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国资委2025年工作要点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索引号:SY0024380650202500030
  •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
  • 发文字号:长国资委〔2025〕9号
  • 发布日期:2025-04-08

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和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双收官”之年。长宁国资国企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服务落实上海“五个中心”建设重要使命,按照十二届市委六次全会和十一届区委九次全会部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优监管、保安全、强党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和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好基础,为长宁高质量发展贡献国资力量。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提升国有经济对区域发展贡献度

(一)推进国有经济稳健发展。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聚焦主业,统筹资产、资金、资源,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基本实现资产总额和利润总额持续增长,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定。

(二)统筹做好系统招商引资。落实区招商引资与企业服务一体化工作要求,国资委统筹国企招商工作,将区属国企招商目标完成情况纳入考核,指导新长宁集团、九华集团、上服集团的专业招商公司组建、专业招商人员配备及培养。国有企业进一步发挥资源、资金优势,积极研究新业态、新模式,主动挖掘优质项目,丰富“走出去”招商路径,确保全面完成国资系统招商引资指标。

(三)全力服务城区品质提升。推动区属企业积极承担区域市政道路养护、河道养护、绿化养护等任务,持续落实架空线入地,提升城区精细化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好“两旧一村”改造、精品小区建设、加装电梯等民心工程。进一步提升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小区垃圾分类、社区养老、社区商业等民生服务。积极参与愚园路、武夷路、新华路等特色街区打造,持续提升商务楼宇品质。

(四)积极承担区域重大项目。积极对接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长宁片区建设,推动区管企业按时保质推进虹桥上城、虹桥人才公寓、晶耀虹桥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承接娄山关路445弄文体综合项目的经营管理。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推动各区管企业(集团)积极承建区重大项目、承办区重大活动,配合支持长宁打造“上海硅巷”科创街区。

二、持续推动改革实现整体落地和重点突破

(五)推动改革持续深化。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确保实现既定目标。跟踪推进、动态评估重点改革事项落实情况,总结改革突出成效和典型经验。开展新一轮改革发展顶层设计,系统总结“十四五”工作,谋划制定“十五五”发展规划。

(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有序推进国有科技创新投资工作,推动科技创新“三步走”战略布局,完成参与上海科创三期基金首次关账的出资,设立国有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积极推进国资科创债发行。进一步发挥国资撬动作用,推动国资基金提质扩面,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长宁产业布局、科创布局。

(七)强化主责主业管理。围绕区域发展大局,推动资产、资源、资金向主责主业集聚。加强重点企业战略规划管理,加强主责主业动态管理。推动区属国有企业做强主业,积极开拓市场,提升主业营收水平和盈利能力,打造一批主业品牌。

(八)加大“两非”“两资”处置力度。进一步加大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力度,推动企业按照“两非”“两资”清单、参股企业清单等,落实分类处置计划,开展清理工作。充分利用市国资委清退绿色通道,探索推进一批低效企业清理。

(九)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动态优化国资国企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发挥国企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推进企业规范董事会运行,分类分步推进外部董事配备,发挥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的经营决策主体作用。根据市国资委文件指引,推进国有企业章程修订和监事会改革。探索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改革。

三、切实提升国资监管针对性有效性

(十)强化经营风险管控。推动监管从控股企业向参股企业延伸,从一级企业向重点子企业穿透。推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加强对主业、资金、投资、房产、公司治理、舆情等全面风险管控。充分发挥纪检监督、审计检查等监督作用,完善与纪检派驻组联动监管机制,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审计、专项检查。做好区属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工作,深化容错纠错尽职免责工作。

(十一)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加强投资管理,建立投资项目后评估工作机制,探索将投资板块纳入国资监管信息系统。加强不动产租赁管理,探索建立国资系统不动产租赁协调工作机制。推动企业加强内控内审制度建设,全面推行电子票据归档系统,加强电子会计档案分析和数字化功能。强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绩效管理。深入推进法治国企建设。

(十二)完善分类监管和考核评价体系。优化区管企业“一企一策”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根据监管重点调整考核指标的权重分值。开展区管企业任期考核工作,制定新一轮任期考核目标。推动区管企业明确二级公司功能定位,对不同业务板块分类核算,并推进分类考核。推动职工工资总额与企业经营效益同向联动,实施工资总额单列支持企业创新转型发展。

四、积极营造良好稳定发展环境

(十三)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国有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落实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事务和双拥工作,落实碳中和碳达峰、健康企业创建、平安建设等工作。指导企业编制发布国资国企社会责任报告。

(十四)积极维护安全稳定。扎实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压实各级企业安全生产和消防主体责任,强化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风险管控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落实,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加强先进典型培育。优化信访工作机制,保障重要节点信访稳定。

 

 

我要留言

留言选登