规模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沪滇协作劳务技能培训,让每个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都有机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更多群众练就一技之长,实现从“能就业”到更高质量就业的转变,对红河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红河嫂”职业技能培训是上海市长宁区与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之一。自2019年4月起,上海市长宁区联合红河县妇联对红河县适龄农村贫困妇女开展育婴员、保育员、美容美发师、茶艺师、中式烹调、中式面点师、养老护理员、家居清洁等技能培训。而“红河嫂”技能培训项目的实施,它展现的更多是红河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独立精神,已将成为红河妇女一张美丽并耀眼的名片。截至目前,800余名“红河嫂”进行育婴、中式面点、茶艺、厨艺、美容等培训,全部学员通过考核已获得人社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经过培训后,已有60%多“红河嫂”学员在昆明、蒙自、上海等地实现稳定就业。

绿春县红米(线)上线携程网上商城

随着上海长宁区与云南绿春县的东西部消费协作走向深入,绿春红米(线)逐渐走进上海家庭餐桌,受到越来越多上海群众的喜欢。近期,经过长宁区援滇干部和临空园区党委、携程公司通力协作,绿春红米(线)顺利上线携程网上商城,上海群众购买绿春红米(线)又多了条路径。

2020年,为促进绿春红米(线)产业化发展,在年度帮扶资金中专门安排了250万元,用作绿春县牛孔镇龙洞村委会红米(线)加工厂建设,并在当年就顺利完工,并开展试生产。

2021年以来,长宁区援滇干部一方面协调市场部门加大对该加工厂标准化生产的指导力度,指导取得相应生产许可证件,在提高红米(线)产品质量的同时取得了进入商超、网上商城的许可条件;一方面积极与后方联系,协调临空园区党委、携程公司开展上线网上商城的前期调研。经过大量认真细致的核对相关材料,使其最终取得携程公司网上商城的上线条件,于6月中旬正式上线携程网上商城。

绿春县“五推进”持续加强东西部协作

2021年以来,绿春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东西部协作融入到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中,持续推进东西部协作。

一是推进项目实施见效。2021年以来,认真推进了项目工作,截止目前,上海市共批复产业发展项目2个,乡村建设项目2个,劳务协作项目1个,共到位资金2620万元,目前都已启动实施,共完成挡墙建设1600平方米、绿化空地1200平方米、道路硬化520平方米等。第二批市财政资金共计划4个项目2500万元,主要是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方面,目前,正在申报中。另外,长宁区财政帮扶资金450万元和街道结对资金150万元,以及州级统筹600万元医疗卫生方面的项目方案已编制完成并已申报,正在开展拨付资金的相关工作。

二是推进智力扶贫工作。实施了绿春干部培训行动,上半年,绿春县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到沪参加培训班2期共24人次,不断提升了干部综合素质。目前,正组织筹备县内党政干部到沪参加乡村振兴培训班。2021年以来,到县上海党政挂职干部2人,教师2人,医生7人。

三是推进产业扶贫合作。继续组织开展了绿春县农产品到上海平台上线展销活动,持续推进牛孔龙洞美玛梯田红米上线携程网活动,帮助绿春特色优势农产品在上海拼多多等电商渠道、九华集团菜场进行专柜销售。协调组织上海维丽娅学校到绿春考察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项目,开展招生活动。上海健士星茶叶专家到绿春县开展了茶叶技术指导,将帮助该县5000亩茶园提质增效,开展雨林联盟认证等工作。

四是推进行业扶贫交流。继续加强沟通协作,促成了长宁区卫健、教育、人社等部门接力帮扶绿春,加大全方位、多领域帮扶力度,通过部门合力,绿春县4名消防员已于4月赴上海市学习,结业后将留在上海工作。上海市长宁区慈善基金会有力有为,到绿春县开展了“不是孤儿的孤儿”扶贫帮困活动,针对性的对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成长等进行帮扶,共捐赠了羽绒服、课桌椅、运动鞋、台灯、课外读物等价值113010元的物资以及42200元的助学金,受益贫困家庭学生199名。同时,长宁区慈善基金会到绿春县开展了教体系统心理疏导教师心理知识培训会,对该县教体系统心理疏导教师进行了心理知识培训,围绕“什么是心理健康”“小学生健康心理的表现”“小学生不健康心理的表现”“心理保法”对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辅导、教师对学生心理的观察视角等知识进行了培训指导。

五是推进社会扶贫帮扶。继续加强了上海社会各界人士爱心助学活动,促成了结对医院和学校共建共赢,强化村企结对各项工作,积极配合上海结对企业帮助绿春县贫困村发展,做好各种服务工作,确保各类帮扶项目真正落地见效。目前,共到位上海社会帮扶各类资金52.12万元。

香巴拉公益组织赴绿春开展教育帮扶

6月1日至4日,上海香巴拉公益组织赴绿春县为家庭困难、品学兼优学生发放春季学期奖学金,持续开展教育公益活动。

香巴拉公益组织成立于2015年,2017年来持续走访资助绿春县困难学生,派出支教老师100余名,共捐赠资金(包括教学物资)100多万元,帮助困难学生800人次。今年以来,上海市长宁区加大了对香巴拉公益的扶持力度,将其作为教育帮扶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香巴拉公益在更大的范围内,更深入地开展更多教育扶智公益项目。

此次活动,香巴拉公益组织共向绿春县300名学生发放春季学期奖学金13万元,书包200个。此次香巴拉公益组织还引进了厦门大学的高校资源,厦门大学“嘉庚”号3名工作人员来到牛孔乡村小学,现场与正在南海科考的“嘉庚”号科考船连线,船长、首席科学家面对面解答孩子们关于大海的疑惑,拓宽孩子的视野,为暑期孩子们去到厦门的“寻梦之旅”活动,真正走进厦门大学、走上“嘉庚”号科考船做准备。

绿春县委专题研究东西部协作工作

5月23日下午,绿春县委召开常委会,专题学习习近平对深化东西部协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并研究绿春县贯彻落实工作。

县委书记龙刚同志对深化绿春县东西部协作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适应形势任务变化,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深化东西部协作工作。二要加强组织领导。县委要按要求定期开展专题研究,将东西部协作工作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大局,协调推进、融合发展。要适时组织与上海市长宁区的高层互访活动。三要抓好重点工作。资金项目要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实施进度,产业协作要充分发挥长宁区区位优势和经济特点,医疗和教育帮扶要不断深化细化提升实效,干部培训既要注重党建引领、又要注重专业知识。四要讲好帮扶故事。根据习总书记“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的指示精神,不断发掘东西部协作工作中的亮点和典型,注重材料提炼和塑造,营造良好的帮扶氛围,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长宁区代表处赴绿春县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5月11日至12日,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长宁区代表处副秘书长王建萍率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到绿春县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在绿春县期间,心理咨询活动小组在绿春一中阶梯教室举行了绿春县教体系统心理疏导教师心理知识培训会,对绿春县教体系统心理疏导教师进行了心理知识培训。在培训中,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心理科主治医师孙岩全面系统地解读了《中国健康行动—儿童青少年健康行动方案》,围绕“什么是心理健康”“小学生健康心理的表现”“小学生不健康心理的表现”“心理保法”对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辅导、教师对学生心理的观察视角等知识进行培训指导。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主治医师、心理治疗师江莤莤从人从出生到成年晚期心理变化进行了讲解。培训贴近实际、通俗易懂,极具知识性,从专业的角度指导每位心理疏导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调控情绪、稳定情绪、陶冶性情、注意完善自已的人格,成为一个心理健康、有学习能力的人,在未来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健康快乐,积极向上。

培训结束后,心理咨询活动小组又深入到绿春一中、绿春二中、大兴小学、大寨民族小学等学校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心理咨询辅导。

上海市技师协会赴绿春县职中调研交流

近日,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副会长、全国劳模陶巍、上海市技师协会汽车修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时梅瑾、上海市交通职业技术学校汽车工程系副主任与汽修名师培育工作室主持人朱列、党委宣传部干事与工作室宣传员常煜华及两位上海援滇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一行6人考察团,赴绿春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考察调研。

考察团成员在绿春职中校长李韩宗陪同下参观了学校汽修专业的教学场地、实训环境与设备,丁佳乾老师向考察团介绍了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开展与师资配备情况,考察团成员详细了解了绿春职中汽修专班在知识、技术、设备、考核等方面的短板。

考察团成员参观完绿春职中办学情况后表示,该校符合东西部扶贫对口支援、乡村振兴等相关政策援建学校。今后要通过绿春职中支教教师联系推进学校的援建工作,鼓励绿春职中汽修专业教师到上海等发达地区城市学习先进的汽修知识,加深对汽修行业的了解,掌握最新的行业标准,从思想上、知识上、技能上全面提升,从而促进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发展,为绿春县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上海专家为金平县中学生开展青春期教育讲座

近日,金平县人民医院邀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对口帮扶专家团队在者米中学开展青春期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共有400余名师生聆听讲座。

讲座分女生专场和男生专场进行,在女生专场,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专家采用PPT教学及现场交流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形象地讲解了从青春期的定义、青春期生理及心理变化、男女生的青春期生理特点等知识,嘱咐女生要理性对待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

在男生专场,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专家以幽默的语言、真实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为男同学们讲解了男生青春期生长发育引起的身体及心理上变化,讲解青春期各阶段生理、心理改变的知识,引导男生们正确适应青春期正常的生理、心理改变。号召全体男生坚守好青春期“三道防线”,做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努力创造美好未来。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专家为金平县提供医疗帮扶

5月28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第十一批对口帮扶专家医疗队叶旭萍一行5人抵达金平县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并在县人民医院召开了座谈会,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第十、十一批对口帮扶专家医疗队全体成员,县人民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县人民医院对专家组成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专家医疗队把先进文化、理念、精湛的技术带到医院,通过言传身教使县医院妇科、产科和儿科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并对第十批专家医疗队半年来作出的巨大贡献表示衷心感谢,县人民医院将以对口帮扶为契机,加强对产科医生的培训、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要求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要清醒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差距,要沉下心,认真学,让红房子精神在金平县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